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茶恋不有趣——马来西亚的经验

南洋茶恋不有趣——马来西亚的经验

一、南洋茶情 别有情趣——马来西亚见闻录(论文文献综述)

姜剑[1](2020)在《英国来华传教士高葆真的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潮流中,西方传教士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自然承担着向西方世界介绍和报道中国文化的重任,也即学界所称的“东学西渐”。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展现和传递彼此的文化信息和成果,由此拉近了东西方认知距离,为促进彼此的文化交流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高葆真是众多新教来华传教士中的一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也许他不像马礼逊、理雅各和傅兰雅等人那样是闪耀的明星,但至少他用自己的文字记述留下了他所独有的扎实脚印,并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脚印和声音也许不够清晰和响亮,但正如许许多多来华传教士一样,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传播活动不可能也不应当被忽视和磨灭,相反非常值得去挖掘和书写,因为他们是担当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力军。首先,通过高葆真的英文小说《中国桃胡项链》(A String of Chinese Peach-Stones,1895)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民俗文化西传的贡献。《中国桃胡项链》是一部用英文创作、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此书通过小说的传播方式收集整理了华中民俗文化素材,包括民间故事与传说、习俗生活、信仰生活和艺术生活,以小说情节为线索向西方读者展现相关的民俗现象、神话或民间故事及文化符号,使异质文化中陌生而遥远的中国印象在他的生动语言中变得鲜活而真切。借助传播学理论,我们试图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等方面论述这部特殊小说对中国民俗文化西传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他的这部饱含中国文化元素的作品无疑对中国文化的海外译介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和模式。其次,通过高葆真的西文着述本文试图关注他眼中的晚清中国印象。通过游记《漫游华中》(Rambles in Central China,1896)高葆真展现他的华中印象,向西方读者描述这片土地上的人文生态:文人与迷信、官员与府衙、弑婴现象、妇女与教育以及鲜活生动的商业街;通过《中国概观》(China under the Searchlight,1901)高氏从人口众多、团结稳固、祖先崇拜、官僚制度和文学艺术等角度介绍和阐释他眼中的晚清中国;通过他在重要西文刊物上发表的西文文章论述他眼中的中国经典文化:从中国古典小说中分析和认识中国人的宗教观和道德观,从中国古代经典中去追寻上古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从基督教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中国民间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和风水学等。再次,高葆真的中文出版活动是他传教生涯中的重要一页,这里他同着名的传教士出版活动家李提摩太产生交集,他主编的《大同报》是广学会继《万国公报》后又一重要的传教士中文刊物。本文从《大同报》介绍传播西学的角度论述它对晚清近代化的贡献和影响。《大同报》(1904-1917)是广学会继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万国公报》后又一份没有传教性质的中文综合性报纸。笔者从传播西方科学、教育、政治、社会思想等方面论述这份中文报纸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中国社会改革所做出的努力和影响,并试图探讨它在近代中国报刊发展史上与《万国公报》相比默默无闻的缘由。最后,高葆真通过他的译述活动将西方近代科学及社会文化思想编译成中文,进一步促进近代西学东传。通过他的三部主要英文译着:《欧化篇》、《欧洲近世智力进步录》和《泰西奇效医术谭》,本文阐述了这些译述活动无论是在论述和总结西方历史和成就方面或是在相关领域传播重要的或最新成果与理念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尘封在历史角落里的故纸堆中发黄的资料档案中,我们试图追溯和勾勒百年前这位英国来华传教士的生活轨迹和传播活动,他在这方土地上与中国文化和经典思想产生不可避免的触碰和交流的火花,化作他的文字阐释作品和思想译述作品,这些作品和文字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应拥有一席之地和作用。他和他的传播活动和作品代表了一批还没有被发掘、发现的默默无闻的来华传教士及他们所作出的各自贡献,只因为不够显耀,他们也许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正慢慢隐去,而逐渐被人们遗忘。随之而去的是那个时代众多他者视角的历史记忆,以及他们与中国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思想火花。

