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早期的变化及意义

CD1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早期的变化及意义

牛海刚[1]2004年在《CD1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早期CD14分子的变化与意义及其与胰腺病变的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48只成年spragae-dawley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SAP组,n=24),假手术组(Control组,n=24),模型组内分SAP 6组(6小时组,n=6)、SAP 12组(12小时组,n=6)、SAP 24 组(24小时组,n=6)、SAP 48组(48小时组,n=6),Control 6组(6小时组,n=6)、Control 12组(12小时组,n=6)、Control24 组(24小时组,n=6)、Control48组(48小时组,n=6)。SAP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内注射制备模型,Control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术后各相应时点采集标本测定,比较两组间及组内的淀粉酶的变化、内毒素的变化、胰腺的病变程度、胰腺组织的细菌培养及CD14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淀粉酶都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术后内毒素水平渐升高,48小时达高峰且较6、12、24有统计学差异,CD14+细胞6小时有一高峰,随后降低,48小时又有一高峰,胰腺的病理评分(PM)随时点升高,且与相应时点的假手术组值有显着性差异。模型组胰腺组织从12小时可检测到细菌感染,LPS、CD14分别与PM呈正相关(P<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早期血液中即开始出现内毒素而且早于细菌感染,CD14+细胞即单核-巨噬细胞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第二次打击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脂多糖LPS和脂多糖受体CD14有可能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提供思路。

李静[2]2014年在《清肺承气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连续观察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时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清肺承气颗粒治疗后,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表达率,T辅助淋巴细胞1/2(Th1/Th2),自然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等免疫指标及L/M与ET等肠屏障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清肺承气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期及感染期的免疫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一定的证据。对象与方法:连续观察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天津市南开医院S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共79例,符合以下条件: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其中全身炎症反应期:男24例,女11例;感染期:男32例,女12例。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将入组的不同时期的患者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临床研究中央随机系统分为西医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安慰剂)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清肺承气颗粒)。药品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安慰剂:采用与清肺承气颗粒形态相近而无药效作用的颗粒剂。给药方式:口服/胃注+灌肠,2次/日给药,疗程10天。完成研究任务后进行数据锁定申请揭盲,明确实验剂组及安慰剂组。观察比较患者入组时(d1)及治疗后第3天(d3)、第7天(d7)、第14天(d14)免疫学指标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表达率,T辅助淋巴细胞1/2(Th1/Th2),自然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ET水平及L/M值。结果:(1)全身炎症反应期:35例患者中,全身炎症反应期内病死人数为3例,病死率为8.57%(3/35),其中观察组1例(5.56%),对照组2例(11.76%)。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L/M值与ET在第7天、14天显着降低。与观察组本组患者入组时相比,L/M值与ET水平在第7天、14天显着降低。与对照组本组患者入组时相比,L/M值在第3天、7天、14天显着升高,ET水平在第7天、14天显着升高。表明清肺承气颗粒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及内毒素易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LA-DR表达率在第7、14天显着升高(86.77%±17.39%vs65.46%±28.72%和85.43%±20.36%vs73.32%±29.03%,P<0.05),Th1/Th2在第7、14天显着降低(3.58±3.74vs4.62±2.69和3.54±2.65vs5.64±2.34,P<0.05),Treg阳性率在第3、7天显着升高(9.37%±5.61%vs5.65%±3.75%和9.10%±6.86%vs7.09%±4.80%,P<0.05)。与观察组本组患者入组时相比,HLA-DR表达率第7、14天明显升高,Th1/Th2在第7、14天显着降低,Treg阳性率在第3、7天显着升高,与对照组本组患者入组时相比,HLA-DR表达率在第14天显着升高。表明清肺承气颗粒可增强SAP早期的抗原呈递,增强免疫应答的启动,降低免疫抑制;同时可通过Treg细胞的高表达来促进Th1向Th2细胞转化,降低免疫过激,减轻免疫过激对机体的损害。(2)感染期:44例患者中,28d总体病死率为13.64%(6/44),观察组死亡2例(8.33%),对照组死亡4例(2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L/M值与ET在第7天、14天显着降低。与观察组本组患者入组时相比,L/M值与ET在第7天、14天显着降低。与对照组本组患者入组时相比,L/M值在第3天、7天、14天显着升高,ET水平在第7天、14天显着升高。表明清肺承气颗粒在感染期也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及内毒素易位。两组第1、3天外周血HLA-DR表达率、Thl/Th2、Treg阳性率比较,P均>0.05。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外周血HLA-DR表达率显着升高、Thl/Th2显着上升、Treg阳性率显着下降(87.02%±15.94%vs51.01%±33.90%,5.96±6.12vs2.53±1.74和4.58%±3.67%vs8.87%±6.19%,P<0.05)。与本组入组时相比,观察组外周血HLA-DR表达率在第7、14天显着升高、Th1/Th2在第7天显着升高、Treg阳性率在第14天明显降低;对照组外周血HLA-DR表达率在第14天明显升高,Treg阳性率在第7天显着升高。表明清肺承气颗粒可增强HLA-DR的表达,增强细胞免疫反应的启动,减少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以调整CD4+T细胞的分化,优势诱导T细胞向Th1亚群偏移,从而减轻免疫细胞的负调节作用,减轻免疫抑制,促进免疫的恢复。结论:清肺承气颗粒可通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及内毒素易位,增强HLA-DR的表达,增强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增强抗原呈递,增强有效免疫应答的启动,调整Th1/Th2及Treg阳性表达率促进免疫平衡,调整抗炎/促炎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降低SAP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期及感染期的病死率。

