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型商业建筑设计论文_傅海生

浅谈体验型商业建筑设计论文_傅海生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100000

摘要:2017年中国网络经济报告:电商占比超60%,中国的经济总量在饼状图的统计中,阿里巴巴集团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占有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这意味着电商对当前实体店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实体店的商业模式必须做出变革,以应对来自电商的冲击。体验型商业模式以着从顾客的情感体验出发,通过人性化开放式的商业空间设计,力求打造一种融文化、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互动式综合性商业模式,这种全新的模式正在担负起复兴实体店经济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体验型商业;商业动线;互动性;多首层;情趣化

网络时代下,人们越来越偏爱享受线上购物带来的便捷。淘宝网、京东商城、唯品会、苏宁易购等为代表的网络零售巨头相继崛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商的高速发展逐渐吞噬了实体零售经济的市场份额,导致了实体店“关门潮”的上演。电商的迅猛发展使得实体经济倍感压力,在电商持续高涨的发展态势下,我们当今的实体零售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又该何去何从,从哪里谋取新的发展机会呢?体验型商业,以一种全新的商业文化概念,红遍众多核心商业地带。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体验经济的发展。随着个性化消费的兴起,城市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商业空间模式在经历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购物中心的兴衰更迭之后,正以一种不可逆转之势,朝着情景式体验消费方向发展。因此注重感受,注重体验,注重人们购物心情与情感交流互动的体验式商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根据国际购物中心委员会(ICSC)对体验式商业的定义,这一商业模式是:“位于密度较高的住宅区域,迎合本商圈中消费顾客对零售的需求及对休闲方式的追求,具有露天开放及良好环境的特征。主要有高端的全国性连锁专卖店,或以时装为主的百货主力店,多业态集合,以休闲为目的,包括餐饮、娱乐、书店、影院等设施,通过环境、建筑及装饰的风格营造出别致的休闲消费场所”。这是一种融文化、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互动式综合性街区的商业模式。

体验型商业建筑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一.商业动线的情趣化

怎样才能留住顾客呢?结合顾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无疑就是要让他们随意漫步,因此就必须为这种漫步的消费提供情趣化的商业动线,并且让所有的漫步者都能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被某一零售店所吸引,这是由消费习惯决定的商业必然。所以体验式的休闲消费购物环境相对于传统购物环境要轻松很多,完全打破了传统购物中心紧张沉闷的购物气氛。

即使是封闭的室内空间,也经常会使用街道的概念打造情趣化的购物动线,大量使用室内空间室外化的装饰手法,把广场砖、路灯、绿植、景观小品、建筑立面等室外景观元素,引入室内装饰。力求在封闭的购物空间内打造一种全天候的室外街区购物环境,仿佛置身于欧洲某著名购物小镇。增加顾客“逛”的情趣性,使逛商场不再是一件乏味的事,通过轻松的环境留住顾客。

通过建筑形式的多元组合,实现商业街区动线的体系化及多层次化。“三里屯・太古里”就是通过多变的建筑形式塑造了商业街的体系化和多层次化。“三里屯・太古里”由19座现代风格建筑构成,大胆的用色及不规则的立体几何造型,每幢均独一无二,以极强的视觉吸引力成为北京三里屯商圈地标:南区建筑突出时尚活力,用色鲜艳大胆,四通八达的胡同式街区构成商业动线,营建出流畅多变的行进动线;穿行于交错多变的虚实空间,令人悠然流连。北区建筑体现内敛奢华,简洁的钻石型建筑外观,映衬国际品牌的大气端庄;开放式的庭院式整体布局,灵感来源于北京的四合院,整体呈现出开放包容的大都会气质。整个项目通过对建筑及街区的情趣化打造在空间跟时间上使顾客得意停留、体验、消费。

