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研究

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研究

刘莲[1]2006年在《石林县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调查及思考》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数学应月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状况却是:很多没有专门从事与数学紧密相关工作的人,不知道数学有何用处,更谈不上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这样的状况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不利。这与高中教育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息息相关。然而,由于数学应用意识的难以测量性,使得人们对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了解不够全面和具体。 本文结合自己的已有理论及认识对石林县的高中学生及教师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全文共分为叁大块。第一块是理论综述,介绍了与数学应用意识有关的概念,本文认为,数学应用意识属于“意识”这一心理学范畴,是一种主体主动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应用已有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实践活动时所经历的感知觉、回想和思维等过程的统一体。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并且伴随着思维的产生。在该部分中,笔者还对数学应用能力、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意识的关系进行了辨析。第二块为实践部分。该部分结合自己的理论及认识对石林县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对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应用意识方面的认识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数据中来看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情况,及当前高中教育中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叁块是反思部分,笔者针对调查结论及自身认识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方面的思考。 本研究表明:石林县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薄弱,数学应用能力不强,原因来自很多方面,有教材、教师、社会、高考等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努力。

佟珊[2]2017年在《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与生产生活可谓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教育是治国之本,所以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这一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然而,在我国当前的数学教育中,对于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部分教师对于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而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却迫于升学压力,为了保证眼前的教学质量而采用保险的教学方法,过度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中学生每天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但却没有很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没有头绪,非常缺乏数学应用能力。他们认为数学是一门略为枯燥的学科,而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并不是为了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笔者借着教育实习的机会,首先以部分学生和教师为例,调查了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现状,分析了调查的结果,并且找到了影响因素。其次,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思考,以弗赖登塔尔的教学原则、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阐明了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意义。最后,笔者也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潜心的研究,从学生、教师、课堂、教材和评价体系多方面进行探讨,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以及教学案例。

周继英[3]2010年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数学的需求不断增加,现在,数学已经发展成为独力于自然科学之外,同时又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因此,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求人们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学会更多的数学语言、数学技术,要求人们能够用数学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使数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然而,我们从现实中看到:很多没有从事与数学紧密相关工作的人,不知道数学有何用处,更谈不上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因此,如何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评价、课程、教学等多方面因素,我国数学教育中应用意识严重缺失。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把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提出了系统、明确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利用数学去解决现实问题。怎样把这一目标有效的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成为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部分中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作者所在地区中学数学的教学实际,了解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探讨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淡薄的成因,对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该令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体验数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是引言,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加强数学应用教育,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数学教育的紧迫任务。第二章对数学应用能力及应用意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同时对国外数学应用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不同时期对数学应用教育的不同要求进行了综述,指出应用教育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重视。第叁章提出了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所应该依据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模式识别理论、元认知理论、弗莱登塔尔的教学原理等。第四章通过对部分师生的问卷与访谈了解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五章从教材、评价体制、学校教师、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匮乏的原因。第六章通过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指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生产和学生生活,联系实际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阐述了数学应用教学所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并给出一些改进的教学建议。研究表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应用应予以重视。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是能力培养的前提,教与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关键所在,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应用意识。

王敏[4]2011年在《初中生数学意识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意识是数学教育中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广泛应用数学理念区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意识是中学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前提,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内在动力。数学知识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于这些科目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在现行的中学数学教材中,学生接触的大部分是标准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可能会形成一种定势,似乎学习数学就是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往往不能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兴趣、数学意识的培养被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已经成为数学教学中特别重要的教学内容。新时期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出了较高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形成数学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针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要求,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目前,在关于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的研究中,从理论角度研究的较多,但在新形势下,根据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研究,特别是针对工作在第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初中生数学意识缺乏的现状及数学教育的特点,对初中生应具有的数学意识进行了初步界定,阐明了初中生数学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价值;论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师素质、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激发学习兴趣、重视成功体验等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数学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贯穿整个数学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喜欢数学、养成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解释现象的习惯,达到数学教育的目的。

