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模式探析论文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模式探析

董涛 辽东学院

摘要: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的有效组织引导下,以核心能力培养和高阶思维拓展为宗旨,注重学习者认知、专业技能、情感等全方位参与和发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本文探讨SPOC对深度学习的支持;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阐述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借助SPOC平台的技术、资源、交互等多维支持,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创建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模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集中教学、课后拓展学习三个重要阶段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这种混合式教与学的方式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新形式,在高校教学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SPOC;深度学习;翻转课堂

一、SPOC概述

SPOC融合了MOOC教育思想,把微课、小众教学、集成化教育的在线学习效应与传统课堂相交融,使线下课堂变得更加动态、灵活、高效,提高了教学质量[1]。其融会了MOOC教学的诸多优点,力求为学习者呈现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移动交互学习,让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提供智能评价系统,为学习者呈现实时、准确的学习反馈。SPOC体现在教学实践环节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可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或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通过交互反馈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2)重视学习者学习体验,强调学习过程的沉浸性;(3)智能测评、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行为管理;(4)有机融合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基于大数据的科学推导与分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保证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果。

二、SPOC对深度学习的支持

(一)前测与分析

学习者首先要完成教师设置的前测问卷,便于教师直观、全面的掌握学生已有知识建构情况。与此同时,利用网络平台的智能评测系统针对单元学习内容对学习者进行前端测试,对回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反馈,以便于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水平、思维层次等,这些数据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群众利益观问题上,胡锦涛又指出:“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6]203

(二)呈现多样化学习资源

利用SPOC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纲要、教学目标、关键点和难点等建设课程,灵活制作、组织、融合、呈现各种学习资源,同时可以提供思维导图、关系网络等,协助学生和教师高效的开展学习和教学。

土石笼袋是在镀锌铅丝石笼内部设置一层透水织物。织物为经抗紫外线处理的高拉力土工织物。与传统铅丝石笼相比,具有更好的绿化植生功效。土石笼袋护岸是一种集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绿化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柔性边坡防护技术,不需重型机械设备,具有施工简单、可就地取材、保护环境且零污染的特点。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实现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智能化评价,这一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进行精确的统计分析,并快速反馈评测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SPOC平台的智能测评系统能够反馈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交互情况、认知水平等,辅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行为调控及个性化教学。通过多种学习评价方式,挖掘学习者对非结构性知识、隐性知识等的掌握情况。

(四)虚拟真实学习情境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SPOC平台的虚拟仿真、媒体编辑等模块技术支持,弥补课堂讲授中知识单一传递状态的不足,虚拟创建知识发生的真实情境,呈现知识的多维表征,使知识的可视化、再情境化成为可能,促进学习者的知识自主建构。SPOC平台以其可视化、智能化、虚拟仿真、超时空、无边界的特性和技术优势,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沉浸式学习体验[2],以任务驱动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深层次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引发学习者认知冲突。

(五)智能化学习评价

教师可以运用SPOC平台构建在线虚拟学习共同体作为线下学习共同体的拓展。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运用平台的交互系统精心设计研讨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学习、协作学习等深层次互动。虚拟学习共同体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泛在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与学习者可以跨越时空的局限进行学习、交流互动,潜移默化中对学习共同体产生心理认同。同时,教师可以通过SPOC平台学习监测模块的反馈信息发现边缘学生,并根据学习记录对此类学生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开展个性化辅导。

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习需求分析

假设权重集合为{ω1,ω2,…,ωn }。就主观权重而言,如果决策者人数很多,由大数定理可知其判断的权向量结果接近{ω1,ω2,…,ωn };就客观权重而言,依据统计学理论,可当作抽样样本来估计{ω1,ω2,…,ωn }。

(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师生互动体现在三个层面。课前,教师在SPOC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学习资源、测试等,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随时通过交互模块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完成自主学习;课中,教师根据SPOC平台监测反馈信息,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展开互动讨论;课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及感兴趣的话题开展专题研讨,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