于杰[3]2015年在《PI3K/AKT传导通路抑制剂Wortmani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中肠道的组织形态变化,研究PI3K/AKT途径在SAP大鼠肠道组织病程演变中的变化规律。探讨PI3K/AKT抑制剂Wortmanin治疗大鼠SAP肠损伤的量效关系。观察阻断PI3K/AKT途径对SAP大鼠肠道组织病理影响,检测肠道组织中NF-κB激活,探讨PI3K/AKT抑制剂Wortmanin对SAP肠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采用雄性Wistar大鼠48只,SPF级,使用5%牛磺胆酸钠溶液逆行胰胆管注射从而建立SAP大鼠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开腹后仅轻轻翻动胰腺和十二指肠后关腹于12h剖杀取材。免疫组化法检测假手术对照组(基础值)SAP 3h、6h、12h组的AKT及P-AKT水平。仪器检测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和脂肪酶(lipase, LPS)水平,应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的胰腺和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第二部分:6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溶剂注射(对照组,CON组),SAP造模+溶剂注射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组),SAP造模+Wortmanin预处理组(Wortmanin 0.5mg/k、lmg/kg、2mg/kg预处理组,分别记为W1、W2、W3组)。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诱导SAP大鼠模型。CON组、SAP组均于术前30 min腹腔冲击注射5%DMSO (2ml/kg), Wortmanin预处理组SAP造模前30 min经腹腔冲击注射注射由等量5%DMSO溶解的不同剂量的Wortmanin。术后12h剖杀各组大鼠,测定腹水量,血清淀粉酶(AMY)和血清脂肪酶(LPS)水平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从而确定最佳的Wortmanin的剂量。第叁部分:雄性Wistar大鼠100只,分为研究实验组(一)(N=70)和生存率观察实验(二)(N=30)。研究实验组的大鼠随机分为叁组:假手术对照组(CON大鼠组,n=10),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大鼠模型组,n=30),Wortmanin预处理组(SAP+Wortmanin组,n=30)。SAP组和Wortmanin预处理组分别设立3h、6h、12h时间点。CON组、SAP组大鼠均于术前30 min腹腔冲击注射5%DMSO (2ml/kg), Wortmanin预处理经腹腔冲击注射等体积5%DMSO溶解的Wortmanin(0.5mg/kg)。术后于各时间点分别剖杀大鼠并采集标本。蛋白印迹法检测肠道组织AKT及P-AKT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同时HE染色观察大鼠的胰腺和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血清淀粉酶(amylase, AMY)和脂肪酶(lipase, LPS)水平。另外设置的生存率观察实验组设置CON组、SAP组和Wortmanin组(各组处理方式同研究实验一相同,每组10只大鼠。观察PI3K/AKT抑制剂Wortmanin对SAP大鼠生存率(病程30h)的影响。结果:第一部分:随胰腺炎病情不断进展,大鼠的胰腺酶学指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升高,胰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坏死等病理变化,胰腺病理学评分逐渐升高。CON组大鼠肠道组织P-AKT表达水平很低,SAP组与CON组相比较肠道组织P-AKT表达3h迅速升高(P<0.05),12h达峰值,AKT表达则逐渐降低(P<0.05)。第二部分:CON组大鼠无死亡,精神及活动如常,SAP组腹水量、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值较CON组均显着升高(P<0.05),生存率较W1组降低,高于W2及W3组;W1组腹水量、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值以及生存率较SAP组、W2、W3有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2组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值与SAP组、W1组比较均显着降低,但生存率较SAP组明显降低,腹水量明显增高,且变红、变黑,与W3组相比较血清脂肪酶、血清淀粉酶增较高,生存率和较高,腹水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3组血清淀粉酶和血清脂肪酶水平较SAP组、W1组、W2组明显降低,但大鼠的生存率较前两组的情况也明显降低,腹腔内的腹水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叁部分:与SAP组比较PI3K/AKT通路抑制剂Wortmanin可显着降低重症胰腺炎大鼠血清AMY、LPS以及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减轻肠道组织病理损伤,提高SAP大鼠的生存率。SAP造模后肠道组织内NF-κB p65、P-AK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AKT较对照组减少(P<0.05), Wortmanin阻断PI3K/AKT传导通路,可以抑制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减少AKT向其活性物质P-AKT的转化(P<0.05),从而提高了大鼠的生存率。结论:SAP大鼠随病程进展,肠道病理损伤进行性加重,肠道组织AKT活化呈时间依赖性增强,具有促进细胞坏死的作用,提示PI3K/AKT传导通路参与了SAP肠损伤的过程。在大鼠SAP肠道损伤中NF-κB活化增强,肠道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腹腔冲击疗法给予PI3K/AKT抑制剂Wortmanin 0.5mg/kg干预可以改善大鼠SAP病情,并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最佳剂量。