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分层授课论文_马媛

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分层授课论文_马媛

四川省德阳三中 马媛

教学顾名思义是有“教”和“学”组成的,但是重在学,因为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就是让学生学到教的知识,最后学生能有所收获,从而使得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作为个体,每个人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智商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整齐划一,毫无区别的开展统一教学,肯定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初中数学学习内容较为复杂,难度系数较大,每位学生的学情肯定是不一样,那么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做到因地制宜、因生制宜,采取有效对策,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实现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即分层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正确设计层次化

分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把学生分成一定的层次,而是依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相关因素,通过整合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教学目标开展梯度化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尊重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得到提升。分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做好学生之间的搭配和配置。分层教学的目的不是分开授课而是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分层的过程中教师要客观的分析学生,尽可能详细的了解学生,依据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数学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进行分层。分层之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各方面都很相近,沟通起来比较畅通,学习进度也比较好统一起来,无论是新授课还是作业练习课,都能很好的做好教学设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处在一定层次的学生并不是始终不变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化,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时适当的调整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分层才是有效的。一般来说,依据一定的标准来分层,都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要有一个负责人,及时的与数学老师沟通,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对中低层次的学生,数学教师要多鼓励,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并且处理好每个层次之间以及层次之内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与合作关系,让层次化教学更加有效。

做好课堂层次设计,提升课堂质量

分层教学涉及的范围较广,有课前预习分层,有课中教学分层,有课后复习和练习分层,其中最为关键的,也是难度系数最大的就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层次化设计,这也是实现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课堂,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如何故意隔离学生之间的授课内容就显得课堂比较松散零碎,也会显得非常的混乱不堪,为此,教师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分层教学重在“层”而不是“分”,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把握住课堂的节奏,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掌握住基础知识,对于中等的学生要尽可能的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应用,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是要深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习惯也不会太差,所以在课堂管理上,可以适当的采取“放养”的方式,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强化学习习惯的引导,多采取鼓励的方式,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鼓励他们进步。

做好预习和练习的层次设计,确保课外学习保质保量

初中数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精心设计,否则没有一定的目标和标准,学生在预习和练习的时候也找不到定位。在预习的时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设计不同的预习目标,低层次的学生掌握概念、公式等,做到理解、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能理清课堂学习的内容,能简单的处理一些课后练习,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学生在预习之后能大概的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基本上处理好相关牵扯的数学问题。在课后的练习作业设计上,要做到层次化分明。因为太简单的话,成绩好的学生感觉到做起来没有意义,太难的话,成绩不太理想的根本做不出来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设计梯度化的数学作业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难易适中。

照顾学生心理变化,学会分层评价

在分层教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层次化教学那就是教学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尊重学生已经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每一位初中生都有一定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在学习上学生成绩优劣都渴望得到认可,也都希望自己能进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巧妙的评价,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评价已经成为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课堂评价中要做到及时、准确、对于中低层次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多表扬他们的有点,逐步的恢复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在鼓励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在让他们感受到危机感的同时,树立竞争意识,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实现有效学习。

在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中,层次化的划分不是教师依据学生的成绩来区别划隔,而是依据学情、教情、教学环境等相关因素,并且层次化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动态化的效果。要想实现有效的分层授课,首先要正确的划分层次,然后再教学设计上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计,从课前预习、课中参与到课后练习都要有节奏有程序的进行。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分层教学模式一定会为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为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论文作者:马媛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分层授课论文_马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