崔正秋[2](2020)在《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变革》文中研究说明越界筑路是上海近代史上最为特殊的租界扩张形式,它对于整个上海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越界筑路是上海都市文化形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深刻地影响了上海的社会嬗变。越界筑路导致了租界的急剧扩张,同时,近代的新兴市政也被引入到原来华界的地区内,加速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改变了这些地区社群的日常生活,这些社会的嬗变让该地区的社会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越界筑路本身是一种对原有秩序的打破,冲突与机遇并存的时间节点下,复杂的施政环境与多元的市民群体,造就了该地区丰富、异质、两极并存的文化属性,租界与华界间的示范效应、缝隙效应、孤岛效应和集散效应在该地区内都有生动的体现。本文以越界筑路这一城市进程作为突破口,阐述了越界筑路给上海社会变革带来的双重影响,一方面越界筑路带来的市政革新给该地区社群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全新的面貌,而另一方面越界筑路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又使得该地区在社会治理上变得复杂。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在越界筑路所产生的两极作用下,当地社群对新鲜生活方式的和越界筑路过程的迎拒心理及其变化。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在文末附有附录。本文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与学术回顾。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以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市政管理为议题,分析了越界筑路地区的施政博弈、市政管理和对于犯罪问题的社会治理;第二章以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市民生活为议题,分析了居住在越界筑路地区的市民群体及其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第三章以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文化为议题,分析了在越界筑路地区居住社群的心理与文化认同,最后解析了越界筑路地区的多元文化。正文三章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分别是对越界筑路进行的政治史、社会生活史、社会文化史考察。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明确提出越界筑路对上海社会变革的重大影响与作用,以及这些影响与作用在越界筑路地区的具体体现。附录部分提供了越界修筑道路表,供读者参考。

杨安文[3](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宋婉贞[4](2018)在《从印尼到东南亚:安东尼·瑞德的历史研究观念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以“东南亚的‘布罗代尔’”着称的安东尼·瑞德50余年致力于运用整体性历史研究观念考察东南亚国别、区域历史,在国际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国内学界对瑞德研究的认知多聚焦于其“整体史观”下的东南亚整体史研究,而对这一方法如何形成则鲜有关注。基于此,以瑞德的史学研究思想与方法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着作、访谈等资料的分析,探究他从印度尼西亚史研究过渡到东南亚整体史研究的整体历程,进而总结这一过程中所存在的“变”与“不变”。通过以整体性为视角对瑞德东南亚研究的史学方法与观念的分析与梳理,由此从一定程度上使学界对瑞德史学研究的认知更加具体化和客观化。这一议题的梳理便于国内学界从整体发展历程上把握瑞德这一国际学者的治史理路,对更深入地理解其着述思想大有裨益,同时,瑞德的研究方法、分析视角、研究思想以及写作模式等方面也对国内东南亚研究学者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李思语[5](2018)在《清末民初诗钟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诗钟是一种诞生于道光年间并流行于清末民初的特殊文学形式,它以旧体诗歌为母体,在咸丰年间走向独立并不断完善,最终成为一种兼具文学性、娱乐性和竞争性的文体,获得了传统知识分子对其价值的认可。清末民初传统文人结诗钟社蔚然成风,诗钟社经历了道光时期的酝酿,在咸丰、同治年间由官员、名流的倡导走向全国大部分省份,最终在光绪、宣统年间达到结社高峰。本论文即选取清末民初这一时间段,对诗钟社进行细致的考证和理论研究。这里的清末民初,上自道光二十年(1840),下至民国八年(1919);诗钟社的选录以创社年代为标准,从“专门的诗钟社”、“兼做诗钟的社”、“私人诗钟会”三种类型出发,考订、选录创立于1840年至1919年的诗钟社。论文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对清末民初诗歌概况、诗钟社的发展概况、结社动机和特点等做简要介绍和分析探讨;以“兴起”、“繁荣”、“持续发展”为关键词,对诗钟社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结合时代背景,对诗钟社的流变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下编对清末民初的诗钟社进行考订。具体来说,本论文又可分为七个部分进行理论阐述,分别为绪论、上编五章以及下编。绪论通过对清末民初的研究现状进行大体概括,提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同时对于考订时存在的时间段限和收录标准等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旨在梳理诗钟的基本概念,包括其源流、格目、发展史等,以期对诗钟研究史上一些争议性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并为下面的诗钟社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从清末民初的社会环境、旧体诗词发展状况和诗钟社结社动机三方面入手,探讨清末民初诗钟社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为下文诗钟社研究做铺垫。第三章选取鹊华行馆诗钟会、张之洞幕府诗钟会、斐亭吟社、超社、寒山诗钟社等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钟社集进行重点论述,以明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诗钟社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探讨了近代报刊对诗钟社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对清末民初诗钟社的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出诗钟社不同于其他文人结社的四大特点——时代性、依附性、纪律性、封闭性。第五章对清末民初诗钟社的文学、文化意义予以分析评价,总结其在古代文人结社史上的地位和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独特文化价值。下编从“专门的诗钟社”、“兼做诗钟的社”、“私人诗钟会”三类出发,对各个诗钟社做详细考订,考订出清末民初诗钟社一百一十多个。