应用Wortmanin抑制PI3K/AKT传导通路可以减少AKT活化为P-AKT,抑制肠道的NF-κB炎症通路激活,减少SAP大鼠肠道坏死,减轻肠道炎症损伤,从而对SAP相关性肠道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张曼丽[4]2018年在《急性胰腺炎患者M1及M2样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性疾病,轻症急性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两种疾病形式,二者预后差别很大。胰腺炎相关的死亡率取决于是否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在AP发病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紊乱,而单核巨噬细胞是参与急性胰腺炎病程中炎症反应的主要炎症细胞,其活化程度是决定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单核巨噬细胞可分为经典活化型(classically activated,Ml型)和替代活化型(alternatively activated,M2型)。M1型单核巨噬细胞可以分泌如IL-12、IL-1 β和IL-6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可以清除细菌及肿瘤细胞,在防御感染及肿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2型单核巨噬细胞可以产生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及其他可以调节免疫反应及发挥组织修复的功能的因子,在抗炎与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疾病中单核巨噬细胞处于不同的极化状态,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然而单核细胞在MAP及SAP中所处的极化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知之甚少,不同极化状态下的单核细胞亚群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否判断MAP及SAP的病情及预后尚不明确。目的:我们的目的是研究新发MAP及SAP患者Ml及M2样单核细胞各亚群表型特征、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此外,我们探究以上各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与MAP及S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指标间潜在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研究单核细胞各亚群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单核细胞免疫紊乱的相关机制。方法:1.收集24例新发MAP患者和13名健康体检者的肝素钠抗凝外周血,分离血浆及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单核细胞各亚群频数的改变。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血浆中IL-12、IL-10的水平。2.收集21例新发SAP患者,15例新发MAP患者和13名健康体检者的肝素钠抗凝外周血,分离血浆及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单核细胞各亚群频数改变。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血浆中IL-12、IL-10的水平。对于所有患者,计算APACHE Ⅱ评分,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检测量间潜在的相关性。结果:1.与健康对照者相比,MAP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3-,CD14+CD163-MAC387+及 CD14+CD163-IL-12+M1 样单核细胞数量明显增高,CD14+CD163+IL-10+ M2样单核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且血浆CRP水平与CD14+CD163-及CD14+CD163-MAC387+M1样单核细胞数量呈正相关。MAP患者CD14+CD163+CD115+ M2样单核细胞数量明显增高,且CD14+CD163+CD115+M2样单核细胞数同时与血浆CRP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MAP患者血浆IL-12及IL-10水平明显增高,且血浆IL-12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正相关。2.与MAP及健康体检者相比,SAP患者CD14+CD163-、CD14+CD163-MAC387+、CD14+CD163-IL-12+M1样单核细胞和 CD115+、CD204+、IL-10+M2样单核细胞,以及血浆IL-12和IL-10浓度均明显增高。并且,SAP 患者 CD14+CD163-及 CD14+CD163-MAC387+单核细胞数及血浆 IL-12水平均与血浆CRP水平正相关,血浆IL-10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CD14+CD163+CD115+M2单核细胞亚群同时与APACHE Ⅱ评分及血浆CRP水平正相关。CD14+CD163-、MAC387+和 IL-12+M1 样单核细胞数及 CD115+、CD204+和IL-10+M2样单核细胞数和血浆IL-12及IL-10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下降。而CD14+CD163+、CD206+和MAC387+M2样单核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1.CD14+CD163-及 CD14+CD163-MAC387+M1 样单核细胞参与了 MAP 的发病过程,CD14+CD163+CD115+M2样单核细胞数增多有助于评估MAP的病情。2.CD14+CD163+CD115+M2样单核细胞数是评估SAP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促炎及抗炎单核细胞均参与了 SAP的发病机制。

