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校在校大学生WIFI使用现况及学习和社会交往状况的调查论文_杨标,韩炜,马佳,王小磊,张坤,冯彦丽,安瑞,

(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04)

【摘要】 目的:了解宁夏高校在校大学生WIFI使用现况及学习和社会交往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宁夏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宁夏高校在校大学生每日使用WIFI的时长在0.5-1小时之间417人,占43.4%,WIFI上网通常使用时段集中在18:00-00:00共640人,占66.6%,上课很少或从不使用WIFI上网有516人,占53.7%,寻找WIFI信号未果感到没什么大不了的有732人,占76.0%,表示能接受没有WIFI的生活有699人,占72.7%,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学生会等)组织的活动,偶尔参加的有514人,占53.5%,在社会交往中能够成为主角,引导谈话的主题的有303人,占31.5%,被动地跟随他人谈话的有559人,占58.2%。(2)宁夏高校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学习成绩、课堂效率和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宁夏高校在校大学生学习成绩大多在中等水平以上,使用WIFI上网时段主要集中在18:00后,上课较少使用WIFI上网,课堂效率较好。经统计分析,与男生相比,女生的课堂效率、学习成绩和社会交往情况较好。

【关键词】 WIFI;使用现况;社会交往;在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32-02

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课堂的学习方式也多种多样。随着无线上网及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家通过WIFI上网能随时随地地刷微博、聊微信、查资料,在带给大学生群体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较低,学习成绩下滑,甚至产生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焦虑症状,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宁夏高校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探讨WIFI使用现况及对学习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为大中专院校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提供一定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宁夏两高校中按照人数比例在各专业抽取在校大学生,共计发放调查表1000份,返回合格问卷961份,回收率为96.1%。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民族,年级等),大学生WIFI使用现况,大学生学习和社会交往情况。

1.3 质量控制

发放量表时,统一介绍量表内容和要求,要求调查对象仔细阅读指导语,按要求集中填写,当场完卷;回收问卷后及时复核,剔除废卷。资料录入时、录入前的再核查、录入过程中的核查、录入后的逻辑检错。

1.4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研究结果

2.1 宁夏高校在校大学生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961人,其中男生为262名,占27.3%,女生为699名,占72.7%;调查对象中回族348人,占36.2%,汉族590人,占61.4%,其他民族23人,占2.4%;家庭户籍为城市户口256人,占26.6%,非城市户口705人,占73.4%;学习成绩优秀56人,占5.8%,学习成绩良好320人,占33.3%,学习成绩中等305人,占31.7%,学习成绩一般280人,占29.1%;平时上课课堂效率良好610人,占63.5%,课堂效率较差351人,占36.5%。结果见表1。

表1 宁夏某高校大学生一般情况(n=878)

2.2 宁夏高校在校大学生WIFI使用现况调查

调查发现,使用过学校WIFI上过网886人,占92.2%,未使用过学校WIFI上过网75人,占7.8%;有WIFI后上网时间比以前明显增多610人,占63.5%,上网时间无明显变化或反而减少351人,占36.5%;每日使用WIFI的时长在0.5~1小时之间417人,占43.4%,在1~3小时之间378人,占39.3%,3小时以上166人,占17.3%;WIFI上网通常使用时段集中在18:00-00:00共640人,占66.6%,8:00-18:00共288人,占30.00%,其余时段33人,占3.4%;表示上课经常使用WIFI上网有69人,占7.2%,上课有时使用WIFI上网有376人,占39.1%,上课很少或从不使用WIFI上网有516人,占53.7%;到一个地方会不由自主的寻找WIFI信号有335人,占34.9%,不会寻找的有626人,占65.1%;寻找WIFI信号未果感到没什么大不了的有732人,占76.0%,感到焦虑的有33人,占3.4%,感到无聊的有190人,占19.8%;表示能接受没有WIFI的生活有699人,占72.7%,不能接受有262人,占27.3%;在使用WIFI过程中,如果信号中断,570人表示尝试几次后放弃,占59.3%,107人表示会不断重新连接,占11.1%,215人会切换成其他上网方式,占22.4%,69人不予理会,占7.2%。

2.3 宁夏高校在校大学生WIFI使用对社会交往情况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团体(如党团组织、学生会等) 组织的活动,经常参加的有263人,占27.4%,积极主动参与的有123人,占12.8%,偶尔参加的有514人,占53.5%,不参加的有61人,占6.3%;在社会交往中能够成为主角,引导谈话的主题的有303人,占31.5%,被动地跟随他人谈话的有559人,占58.2%,常常被忽视的有99人,占10.3%;除工作和学习外,一周内与不在一起住的人有来往(包括您去看别人、别人来看您或你们一起出去见面)为0次的有170人,占17.7%,1~3次之间的有632人,占65.8%,≥4次的有159人,占16.5%;除工作和学习外,一周内在电话上与朋友、亲戚或者其他人谈话(包括他/她打电话给您或者您打电话给别人)位0次的有45人,占4.7%,1~3次之间的有541人,占56.3%,≥4次的有375人,占39.0%;除工作和学习外,一周内参加各种聚会(不包括宗教活动)为0次的有383人,占39.9%,1~3次的有530人,占55.2%,≥4次的有48人,占4.9%。

2.4 宁夏高校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学习成绩、课堂效率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比较

结果显示,宁夏高校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学习成绩、课堂效率和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 宁夏高校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学习成绩、课堂效率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比较(人,%)

  

3.讨论

有专家称,中国己迎来移动互联网“触屏时代”[1]。随着手机“触屏时一代”的到来,“手机综合症”“手机控”“手机焦虑症”“手机依赖”等新兴名词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手机过度使用与网络成瘾一样,己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王芳等的调查显示,大学本科生的手机依赖率为24.9%[2],Fredrik、Michael和Lennart发现,15~19岁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超过7小时,更容易出现头疼、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质量差等问题[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宁夏高校在校大多数大学生每日使用WIFI的时长在0.5~3小时之间,学习成绩大多在中等水平以上,使用WIFI上网时段主要集中在18:00后,上课较少使用WIFI上网,课堂效率较好。经统计分析,与男生相比,女生的课堂效率、学习成绩和社会交往情况较好,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女生数量较多有关。

【参考文献】

[1]姜永志,白晓丽.手机互联网依赖与心理和谐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2):31-37.

[2]王芳,李然,路雅等.山西人学本科生手机依赖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81-384.

[3]FREDRIK S,MICHAEL C,LENNART H.Use of wire-less telephones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symptoms:Apopulation-based study among Swedish adolescents aged15-19 years [J].Environmental Health:A Global Accress Science Source,2008,7(18):1-10.

项目名称: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10752017);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级教改项目重点专业(群)子项目.

论文作者:杨标,韩炜,马佳,王小磊,张坤,冯彦丽,安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宁夏高校在校大学生WIFI使用现况及学习和社会交往状况的调查论文_杨标,韩炜,马佳,王小磊,张坤,冯彦丽,安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