体验式商业,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空间,都要做到妙趣横生。商业动线中不断地要有节奏的变化跟话题出现,如果商业动线超过50m长,街道的宽度就应该有所变化以避免视觉上的单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曲折的或者宽度有变化的街道可以强化行人的体验,增加行人的好奇心,因为人们想知道拐角那边到底藏着什么东西。当然,为充分营造商业步行街氛围,还应在每个路口建筑物裙楼间设置天桥连通,不仅让行人更方便、安全,还可加强人流和商业物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通过“多首层”交通空间提升商业的体验感

对于商业建筑来讲人流决定商业项目运作的未来,如何把大量的人流引导到店铺是体验型商业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商业地产项目是以追求长期租金收益为目的的金融投资项目。对于开发商来说,商业面积越大层数越多,商铺出租的收益也就越多。当然商铺出租收益的回收必须建立在如何帮助商铺经营者快速收回投资的基础上。与其矛盾的是,受顾客行为习惯的影响,建筑层数越高,越难把顾客引流到高处。造成较高楼层的商铺顾客人流量不足,影像商家收益。

由此“多首层”的概念应运而生,“多首层”商业通过缓坡、步道、扶梯等垂直交通元素将各层步行街区、广场自然贯通,把商业的临街性以及开放性运用到了非首层铺面,使得除首层以外的其他各层铺面由原来的封闭内循环商业动线变为自然起伏的立体商业动线,达到了多个首层的效果,增强了商业动线的体验感,扩大了步行动线的人流量。商街在不同的空间上回转,将人的行进动线曲折化、情趣化,为延长消费人群的停留时间创造条件,为商铺提供可随时捕捉的商机。此外相对独立的商业单体间不仅不会隔断商业动线的完整性,反而因为丰富的平台、连廊设计,形成连贯的商业动线体系。更有些商业项目,将停车场直接设置于建筑顶层,通过缩短相对无趣的停车后步行距离,减少了削弱体验感的不利因素。

“多首层”在体验型商业的概念设计中,在兼顾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提升了项目的商业价值。

三.体验型商业的“互动性”

体验式商业不同于以往传统商业的商铺布置方式,设计师站在顾客的角度,更多的考虑购物环境给顾客的行为带来的影响。作为成功的体验式商业的空间布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餐饮商铺的设置考虑到餐饮顾客外溢的特点,利用餐饮店铺顾客必须到店消费的特性,引导顾客从商品销售类型的店铺门口经过,导向性的引导目标人群消费。

2.通过街道空间将一些有人气的主力店联系组织起来,其间穿插中型店铺及小店。利用主力店人流量大的特点,将街上的顾客吸引到各种零售店间进行消费。

3.娱乐设施的设置要考虑晚间及周末的活动要求,尽可能的避免造成高峰时段的拥挤和排队。娱乐设施设置相对独立,充分利用娱乐设施的顾客外溢,增加顾客进零售店进店消费的机会。比如利用娱乐设施及电影院与店铺串联,产生联动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吸引顾客晚间到店消费,从而使顾客进入一种计划之外的体验消费,延长顾客逗留的时间。

体验型商业就像是一剂强心剂,为死气沉沉的商业建筑换发新的活力,在房地产商业的领域中,有很多行业的发展和上升都是基于基础产业的股票增值。这也是市场形势较好的基础之上对其他行业的探索和发展。而“体验式”是源于其在很多未知领域并没有形成具体形式的商业形势。在概念化的阶段,有了超前的创意和想法,崭新的营业模式便诞生出来,从而可使得相关的零售以及休闲娱乐等产业获得空前的发展,使得这些产业在概念式的经营过程当中,顾客有更好的体验,通过综合元素的打造,为消费过程赢取更好的消费感受。

结语

综合上述,新的体验型商业建筑设计,一定要将以往以消费过程为主体的理念转到以人为主体的理念当中来,优化购物消费体验,使得传统商业建筑设计获得优化和升级,再通过互联网和科技化的结合,必将是为未来商业建筑的大势走向。

参考文献:

[1]体验消费下的新商业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06-05-22(036)

论文作者:傅海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体验型商业建筑设计论文_傅海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