陈丽舒[5]2016年在《EPRS、TNFAIP3/A2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保护作用的探讨》文中认为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20%-25%的病人病情易加重,可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威胁生命。SAP治疗方法包含内科、外科、中医科等,以内科治疗为主,且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发病率较高的疾病,SAP易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at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因此,针对SIRS寻找特异性靶点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是一条出路。目的1.TNFAIP3/A20在胰腺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KK/IκB/NF-ΚB信号通路在S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腺早期的激活状况。2.谷氨酸-酰胺酸-tRNA合成酶(glutamyl-prolyl-tRNA synthetase,EPRS)在胰腺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IKK/IκB/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蛋白在SAP大鼠发病早期的相关发生机制。方法1.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立SAP模型(1)96只将成年SD(Sprague-Dawley)大鼠,雌性,随机分为DEX治疗组(32只),SAP模型组(32只),SO组(32只)等叁组;分别按照2、6、12、24小时四个时间点各处死老鼠8只。DEX治疗组和SAP模型组大鼠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STC)(0.1ml/100g)建立SAP模型,SO组大鼠用生理盐水替代stc。dex组大鼠下肢肌注0.5mg/100g地塞米松治疗,其余两组不干预。心脏取血方式处死大鼠。(2)取胰腺、肝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胰腺、肝脏病理损伤。(3)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淀粉酶(ams)。2.elisa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eprs的表达(1)elisa法测胰腺组织中iκb、tlr4、inf-γ、nf-κb蛋白含量。(2)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组织中eprs蛋白定性表达情况。(3)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测定胰腺、肝脏组织中eprsmrna的表达情况。3.elisa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tnfaip3/a20的表达(1)elisa法测胰腺组织中iκb、tlr4、inf-γ、nf-κb蛋白含量。(2)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中tnfaip3/a20蛋白定性表达情况。(3)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测定胰腺、肝脏组织中tnfaip3/a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so组、sap组、dex组模型血清淀粉酶及病理结果的比较(1)sap组、dex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均较so组血清升高,dex组血清ams较sap组降低。(2)he胰腺病理评分示dex组各时间点炎症损伤sap组大鼠明显减轻(p<0.01),以24小时时间点尤为明显。且sap组、dex组胰腺炎症损伤随时间推移损伤加重(p<0.05),而各时间点so组胰腺轻度水肿,损伤无明显变化。dex组、sap组肝脏病理炎症损伤随时间增加而加重,于24h时间点达到高峰,dex组各时段较sap组炎症损伤减轻(p<0.05),而各时间点so组肝脏炎性损伤无明显变化。2.nf-κb、iκb、tlr4、inf-γ及eprs的表达(1)用elisa检验法测定dex组、sap组大鼠中肝脏nf-κb、iκb、tlr4、inf-γ含量在6小时时间点达到高峰,dex组各时间点肝脏nf-κb、iκb、tlr4、inf-γ含量较sap组降低,而so组各指标不随时间变化。(2)RT-PCR结果示DEX组胰腺、肝脏EPRS mRNA表达量较SAP组升高,6h DEX组胰腺EPRS mRNA较SAP、SO组明显升高。(3)6 h时间点SO组大多数大鼠肝脏EPRS蛋白为弱表达,而SAP组则为弱表达与强表达参半,DEX组则绝大多数为强表达。6h时间点SO组、SAP组和DEX组,叁组EPRS蛋白表达差异明显(P<0.01);6h时间点SO组、SAP组和DEX组叁组进行EPRS蛋白含量两两比较,SO组与SAP组无明显差异,而SO组与DEX组,SAP组与DEX组差异具有显着性,6h DEX组EPRS蛋白表达较6 h SAP组表达增加,EPRS蛋白在叁组大鼠胰腺表达不明显。3.NF-κB、IκB、TLR4、INF-γ及TNFAIP3/A20的表达(1)DEX组胰腺NF-κB、IκB含量较SAP组降低,SO组无明显变化。TLR4、INF-γ在各组胰腺组织内无明显表达。(2)RT-PCR结果示DEX组胰腺TNFAIP3/A20较SAP、SO组明显升高。(3)免疫组化结果示DEX组TNFAIP3/A20表达较SO组、SAP组增多,且随时间变化呈递增趋势。结论1.EPRS在SAP发生早期肝脏表达达到高峰,激活逆转录系统,通过抑制炎症基因翻译细流从而协同参与DEX对SAP炎症早期的抑制作用。2.TNFAIP3/A20可能存在协同IκB作用从而阻断NF-κB/IκB信号通路转导,并抑制SAP大鼠胰腺炎症的发生发展。

