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论文_欧阳春梅

构建生活化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论文_欧阳春梅

三台县芦溪中学 欧阳春梅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使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力支撑,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把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性特征,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良好整合,将贴近高中学生生活的素材引入课堂,让信息技术回归生活。本文将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渗透和应用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模式;课堂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认知有许多结合点,这就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认知,接轨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展开具体引导,创新练习模式;借助生活中的事件,调动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1、教学目标生活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新兴起的一门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现生活化,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应充分的联系生活,立足生活,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注入生活情趣。为此,教学前,教师应钻研教材。明确并梳理教材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系和差距,结合高中阶段学生当前的思维特点、生活逻辑及已具备的信息技术水平,再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信息素养。例如,在进行表格信息加工课程的教授时,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先就Excel的教学方法予以操作一遍,接着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建立表格,教师在这其中巡视课堂。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枯燥,而且学生很难接受。但是,如果教师能在课前充分的准备,例如,让学生列出日常消费清单,并做出表格等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泛泛的讲解知识好得多,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会积极的向老师请教,不仅能能让教学的目标充分结合生活,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

2、学习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现实生活,以此来丰富课堂的教学氛围,应该依照学以致用的原则,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派上用场的技能,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进行Excel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教师先把Excel 所要学习的内容按照书本讲解进行操作一遍,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刚才的演示,把刚才学习的内容模仿一遍,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单一枯燥,而且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可以转变一下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日常的消费清单列成一个表格.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思考该采用什么软件让自己列的清单一目了然,遇到不明白的就会主动请教教师,教师这时候再把课题引到Excel软件上,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列出自己的消费清单,教师再告诉学生一些公式,让学生把所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学习过程生活化

课堂引入的生活化,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建构信息技术能力。如举行演讲比赛,要对各个参赛学生评分,这时,就需要学生用电子表格Excel制作一个评分程序来完成相应的评分工作。而这个程序中,最关键的功能是去除这些分数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分,来保证分数的公平性。这时,Excel中枯燥难懂的函数就派上用处了,如用MAX()函数找到最高分,用MIN()函数找到最低分,用AVERAGE()函数求去掉最高、最低分后分数的平均值。甚至可以把这些函数组合成一个复合公式:(SUM(A1:I1)-MAX(A1:m1)-MIN(A1:I1))/(COUNT(A1:m1)-2),来迅速解决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不再需要去枯燥地讲解Excel中函数的用法,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学习、掌握,使他们既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获得直观的操作体验,这时老师再顺水推舟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就可以让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着力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在生活中,学生对遇到的很多的信息技术问题,比如说网络的安全应用问题、电脑链接故障等实际问题,都处于模糊的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着重讲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举例子来说.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电脑病毒等等一些网络安全的信息只是在脑海中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不足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的。所以,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实践,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我在一节示范课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在课堂上,老师教授关于病毒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讲述病毒的定义、特点、发生原理等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遇到了电脑病毒的侵扰,老师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个电脑病毒的问题。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块分析了导致电脑异常的原因通,并通过实际动手解决了这个问题。只是这种实践作战经验,才能让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教育考试培训的层面.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高考前的计算机学业水平测试。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转变老派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眼光,转而以实用化、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看到信息技术的意义,进而激发出他们主动学习的激情。优化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方式有许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让学生看到信息技术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赵婕瑜.浅析高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J].新西部(理论版),2015(4).

[2]高寒.如何使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J].新课程导学,2013(32).

[3]白玉莲.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J].学周刊.2014(05).

论文作者:欧阳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构建生活化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论文_欧阳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