许思敏,郭雅玲[6](2017)在《马来西亚饮茶多元化及其发展思考》文中指出就马来西亚饮茶风气的形成与发展展开论述,介绍了马来西亚茶的起源与发展、马来西亚的饮茶风气,并介绍了马来西亚茶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马来西亚的茶文化及其发展与传播情况,进而论述了中国茶对马来西亚的影响,探讨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中国茶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发展以及马来西亚茶产业的发展前景。

谭勇辉(Tam Yonghuei)[7](2014)在《早期南洋华人诗歌的传承与开拓》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早期(1911年之前)南洋华人诗歌的传承与开拓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中华文脉南传的时代文化背景》,内容分作三个部分,首先,论述早期南洋华人诗坛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结构,接着,说明中国文士的南迁是形成华人诗坛的关键因素。最後,概述早期南洋诗坛与中国诗坛的传承关系,并对早期南洋各族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第二章《中国近代诗人笔下的南洋》,通过对杨圻、康有为、陈宝琛的南洋诗歌作品进行个案研究,阐述中国近代诗人对南洋诗歌创作的借鉴意义和开拓贡献。第三章《邱菽园与早期南洋华人诗坛的建构》,论述早期南洋华人诗坛领袖邱菽园,如何通过建立交游网络与流播诗学的方式,使南洋诗坛的发展面貌变得更为焕然一新。此外,对邱菽园早年诗作的南洋诗意形象进行发掘,传逹其在营造南洋诗歌境界上的巧思妙想。第四章《丽泽社与南洋诗坛盛况》,论述丽泽社的成立目的、运作过程、雅集、优秀社员的创作情况,共同勾勒出早期南洋华人诗坛的发展盛况。第五章《早期南洋华人报纸的诗文风雅——以<叻报>、<星报>、<天南新报>为例》,论述早期南洋华人报纸与主笔、诗歌刊载、诗人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发掘其所载诗歌的情感内涵,以探讨早期南洋诗人对中国的眷怀之情。