孙毅[6]2015年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腺局部炎症、坏死和感染,并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常因其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及病死率高而受到临床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近年来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发展过程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发病率却逐年升高,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目前乌司他丁和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广泛应用,而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估的研究却较少。故本研究将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早期合理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急诊或门诊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强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同时应用乌司他丁及血液净化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叁组:治疗组(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乌司他丁组及血液净化组。随着治疗进程的发展分别记录年龄、性别、入院时APACHE II评分、白细胞、血糖、血清LDH和血清AST等。检查患者入院后第1d、3d、7d的淀粉酶、血肌酐、尿素氮、乳酸等相关指标。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与单独应用乌司他丁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研究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男46例,女44例,平均年龄(46.58±11.62),治疗后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与乌司他丁组和血液净化组相比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各临床检测指标如淀粉酶、C-反应蛋白、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等均有不同程度好转(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其中治愈率为40%;乌司他丁组总有效率为60%,其中治愈率为13.3%;血液净化组总有效率为86.7%,其中治愈率为26.7%,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早期(入院24小时以内)接受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临床监测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减轻和预防多种炎症介质对各重要器官功能的损伤。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的治疗过程中安全、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李文星[7]2006年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对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这点已成为共识。然而,AP所伴的IETM与AP发病机制的诸多学说如“胰酶自身消化”、“白细胞过度激活”和“胰腺微循环障碍”等学说之间有何关系?轻型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二者是何等关系?其转化机制又如何?这方面资料甚少。山西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在韩德五教授的领导下,二十多年来一直探讨IETM与肝病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观点:各种原发致病因素所致的肝损伤(“原发性肝损伤”)之后多产生IETM,后者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和自由基等,又可引起“继发性肝损伤”。显然,IETM是对肝脏的“第二次打击”(1)。那么,AP所伴的IETM是否可对胰腺发生“第二次打击”呢?这就是本论文研究总的出发点。研究工作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IETM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第二部分IETM与胰腺微循环障碍第叁部分IETM与机体免疫功能第四部分抗IETM药物双利肝和甘氨酸对SAP的实验性治疗第一部分IETM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第一部分研究的目的:通过研究SAP时机体内IETM的动态变化,以了解其与SAP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说明IETM与细胞因子的相关关系。实验一SAP发展中IETM动态变化选用Wistar大鼠40只,雌、雄不限,体重260±20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SO组(sham operation,SO)(n=8)和SAP模型组(n=32)。实验方法:实验大鼠术前禁食12h,不禁水,以0.1ml/min的速度于胆胰管远端缓慢逆行推注5%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 Na Tc),建立大鼠SAP模型。于造膜后3h、12h、24h、36h,在麻醉状态下,严格无菌操作,腹主动脉采血,作相关指标检测。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SO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5%牛磺胆酸钠溶液,余同SAP组。以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含量,以α-淀粉酶测定试剂盒(CNPG3法),采用COBAS EMIRA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通过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变化。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血浆ET水平逐渐升高,与SO组相比,3h后具有统计学