(三)真实学习情境创设

构建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课程学习模式,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符合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发展趋势。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因素很多,学习者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和控制学习的目标、方法、时间、活动、环境等五个方面,是判断自主学习是否触发的依据。另一方面,要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理解性学习出发,对知识进行深层次信息加工,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自主知识建构与转化,实现知识迁移及真实问题的解决等[5]。本研究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

(四)深层次师生互动

深度学习源于和谐、合理竞争的学习文化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诞生于和谐而充满有效竞争机制的学习共同体之中,共同体中成员各方在共同愿景的驱动下,彼此间开展讨论、交流、竞争、协作等活动,在获得个体与团体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营造和谐而又充满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共同体成员获得强烈的归属感[3]。SPOC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交互模块、设计模块、仿真模块等为团体成员间的对话、角色扮演、交流协作、知识共享提供了可能。

课前教师依据单元教学内容呈现视频、案例等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设置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掌握学习者感兴趣学习区域,测评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能力及认知方式,对评测结果进行分析,以获取学习者的临近发展区。

(五)多元化学习评价

课前教师在SPOC平台上编写、制作、发布单元学习目标、演示文稿、课程执行纲要、实验指导书、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依据自身学习方式和已有知识建构水平,灵活选择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师生、生生间通过SPOC平台交流互动模块、移动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讨论互动。教师运用SPOC平台的智能监测模块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通过测验、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知识建构情况。

四、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构建

知识是人的活动和情境互动的产物,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索引[4]。实现知识的深度学习取决于学习主导者对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层面的再情境化能力,学习主导者要激发学习者的潜在学习兴趣,并促进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引发沉浸式学习,引导学习者从知识的多维表征中探寻知识的本质。运用SPOC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内容、学习需求优化组合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训练项目、真实角色、真实压力等体验。激活学习者的前结构,引发学习者的认知冲突,完成知识建构。

图1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

(一)课前自主学习

深度学习倡导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过程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测评和调控学习者的学习过程。SPOC平台智能监测模块支持持续性的评价过程,平台的跟踪记录、自动评测、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学习者建立学习记录,全方位呈现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状态等。采用诊断性、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评价。利用平台的智能评测系统对学习者的前测与后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获取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

众所周知,传统人物画以人物为主要题材,有工笔与写意两种表现方式,可以单纯刻画人物形象与神态,具有视觉图像意义,或以表现某个事件为主从而突出人物所处情境,展现那时那刻的人物状态,具有记录史实的效果,抑或是对美的形式的探索,通过改变表现方式和创作手段来探索人物形象背后的形式规律与观念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从民族服饰、民俗风情和民族乐器这三种符号观念入手去解析广西这一地域语境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人物画,尝试去梳理并归纳少数民族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二)课中集中授课

教师根据智能评测系统反馈的学生自主学习统计分析数据,以及师生、生生间课前学习中的交流讨论焦点问题,确定课中集中授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重点内容完善知识建构,与此同时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理论知识深入分析问题,应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辨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

(三)课后学习拓展

课后学生将论文、作业、实验报告等学习结果形式上传至SPOC平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互评等拓展学习活动。同时,教师需要利用平台制作、组织、呈现单元拓展学习资源,引导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讨论互动等学习活动,从而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和补充,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转化和迁移,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梯度、有张力的开放式学习空间。

五、结束语

本研究立足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途径,创建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环境中参与多元化学习和竞争,提高了协作学习能力,在真实情境和角色扮演学习中培养了认知能力,在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应用过程中拓展了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种混合式教与学的方式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新形式,在高校教学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梳理发现,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企业技术创新与财税激励政策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涉及二者关系、财税激励政策作用、现有不足等多方面。但是这些研究很多集中在十八大以前,十八大以后,我国又出台了不少科技创新政策,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对这些新政策实施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现存问题及改善建议等的研究很少。本文主要从微观角度,以十八大以后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细则等为例提出了问题及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

[2]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

[3]张晓娟,吕立杰.SPOC平台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8(4).

[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75.

[5]吴秀娟,张浩等.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内涵与过程[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12).

标签:;  ;  ;  ;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模式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