许爱联(Chidhathai Puyati)[8](2012)在《曾心文学创作与80年代以来泰华文学思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华文学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五四”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泰华文学开始萌芽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泰华文学史与政治息息相关,泰华文学沉浮盛衰的主要因素决定于其深刻的政治历史背景,其划分也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中泰政治关系的起伏导致泰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不断变化,在中泰政治关系的动荡变化中,泰华文学经历了“三起二落”五个发展阶段。从1975年起,中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泰国政府对华侨华人放松了限制,使得泰国华校、华文报纸、文艺社团等华人团体在各个领域的事业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这一历史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泰华文学进入了泰华文学史上最高峰时期。曾心是80年代以来泰华作家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文学创作紧扣时代特色,与该时期的泰华文学一脉相承、同步发展。因此,本文拟将以曾心的文学作品为研究重点,将历史背景、创作心理与社会学、民族文化学、审美学等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对曾心的小说、散文、诗歌及文学评论四种文学体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研究其文学创作的特点来深入探讨80年代以来泰华文学的总体特征,并分析曾心文学创作的独特性。研究发现,曾心文学的创作特点与80年代以来泰华文学思潮一脉相连、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其现实主义本质内涵、文化认同方面。现实主义精神与文化认同不仅是曾心文学创作中审美追求的核心内涵,也对他的人物塑造、意象营造、语言特点等艺术手法具有很大的影响。曾心作品题材集中于对泰国现实社会中底层人物疾苦生活进行细腻展示,对中泰文化融合和谐画面进行生动展现,这些都是曾心文学创作的主旋律。曾心的创作也具有很强的个人独创性。主要源于他的医生职业背景、丰富多彩的人生经验与佛教熏陶的影响。因此,提倡仁爱、人类关怀、歌颂光明、化解冲突等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宗教与人生的深奥哲理增强了其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独创特色。

黄忠杰[9](2012)在《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是目前欧洲最大的瓷器专项博物馆。该馆现藏中国历代瓷器4万2千余件,其中明清中国外销瓷24100多件,馆藏瓷器大部分来源于1670-1733年萨克森公国显赫一时的波兰王奥古斯特二世(即强者奥古斯特)及其子奥古斯特三世的皇家收藏。这些弥足珍贵的中国外销瓷器是17-18世纪欧洲与中国对外经商和贸易等社会活动的实物见证,也是考证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中西方美术交流的直接佐证。本文以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明末清初景德镇窑、漳州窑、德化窑、广州窑、潮州窑和宜兴窑的瓷器精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纹章学、艺术文化学和类型学比较方法,通过对馆藏精品和代表性中国瓷器的风格特征、纹样装饰以及其创作流派的探析,剥茧抽丝、层层深入地探讨清代初期中国外销瓷器的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发生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阐发中国外销瓷器与欧洲“中国热”的关系及其对18世纪西方建筑装饰和艺术风格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将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的风格与审美变化置入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进行考究,探析启蒙主义思想对中国外销瓷器的影响,揭示出隐含于洛可可艺术与中国外销瓷器之间的深刻文化内涵,为研究17-18世纪的中西方美术交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佐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下三方面研究作了新的尝试:第一,借助纹章学和类型学中装饰形式的分析手法对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器展开分类研究,进而建立其对应的全息图像与数据库;第二,基于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1721-1727年的收藏清单原稿和馆藏的24100件清代初期中国外销瓷,对17-18世纪的中国瓷器工艺、流派和作初步的辨析,以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深化清代中国外销瓷艺术的研究;第三,将奥古斯都二世的瓷器艺术收藏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进行综合考量,从文化场中考察其艺术形态,又通过各种艺术特征来反观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代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多元特质。