栾正刚[8]2008年在《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皮细胞活化及肠粘膜损害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前言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死亡率高,预后差。SAP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是一种由多种炎症介质参与,以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为效应细胞的全身性炎症反应。SAP来势凶猛,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达20%-30%。肠道是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之一,大量研究显示SAP容易发生肠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e barrier functional disturbance,IBFD),IBFD是SAP并发感染、甚至形成腹腔脓肿,诱发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且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症结所在。随着对SAP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SAP时出现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syndrome,SIRS)及由此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是SAP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阻断SIRS发生的某一环节将有助于减少MOF的发生,降低死亡率。SAP的发生与大量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密切相关。SIRS是造成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AP时各种炎性细胞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是导致SIRS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学者们推测采用细胞因子抗体或其它拮抗细胞因子的方法可能会减轻SAP的炎症反应,后来的实验虽然证实了这一结论,但是治疗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SAP时SIRS的发生是通过许多细胞因子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介导的,细胞因子的数量众多且存在互相协同、互相诱生等多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单独阻断某一个或少数细胞因子的作用很有限,往往达不到治疗目的如何才能有效调控细胞因子的产生,阻断SIRS和MOF的发生,对于SAP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现在发现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数量众多,但细胞内参与调控细胞因子产生的信号转导通路却并不多。如能对关键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有效的阻断和调节,则可以十分有效地调控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阻断SIRS和MOF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研究信号转导通路在S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10余年临床研究显示,早期释放的炎症因子如TNF-a、IL-1等均在模型建立后迅速升高至峰值,并迅速下降,而此时炎症反应仍在继续,并且临床应用TNF-a、IL-1受体拮抗剂并未取得显着效果,提示可能存在晚期炎症介质参与病理反应。最近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相对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b(IL-1b)新的“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 GB1)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非组核蛋白,是一大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量较低(30 kDa),带电荷氨基酸含量丰富,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迁移迅速而得名。HMGB1是HMG家族成员之一,既往的研究表明,HMGB1可参与DNA复制、细胞分化及基因表达等多种细胞生命活动。最近有研究发现,细胞经内毒素刺激后,可将HMGB1分泌到细胞外,介导了内毒素的致死效应。由于内毒素攻击后HMGB1的产生明显晚于其他介质并持续时间较长,故被称为脓毒症的“晚期”介质。HMGB1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释放至细胞外: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的主动分泌和坏死细胞的被动释放,同时存在内源危险信号的两种不同释放机制说明了HMGB1作为内源性炎症介质的重要性。与TNF-α和IL-1b等早期细胞因子相比,HMGB1出现较晚且持续时间更长,因而可能成为脓毒症防治切实可行的潜在干预目标,能给脓毒症和其他SIRS提供更广的治疗窗。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是一种稳定的亲脂性丙酮酸衍生物,许多研究表明他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我们通过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内注射诱发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丙酮酸乙酯对相关炎症因子的调节,探讨丙酮酸乙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乃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一·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与肠粘膜屏障损害的关系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和SAP组(n=40)。SAP组分别于建模后3、6、12、24、48h取材。测定血浆内毒素(LPS)、二胺氧化酶(DAO)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HMGB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P发病后6h,大鼠血浆中LPS含量与DAO水平即上升,24h达峰值,48h仍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情况下大鼠肠组织中有少量的HMGB1表达,SAP模型制成6h后,大鼠肠组织中HMGB1表达开始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12h呈现进一步升高趋势,24h达峰值,至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1、SAP大鼠肠组织中HMGB1表达延迟且持续增高。HMGB1作为晚期炎症介质参与了SAP大鼠肠粘膜屏障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2、SAP时,肠组织内HMGB1表达上调,肠屏障损伤加重;可通过抑制SAP时肠组织内HMGB1表达,改善肠屏障功能3、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可成功复制大鼠SAP动物模型。·论文二·丙酮酸乙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AP组和EP治疗组。测定血浆LPS、D-乳酸含量,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肠组织HMGB1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进行HMGB1检测。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肠组织病理变化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MGB1在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AP建模后6h,大鼠血浆中LPS含量和D-乳酸含量上升,24h达峰值,48h仍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P治疗后,大鼠血浆LPS含量和D-乳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SAP组大鼠肠组织HMGB1mRNA表达水平在SAP后12 h明显升高,至24h达峰,48h仍维持在高水平。