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论文_康玉清

浅析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论文_康玉清

◆ 康玉清 宁夏盐池县第四中学 751500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它在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成为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它改变了教师垄断课堂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对于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纳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非常重要,小组分得是否合理、得当与学习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合作学习之前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提出一个科学灵活的分组方案,下面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要保证小组间的竞争实力均衡

我们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整体差异最小化”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情况把学生进行合理搭配,避免因小组成员构成的不同,出现小组整体实力过于悬殊,各小组之间无法形成对抗,失去开展小组学习进行合作竞争的作用。力求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最佳发展空间,使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增强小组竞争的信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二、编组人数一般以四人为佳

人数过少交流的信息量必然有限,人数过多,交流的时间又受限,参与机会减少并出现个别学生的怠工,因此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组人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每组6个人,人数偏多,所以,每次合作时间都过长,影响整个教学计划地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两侧的学生要克服桌椅给身体带来的不便,半扭着身体,还觉得交流起来很费力,这样有的学生干脆就跪在椅子上,然后再趴在桌子上,显然,从学生身体健康方面来看也是不利的,另外6个小脑袋合在一起,桌面的上空被封闭起来,这样也不便于老师随时检查他们研究的成果是否正确。所以,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每组4个人是最为理想的。有时为了临时需要一个小组内又分更小的同桌合作小组——主要用于互相检查练习等;几个小组又合成一个大组,每次合作具体应用几人小组,根据当时合作学习的需要来确定。

三、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然后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做到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如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策划如何开展好本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汇报员负责代表小组进行合作成果汇报。小组内定期进行一次角色转换,或由小组长根据合作内容的难度,随时进行调整,让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与提高。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验,班中的许多学困生也有了胜任小组长的能力,当然,班级的成绩也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四、建设彰显特色的小组文化

在老师的引领下,各小组经过讨论确定本小组的组标:它一般要包括组名、口号和各个小组成员在上面的签名。像坚持组、永不言败组等都可成为小组的组名。学生们选的口号也是很多,像“永不言弃;同甘共苦;携手共进;坚持到底;再坚持一小会儿;为理想而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

我们将前后黑板分成同等多的部分,对应小组的个数每小组一块。除了板书板演所需的地方外,其它边角都是展示小组文化的阵地。小组内的口号,小组成员一致认同的名人名言,小组成员自己编写的格言都可以不定时的用彩色粉笔书写上去,以通过展示时时激励所有小组成员和全班学生。

五、加强学习小组的培训和管理

成功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与班主任积极配合,对小组成员的合作技巧进行指导,并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各小组长再对本组成员进行培训。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不能用统一的和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学生,所以,我们对合作学习的小组进行动态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组长管理经验交流会,商讨办法,经验共享。因为组长的性格各异,其管理能力也有强弱,有的办法多,有的办法少,召开交流会可以取长补短,经验共享,特别是他们交流的办法都来自于组长,来自于学生本人,往往更适合于管理学生,比老师支的招还有效果。在组长交流会中我们产生出很多合理化的建议,例如:保证讨论过程更有实效性,有足够地讨论时间;讨论达到全班互动,打破组界;使合作探讨更完善,更换不负责任的小组长等建议。这些建议拿到班上讨论,经过全班学生表决采纳后大家共同遵守,保证了小组合作讨论始终具有活力。

论文作者:康玉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1月总第17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  ;  ;  ;  ;  ;  ;  ;  

浅析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论文_康玉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