穆海亮[10](2012)在《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剧艺社("上剧")是孤岛时期存在时间最长、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演剧水准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话剧团体,也是战后上海剧运的中坚力量。它以政治意识鲜明、市民色彩浓厚、艺术整一性较高的演剧实践推动了抗战及战后上海话剧的蓬勃开展,成为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也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本文就是关于"上剧"的专题研究。"导论"梳理"上剧"的演剧历程,简要分析其话剧史地位,并从中提炼出其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政治化体现为传达政治理念、寄托政治诉求,并彰显出剧团本身的政治色彩;世俗化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的市民化、题材的世俗化、以及风格的通俗化,而组织管理的社会化、经营的市场化也与之密不可分。这一基本矛盾从根本上讲是由中国话剧的固有属性所决定,也与剧社自身的组织背景相关,更直接地则是由孤岛特殊形势型塑的,极大地影响着"上剧"的组织形式和艺术面貌。第一章探讨"上剧"的剧团组织。"上剧"希望成为一个职业化、自主化、市场化的艺术团体,并已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组织机构,采取了较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较为灵活的经营策略,这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化程度和社会化诉求,这是其世俗化取向的组织前提。"上剧"又是一个直接接受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剧团,中共代表的民间立场和进步政治趋向既有与自主化、社会化同步,从而促进剧运发展的一面;又因不可避免地继承左翼剧运的作风,带有一定的党派气息,从而束缚着剧社的职业化进程。为取得"合法"地位,"上剧"不得不对法租界当局有所依赖,这是对其自主性的侵蚀。同时,为了实现"以剧养剧"而采用的市场化策略难免沾染庸俗作风,这是对其世俗化的扭曲。剧人始终在政治、艺术、商业之间的夹缝中做着艰难的探索,心态微妙而复杂。第二章分析"上剧"的演出剧目。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在剧目方面体现为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博弈,二者关系错综,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并存。在孤岛特殊情境下,剧目的民族国家观念与现代市民意识呈现出明显的合流趋势;而战后剧坛回归"正常",二者的张力重新彰显。政治观念能够赢得观众的强烈共鸣,也会使剧目的艺术价值受损;市民意识既是争取观众的必要价值取向,也难免与艺术的媚俗化相连。这使"上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五四以来现代意义上个性化、平常化的"人的戏剧"轨道,制约了其剧目建设的更大成就。"上剧"古装剧大都卖座成功却少有精品力作,浓郁的政治气息和古今之间的不平衡想象,使它赢得了暂时的观众而失却了艺术的经典;翻(改)译剧数量最多,可中西对接的错位令其未能打造出真正的舞台佳作;现实剧形成"诗与俗的化合"的基本风格,最能代表"上剧"的艺术精神,"诗"与"俗"的融汇或失衡往往影响着剧目成就的大小、艺术价值的高低。第三章论述"上剧"的舞台艺术。在创作经验不足、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上剧"的舞台艺术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绩。它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追求、对导演格调多样化的实验、对向心演技的磨炼、对舞台美术严谨性与创新性的探索,都曾引领时代潮流。然而,"上剧"毕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自身所有以及时代加于它的诸多局限束缚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其舞台艺术正处于"在路上"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既生机勃勃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性缺憾。"上剧"的成就与局限都属于一个时代,而政治意识和世俗作风的渗透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影响,亦是其中的教训之一。"结语"探讨"上剧"的经验教训及其对当下话剧的启示。中国话剧的政治性与生俱来,但政治性并非话剧艺术的必要属性;世俗性是话剧艺术的应有品格,但世俗化理应是有限度的。直面政治、对话政治而避免为政治所"化",走向世俗、拥抱世俗又远离庸俗、避免媚俗,是中国话剧发展的应然选择。