EP治疗组肠组织HMGB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SAP组(P<0.05)。结论1、SAP时,HMGB1可介导肠粘膜通透性增加。2、丙酮酸乙酯能显着下调血浆LPS含量和D-乳酸水平并明显抑制HMGB1基因表达,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对SAP肠粘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论文叁·HMGB1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活化作用的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株ECV-304分为对照组、HMGB1刺激组、丙酮酸乙酯(EP)处理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a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NF-κB活性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RAGE表达,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细胞内NF-κBDNA结合活性的变化。结果HMGB1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在短时间内活化,促进TNF-a表达和RAGE表达上调;EP处理后可显着降低NF-κB活性,抑制TNF-a和RAGE表达。结论1、HMGB1可能通过活化血管内皮细胞NF-κB进而诱导TNF-a分泌,参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2、EP可通过拮抗HMGB1刺激血管内皮细胞NF-κB活化从而发挥保护作用。3、HMGB1可能部分通过RAGE介导了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HMGB1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后RAGE表达上调。4、阻断或封闭RAGE后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孙轶[9]2008年在《大黄素在实验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研究工作目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打击后,出现以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肺水肿和微肺不张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综合征。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患很多疾病时都很容易并发内毒素性ALI,它在分子水平上表现为多种炎性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促炎抗炎反应失衡;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的聚集和浸润;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及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肺组织水肿及肺不张等病理特征,甚至严重者即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目前ALI和ARDS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没有找到临床上切实可靠的治疗性药物,根本原因在于内毒素引起肺损伤的机制复杂而仍未完全阐释。SIRS、ALI和ARDS等均不是一孤立、相互分割的疾病,而是严重损伤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全身炎症反应贯穿始终,应从ALI损伤—SIRS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器官功能障碍MODS这一动态过程来看ALI和ARDS。肺脏是这一连贯的病理过程中,最易受损伤的首位靶器官,MODS是这一病理过程的严重后果,所以ARDS是MODS在肺部表现。临床证实,多数ARDS患者不同程度合并有肺外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发展过程中,ALI出现最早,发生率也最高。因此,对ALI、ARDS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肺脏本身的病变,而应认识到SIRS是ALI和MOD的共同发病基础,ALI是MODS重要组成部分,其早期阶段为ALI,重度是ARDS,ARDS晚期多诱发或合并MODS。必须早期发现其发生、发展的趋势,早期及时干预,提高治愈率,这对指导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包括西药在内,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大黄素在内毒素致炎症方面有了大量研究和报道,故本研究从干预全身炎症反应的新途径去初步研究大黄素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免疫药理作用机理,探讨抗炎作用的新途径。方法:在正常和LPS等刺激条件下,采用细胞因子测定、免疫组化、基因表达等技术手段,观察大黄素在体外、体内条件下对TLRs、CD14,SP-A等天然防御分子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探讨大黄素对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环节。结果:LPS刺激下,模型组TLR_2 mRNA,TLR_4 mRNA,CD14 mRNA表达明显上调,CD14蛋白表达增多,SP-A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符合炎症变化规律。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用药干预组中,上述4种基因表达明显减少,CD14蛋白表达减少,SP-A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回升。结论:本研究对大黄素在治疗急性肺损伤机理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是大黄素首次从TLRs,SP-A方面对全身炎症和急性肺损伤治疗机理做了研究。从体内体外的角度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大黄素在预防中可能发挥的防御作用。在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中,大黄素能改善和调节内毒素对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可以起到明显的早期预防作用,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徐化恩[10]2011年在《SB20358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TNF-α表达及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腺的急性炎症的过程,波及胰周组织甚至远离胰腺的系统器官,其严重程度从仅有胰腺轻度水肿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相关的胰腺组织炎症、水肿、坏死以及胰腺外器官炎症和损伤,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总的死亡率接近5%。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两者发生率比约为80%:20%,在多数患者中,胰腺炎所致的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和局部炎症会自行消退,但在某些情况下疾病逐渐进展为全身性疾病。在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往往出现难以控制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普遍认为,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程度。炎症反应开始早期,由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及炎症趋化因子成为始动因素,导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而中性粒细胞聚集已被证实是导致局部变化及全身严重反应的重要因素。炎性细胞募集和各种炎症细胞活化会导致进一步的腺泡细胞损伤并释放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白细胞介素IL-2、白细胞介素IL-6等细胞因子和其他趋化因子,这些炎症介质在细胞的损伤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介导的胰腺炎症反应机制也已确定,这些信号系统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传导通路、核因子-kB (nuclear factor-KB, NF-k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 AP-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lipids Inositol 3 kinase, PI-3K)。