毕渔民[5]2016年在《数学五环活动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修养,已经写进了我国初中、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践研究表明:数学考试成绩高,并不代表数学素养高,而且仅靠教师讲授教学不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但是,数学素养高,一定会使数学考试成绩高成为大概率事件。近十年以来,国内外有关数学素养的研究文献,一般集中在数学素养内涵框架研究上。学生数学素养是如何提高的?应该以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应该采取何种课堂教学策略来实施?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文献中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数学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论证法等研究方法,经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通过对初中、高中学生的实地调查进行观察研究,运用问卷法及访谈法获得观察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开展情况及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情况的基本估计为:数学活动开展得不平衡,“数学阅读、自学”、“述说数学”表现不足,需要可操作的数学活动教学方法应该进一步加强。(2)利用教育统计中的随机变量的概念,定义“随机游走”,以其为工具,对含有探究活动的有限离散时段教学过程,建立了随机数学模型,经过论证得到结论:学生“完全自主数学探究活动”对发展“数学素养”是不可取代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讲授和引导对培养“数学素养”是不可少的因素;利用概率论中“布朗运动”为工具,对含有探究活动的连续时间段的教学过程,建立了学生“探究活动”和教师“数学讲授”相结合教学过程的随机数学模型,推理出结论:通过运用“数学讲授”与“数学活动”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达到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实现“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功能。(3)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结构理论为指导,应用“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可以将“数学讲授”相结合的数学活动具体化,构建了由“读数学”、“说数学”、“讲数学”、“练数学”、“问数学”五种数学活动组成的“五环综合数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在第3章、第6章中阐明和论述了这种综合教学模式的分项数学活动的内涵、整体综合数学活动的逻辑结构、运行方式、运行策略。构建的综合教学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自学基础的初中、高中、大学生数学基础课,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体实施策略不同。(4)依据数学素养内涵叁维框架结构,运用“关键因素—路径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及“文献分析—统计推断”进行类比,对于实施“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对于数学素养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得到结论:通过此“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将教师的“数学讲授”和学生的“数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保证“数学成绩”提高,且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5)选定系统学的上位学科辩证哲学中“对立统一”原理为“公理”,运用形式逻辑的演绎推理方法,推得:“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读数学、说数学、讲数学、练数学、问数学”五项数学活动构成的子系统的相互促进、相互限制关系图,恰好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五行生克”关系图的结构相同。这样一来,本教学模式可以使相互“促进”作用与相互“限制”作用达到动态平衡,形成动态和谐的教师“数学讲授”与学生“数学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过程。(6)通过最近四年中,由资深教师使用“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进行反复实践反复思考,总结出该教学模式可供参考的具体“教学策略”。对于在初中、高中、大学生的基础数学教学中应用“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分别构建了教学设计案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用该教学模式时的参考。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并无固定教学方法,也无固定教学模式,正所谓“法无定法”。教师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凡是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都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应该是其中一种。

林逢生[6]2012年在《浅谈提高中学生数学意识与能力的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加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在新时代下,数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孙多[7]2001年在《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以及对学生的应用题测试和个案调查,发现对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并未落到实处。本文分别对教师的观念、教材内容和编排方式、教材编排体系和教学进行了思考,并着重对教学进行了探讨,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学习新知识阶段、巩固练习阶段和课题研究叁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罗萍萍[8]2013年在《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创造人才竞争优势是国家为了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各国的新课程教育改革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培养出更多的具应用性、创造性的人才而努力。数学广泛地应用于分析、解决和发展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因此,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新时代已经作为中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教育观念的关键。作为直接与大学链接的关键的中学教育阶段,高中的学生处在新的课堂文化背景下,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心智、数学知识基础、数学学习方法、社会文化背景等,他们的数学学习更需要面向实际生活、就业、升学等不同需要,因此,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生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并把发展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高中数学教师深知数学应用的意义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应试考试风气、孤军奋战局面、其他环境的影响等,制约了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这导致学生不知数学可用、不敢使用数学、不愿意使用数学和不善于使用数学,这些现实问题促成了高中生低水平的数学应用意识现状,进而扼杀了高中生进一步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机会。本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某中学的数学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分别对学生和教师两群体展开调查。以数学应用意识理论为基础,从培养应用意识的研究背景出发,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具体情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文化手段作为培养工具,从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叁个数学应用意识的关键元素的文化背景来分析,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中关于高中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包括:树立正确的数学应用观,认识数学“有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用”;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想用”;教授学生应用的方法,让学生“善用”,从而提出来较完善的生态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文化环境模型。