二、南洋茶情 别有情趣——马来西亚见闻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洋茶情 别有情趣——马来西亚见闻录(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来华传教士高葆真的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来华经历
    第一节 传教背景
    第二节 简要生平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桃胡与民俗传播
    第一节 中国故事
    第二节 中国文化符号
    第三节 民俗记录
    第四节 传播策略
    小结
第三章 晚清中国印象
    第一节 近看华中
    第二节 概观中国
    第三节 对话中国经典文化
    小结
第四章 《大同报》与西学传播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刊
    第二节 广学会与《万国公报》
    第三节 高葆真与《大同报》
    第四节 面对变革,他们的声音
    第五节 同时期本土报刊《大公报》
    第六节 《大同报》历史地位
    小结
第五章 译述活动和西学东渐
    第一节 《欧化篇》
    第二节 《欧洲近世智力进步录》
    第三节 《泰西奇效医术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学术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市政管理
    第一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施政博弈
    第二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市政管理
    第三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社会治理
第二章 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市民生活
    第一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市民群体
    第二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公共空间
第三章 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文化
    第一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社群心理
    第二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社群感知
    第三节 越界筑路地区的多元文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从印尼到东南亚:安东尼·瑞德的历史研究观念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学术研究现状
    第四节 相关术语的阐述及其关系界定
    第五节 研究框架、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安东尼·瑞德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及主要学术成果
    第一节 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瑞德的主要学术成果
    小结
第二章 安东尼·瑞德的印度尼西亚史研究论述
    第一节 瑞德印尼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 瑞德印尼史研究中的主要史学观念
    小结
第三章 安东尼·瑞德印尼史研究背景下的东南亚史研究
    第一节 从印尼到东南亚:国别研究与区域整体研究的互通性
    第二节 中年代表作《东南亚的贸易时代》的方法及思想
    第三节 晚年代表作《东南亚史的一种解读:举足轻重的风云交汇之地》的方法与思想
    第四节 “他者”视角下安东尼·瑞德的东南亚史研究
    小结
第四章 安东尼·瑞德史学观念的研究启示
    第一节 对瑞德史学研究的具体思考:写作主旨的再阐述
    第二节 瑞德史学观念的研究启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笔者对瑞德的采访文稿 从“贸易时代”到“风云交汇之地”:东南亚史的续写与传承
    (二)相关学者采访提纲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清末民初诗钟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文学层面的意义
        (二)文化层面的意义
        (三)历史层面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问题说明
        (一)时间段限
        (二)收录标准
        (三)社团命名
上编 清末民初诗钟社概论
    第一章 诗钟概说
        第一节 诗钟的源流
        一、诗钟的文体来源
        二、诗钟的创作方法来源
        三、诗钟的发源地
        第二节 诗钟的特点及格目
        一、诗钟的本质特征
        二、诗钟的格目
        第三节 诗钟发展史简说
        一、清末(1821-1911)
        二、民国(1912-1948)
        三、新中国至今(1949-)
    第二章 清末民初诗钟社兴起背景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社会环境
        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危机与自救
        三、曲折中前进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旧体诗歌
        一、旧体诗最后的辉煌
        二、睁眼看世界
        三、新的挑战
        第三节 清末民初诗钟社结社动机
        一、对诗钟的“小大之辩”
        二、松紧适宜的政治环境
        三、可供选择的活动地点
    第三章 清末民初诗钟社发展历程
        第一节 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的诗钟社
        一、诗钟社的雏形:私人分咏、嵌字活动
        二、走出京、闽
        三、台湾钟声初响
        第二节 光绪、宣统年间的诗钟社
        一、名人效应——张之洞及其幕僚诗钟会
        二、唐景崧与台湾钟坛
        三、三大重镇——江苏、北京、福建
        第三节 民国初年的诗钟社
        一、辛亥革命调整诗钟社地域分布
        二、租界内惺惺相惜——超社
        三、京、沪钟坛转移——寒山诗钟社
        四、域外诗钟社出现——寄社、南萍社
        五、近代报刊对诗钟社的影响
    第四章 清末民初诗钟社的特点
        第一节 时代性
        第二节 依附性
        第三节 纪律性
        第四节 封闭性
    第五章 清末民初诗钟社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第一节 清末民初诗钟社是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一部分
        二、华侨文人结社的一部分
        三、对古代遗民结社的继承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诗钟社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一、延续了古代文学的创作题材和文人的活动范式
        二、提供了传统文学发展的新思路
        三、文化史视角下的特殊意义
下编 清末民初诗钟社丛考
    一、道光年间(1820-1850)
    二、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
    三、光绪年间(1875-1908)
    四、宣统年间(1909-1911)
    五、民国初年(1912-1919)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末民初诗钟集叙录
附录(二) 清末民初诗钟社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马来西亚饮茶多元化及其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马来西亚茶的起源与发展
2 马来西亚的饮茶风气
3 马来西亚的特色茶品
    3.1 拉茶
    3.2 肉骨茶
    3.3 花草茶
4 雅茶之论
5 马来茶都———金马伦高原
6 中马茶道———从茶文化到大国外交
    6.1 中国茶对马来西亚的影响
    6.2 走向马来西亚的中国茶
7 马来西亚茶产业发展前景
8 结语