p38MAPK在实验性胰腺炎中被活化,并在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抑制这些信号已被证明在减轻炎症和改善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上有显着作用。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能介导细胞死亡。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表达了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TNF-α, IL-6, KC, MCP-1, MIP-2, NF-kB, AP-1.研究表明,p38MAPK存在于胰腺细胞激活的早期,在炎症细胞浸润到组织内时就活化。各种不同刺激均可以激活p38MAPK, p38MAPK介导了细胞内TNF-a, IL-1β, IL-6, IL-8的产生和表达,这种调控机制的论点刚刚开始提出。胰腺腺泡细胞是细胞因子表达的源头,通过RT-PCR, Western blot,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显示有大量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IL, TNF-a等其它大量的细胞因子产生。细胞因子的表达可以被p38MAPK的抑制剂或部分被NF-kB抑制剂所抑制。p38MAPK抑制剂如SB203580可抑制细胞因子mRNA表达。TNF-a是一个多效性细胞因子,其活化可诱导基因表达,细胞生长及细胞死亡。TNF-a产生这些效应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p38MAPK活化与TNF-a介导的细胞因子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的程序性死亡,调控机制复杂,凋亡不引起炎性刺激,与细胞坏死在许多方面有着显着的差别和不同。在实验模型及临床急性胰腺炎中均发现有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存在,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中胰腺腺泡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对机体有利的保护性反应,并可能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尤其是SAP早期即产生了大量的TNF-a,在动物实验和临床都已证实TNF-a明显增高会诱发内毒素血症、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但此时TNF-a并没有对胰腺起到保护作用,合理的解释是:SAP发生后,机体发生了剧烈地炎症反应,诱导细胞凋亡过程复杂,急性胰腺炎时TNF-a对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仍不明确,过量的TNF-a对机体的损害可能大于保护作用。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泛发的严重腹腔内病变,截至目前,没有的特异性方法能够确切地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SAP的治疗仍然和以前一样主要采用对症支持,尽管日趋完善,但仍未能下调严重的全身性炎症。从上游直接抑制胰腺腺泡细胞内的初始信号,从而抑制其引发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减轻胰腺腺泡细胞的损伤,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我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上游调控因子的抑制来观察是否能更根本抑制炎症的产生,并探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TNF-a的表达及对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3只,随机分为叁组:假手术对照组(S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P组),SB203580治疗组(T组),每组21只。SAP模型由5%牛磺胆酸钠大鼠胆胰管逆行注射诱发而成。模型成功后,胰腺炎组(P组)不做处理:治疗组(T组)立即行SB203580腹腔注射10mg/kg;对照组(S组)仅开腹,不做其他处理;术后各组于1、2、4h叁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各时间点Elisa法测血清TNF-a水平,并取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p-p38MAPK表达,TUNEL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凋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学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方法;P<0.05具显着性。结果:血清TNF-a水平随SAP病情的进展而升高(P<0.05),其水平胰腺炎组及治疗组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高,但TNF-a水平治疗组各时间点显着低于胰腺炎组(P<0.05); p38MAPK活化程度1、2、4h叁个时间点胰腺炎组及治疗组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治疗组活性显着低于胰腺炎组(P<0.05); TUNEL显示对照组胰腺组织存在极少量的凋亡细胞,治疗组、胰腺炎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凋亡率高于胰腺炎组(P<0.05);胰腺病理损害光镜下治疗组明显轻于胰腺炎组。结论:1.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早期p38MAPK活化,说明其参与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起始过程。2.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内p38MAPK活化,同时伴随血清中TNF-a的表达升高,使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能抑制p38MAPK活化,并伴随血清中TNF-α表达下降,这表明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可能下调细胞因子TNF-α的产生。3.重症急性胰腺炎存在腺泡细胞的凋亡,使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可能上调细胞凋亡率,减轻胰腺组织病理损害。

参考文献:

[1]. CD1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早期的变化及意义[D]. 牛海刚. 山西医科大学. 2004

[2]. 清肺承气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反应及预后的影响[D]. 李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3]. PI3K/AKT传导通路抑制剂Wortmani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 于杰. 武汉大学. 2015

[4]. 急性胰腺炎患者M1及M2样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相关机制研究[D]. 张曼丽. 吉林大学. 2018

[5]. EPRS、TNFAIP3/A2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保护作用的探讨[D]. 陈丽舒. 广东药科大学. 2016

[6].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D]. 孙毅. 吉林大学. 2015

[7].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李文星. 山西医科大学. 2006

[8].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皮细胞活化及肠粘膜损害中的作用[D]. 栾正刚. 中国医科大学. 2008

[9]. 大黄素在实验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D]. 孙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10]. SB20358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TNF-α表达及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D]. 徐化恩. 郑州大学. 2011

标签:;  ;  ;  ;  ;  

CD1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早期的变化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