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论文_邵 军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论文_邵 军

邵 军 山东省平度市旧店镇罗头小学 266747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

一、良好的教态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的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1.给予学生鼓励。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斥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2.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以微笑的方式授课

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

三、注重动手操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强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加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地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了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提高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入手,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教无定法,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良好气氛,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邵 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5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论文_邵 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