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论文_孙向梅

例谈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论文_孙向梅

孙向梅

摘要:阅读教学,不要让阅读“缺席”,要让阅读成为前提,让学生能“从容”、充分地阅读;避免表象热闹缺乏深层思考的阅读课,让思考成为主轴,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享受思维灵动的机会。阅读教学,避免让学生当陪客或配角,避免让学生被动学习;要把阅读的机会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阅读的课堂,成为主体,而教师只精于做一位“导演”。阅读教学让多种形式的训练成为阅读课的主旋律,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设计好阅读问题,强化语篇意识,改“树”的意识为“林”的意识。

关键词:阅读;思考;主体;训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无疑是重中之重,它承载着培养孩子们泛读与精读能力的双重责任。但我们往往习惯于模式化的阅读教学程序,将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训练。我们何不在发展学生基本语用能力的同时,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笔者将结合牛津英语初级中学的教材对此展开讨论。

一、让阅读成为前提,让思考成为主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其内核是思维。所以,语言教学应该不只是教授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来交流思想,用语言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有效、积极地自主阅读是阅读教学成功的保证,是整节阅读课的基础。因此,有效阅读教学务必要保证学生充足的、不同形式的阅读,既能保证语言输入,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笔者发现,目前存在许多阅读“缺席”的阅读课,更多是为了获取特定信息的快速阅读而转入其他的后续动作。阅读课的目的就是获取信息,阅读的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和组合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组织学生通过文章阅读,使其正确感知、辨析、领悟,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

其次,阅读课,让思考成为阅读课的主轴。自主阅读环节,教师不能给予过多的引导和干预,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阅读课中不要设计过多的表象热闹的活动或表演,应给予孩子更多安静思考的时间,深层思考的时间。教师在给出指令和任务后,无需太多语言,而是做一个引导者、点拨者,像“导演一样”享受学生思考的灵动时间与空间,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再及时给予帮助,通过训练检测分享孩子们思考所获即可,这时你会发现很多孩子们思考过程中精彩的火花。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阅读课尤为如此,如何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思考、自主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语言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层次思考,在语言输入环节后,能够有适量的、一定层次的语言输出,进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因此,务必让有限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而不是让学生成为教师表演课的配角。改变学生当陪客的现状,也就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势必要改变学生当听众的习惯,教师要多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改变学生的机械回答,尽量避免“yes or no”一类的回答。笔者不久前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阅读课。其教学过程表面让人感觉节奏紧凑,教师表达连贯,但课堂中没有“热闹”场面,甚至还要大声、反复多次问学生“Are you happy?”“Do you understand me?”学生被迫回答“yes”,声音小了,学生就会被要求再回答直到很大声。而那恰恰是孩子们思考的时间,整个一节课,教师的语言量远远大于学生,教师的情绪明显比学生高涨,每个教学步骤如蜻蜓点水,学生们还来不及思考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后面几个游戏表演使得课堂呈现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稍做冷静之后思考一下,这一节课中孩子们扮演了何种角色?思考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真正地达成状态到底如何?

教师应精于做一位“导演”,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切不可错误定位。教师要把课堂当作“舞台”,做一名真正的“导演”。在学生思维不畅时要“导”,在学生切入重难点时要“导”,在学生疑惑不解时要“导”,在学生束手无策时要“导”。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就是要导趣、导乐、导思、导法、导议,留给学生更大的创造空间和发展空间,让学生愿学、会学、活学、善学、勤学、乐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尤其是语言学习的课堂,切不可将话语权控在自己手里,而学生仅仅是听众,此乃大忌。教师更应该精于在课堂中启导、诱导、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探究的“学堂”,让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能动的实践者,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要在课堂上张扬个性、激情参与、热情探究,教师就必须以饱满的热情组织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全身心投入,高效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力以赴、愉快合作,激发学生强烈的展示欲望,怎样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每堂课在心理上都处于兴奋和愉悦的最佳状态。这就需要教师艺术的加以引导。教师要通过适时点评、知识拓展延伸、穿插鼓励、有效调控来持续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三、让语言训练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语言学习一是对语言知识的学习积累,二是提高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学习积累是提高语言技能的基础,而语言技能的提高是有效语言知识再学习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阅读课上要善于采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教师可以用相对容易的问题作为任务引导,也可以采用当堂限时阅读,提高阅读速度。二、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进行阅读方法训练,让孩子们在“游泳中学游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关注文章整体结构,以点带面,指导方法和技巧。通过各种形式的简洁的教学指令引导孩子们主动阅读,自主思考,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加强语言积累,培养情感;理清思路,培养分析能力,内化语言,提高运用能力。通过语言训练,学生可以解决难题,说明他对这个语言知识点懂了;当学生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时,能做到举一反三,说明他们的知识已经成功迁移了。如在7A Unit3的reading教学中,当学生们在讨论“Do you like our school? Why?”时,学生在思考,在自编对话,在聆听别人回答,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训练过程中已经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提高了语用能力。

其次,设计好的问题,提高理解能力,让阅读课的训练更为有效。阅读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发挥着组织和调控作用,是衡量和促进阅读的重要方式。好的阅读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积极体验与学习,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在进行阅读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由浅入深的阅读问题。教师首先要认真梳理教材中提供的阅读问题,按题型、技能要求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对问题的顺序适当调整。如果出现某个层面的问题数量过多或过少,要适度进行删除和增补阅读问题的设计套贴近学生生活,目标具体,从而让学生有“在说咱自己的事”的感觉,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体会到成就感;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学会做好阅读的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教师在进行阅读问题设计时,要注重培养语言输出能力的问题设计,这一类问题的设计可以采用下列形式:复述课文、讨论(就阅读材料中的主题)、采访、续写或仿写等。教师利用阅读问题引导学生层层递进,通过学生的不断深入,经历略读、寻读到细读,能让学生体验到英语阅读的成功。

例如,牛津英语9A Unit3 的Reading部分,在教授新阅读课之前,不妨先设计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阅读了解Kitty和Tom的问题,再结合阅读材料中主人公和学生自己的问题,就“如何科学学习与休息”展开讨论,给出建议,进而扩展到学生更多的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的深层讨论。既达到了语言的输入也实现了语言输出。设计这类问题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性问题口头回答难度较大,通常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完成。

再者,在阅读课教学中,要保证训练变得有意义,就需要我们更多地强调语篇意识,将语篇内容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尽可能用语篇组织训练。切记在阅读教学中,要将“树”的意识改变为“林”的意识,整体大于局部。无论在初步的阅读策略引导上,还是后期的语言输出的检测环节都需要教师有语篇意识。阅读课中切不可将整篇文章拆的零星散落。操作中可以“总——分——总”,但最后务必回到语篇,让语篇意识贯穿整节课。

同时,对于阅读中遇到的语言知识,也势必需要创设合理的、与阅读材料相结合的、贴近学生实际的语境来进行知识运用的语言强化训练。

在阅读课中,如能让有效的自主阅读和积极思考成为前提,把有限的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哪怕一个小小的细节考虑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再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阅读训练成为阅读课的主旋律,势必会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215000)

论文作者:孙向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6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例谈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论文_孙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