周淑红[9]2017年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起点,承载着打基础的重要作用,这个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有责任给学生发展施以明亮的底色。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小学数学,其任务也不仅仅局限于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发展人的思维、培养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像数学一样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面发挥如此强大的作用,而面对刚刚步入数学大门,思维尚处于懵懂状态的小学生,如何教会他们数学地思考,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必然有着区别于其他学段学生培养方式的独特方法。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曾经一度出现了过分强调热闹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本真的现象,这引起了数学教育者的重视和轰轰烈烈的讨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让一线教师看到了数学本质的回归。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报告推出后,有关各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讨论方兴未艾。在实际教学中,把握怎样的尺度才能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实现了数学启迪思维、提升素养培养人的作用?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为此,将本研究问题确定为基于探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建构模型的基础之上的有效培养策略的寻求,故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深入小学追踪课堂教学、开展调查研究,采用田野研究法开展实践研究。本研究结论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顺应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重在教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出了小学数学“有趣有思考”的教学主张,倡导自然教育。具体如下:本研究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提出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对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素养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素养的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文献不足现状做简要原因分析。文献综述梳理了既有研究成果,明确了本研究的方向。第叁章:理论基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首先建立在生理学理论上,脑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学生思维培养可行的物质基础;心理学研究指出6~12岁期间(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处于重要转折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本研究的重要心理学支撑理论;教育学理论认为对于小学生思维与核心素养培养应顺其自然,西方自苏格拉底起的自然教育理论对本研究有很大启发;由于数学教育的特殊性,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数学”教育理论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具体指导价值。第四章:素养建构。在第叁章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探讨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模型的内涵,并构建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从生成到表征的完整模型。第五章:存在问题。为清晰把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在大量听课基础上,结合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指出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教学策略。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在核心素养建构理论基础上,从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全面思维、活动体验、感悟思想、应用强化、整体教学不同角度提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提出了顺其自然的“叁不原则”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阅读——教提问——教探究——教表达——教总结”的“RQSES”五步训练法,倡导“有趣有思考”的数学教学。最后是本研究结论与反思。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建构理论再次回顾整理,反思“有趣有思考”的小学数学在教学实施时应思考的问题,并对后续研究做展望。

王国仙[10]2006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当前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列入,并提出了系统、明确的要求。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已有若干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设计成果,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系统的教学策略,全面开展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验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地区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对当地高中阶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进行了研究。文章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上全面阐述了数学应用意识的概念、意义,对数学应用、应用数学以及数学应用的层次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心理学基础和数学建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第叁部分给出了对当地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进行调查的结果,描述了当地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第四部分根据调查结论分析了影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因素;第五部分提出了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主要途径,给出了作者设计的较为系统的教学策略,以及运用这些教学策略进行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本研究表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应用予以重视,配合现行教材,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石林县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状调查及思考[D]. 刘莲. 云南师范大学. 2006

[2]. 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能力的研究[D]. 佟珊. 辽宁师范大学. 2017

[3].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讨[D]. 周继英. 重庆师范大学. 2010

[4]. 初中生数学意识培养研究[D]. 王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 数学五环活动教学模式研究[D]. 毕渔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6]. 浅谈提高中学生数学意识与能力的策略[J]. 林逢生. 新课程(下). 2012

[7]. 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研究[D]. 孙多. 扬州大学. 2001

[8]. 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D]. 罗萍萍. 赣南师范学院. 2013

[9].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 周淑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10].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验研究[D]. 王国仙. 云南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