(7)早期南洋华人诗歌的传承与开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绪论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三 前人研究成果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文脉南传的时代文化背景
    第一节十九世记马来亚华人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文士下南洋的身份和目的
    第三节 华文书籍的流布
    第四节 闽粤近代诗坛概述
    第五节 早期南洋文学概述
第二章 中国近代诗人笔下的南洋
    第一节 康有为《大庇阁诗集》:海外诗歌境界的转折点
    第二节 陈宝琛《南游草》的南洋人文情怀
    第三节 杨圻《江山万里楼诗钞》的“颠覆蛮荒”
第三章 邱菽园与早期南洋华人诗坛的建耩
    第一节 “文化开南岛”的生平功绩
    第二节 与闽粤台诗友的交游
    第三节“诗话三部曲”与诗教的普及
    第四节 早年诗作的南洋诗意形象
第四章 廘泽社与南洋诗坛盛况
    第一节 鹿泽社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节 社课祥情
    第三节 天南雅集
    第四节 廘泽社子的风采
    第五节 鹿泽社诗人与南洋竹枝词
第五章 早期南洋华文报纸的诗文风雅——以《叻报》、《星报》、《天南新报》为例
    第一节 觉世牖民之使命
    第二节 诗歌刊载情况
    第三节 天南游子的客中感慨
结语
附录
    一 早期南洋诗人小传
    二 早期南洋华人诗集叙录
    三 《叻报》、《星报》、《天南新报》诗歌刊载目录(1887-1911)
    四 丽泽社课榜名录
    五 早期南洋华人诗坛大事记(1436-1911)
参考文献
後记

(8)曾心文学创作与80年代以来泰华文学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泰华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泰华文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泰华文学在泰国文学格局中的地位 第三节
    泰华文学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地位 第四节
    泰华文学的发展困境与展望 第二章
    曾心文学创作背景 第一节
    曾心的生平 第二节
    曾心文学创作概述 第三节
    曾心对泰华文学发展的贡献 第三章
    80
    年代以来泰华文学现实主义思潮与曾心文学创作的本质内涵 第一节
    理解同情下层人民和被压迫的弱者 第二节
    批判泰国社会道德情操的沦丧 第三节
    揭露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巨大危害 第四节
    蕴含着泰国人民的政治意识 结语 第四章
    80
    年代以来泰华文学背景下曾心文学创作中的文化认同 第一节
    歌颂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第二节
    表达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与落叶归根之望 第三节
    揭露代际关系与文化失根的恐慌 第四节
    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与强烈的中国意识 第五节
    显露泰国本土的佛教色彩 第六节
    赞扬与继承泰国本土的民情风俗 第七节
    尊敬爱戴泰国国王 结语 第五章
    80
    年代以来泰华文学思潮中曾心文学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塑造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营造丰富优美的文学意象 第三节
    呈现文学语言的艺术特点 第四节
    富有深奥隽永的哲理意味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现有研究的总结与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与前期调查
第一章 欧洲“中国风”与奥古斯都二世的中国外销瓷收藏
    第一节 “CHINA”的概念与中国外销瓷的源起
    第二节 中国外销瓷与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风”
    第三节 欧洲中国热影响下的奥古斯都二世瓷器收藏
第二章 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瓷器类别及其装饰艺术
    第一节 漳州窑克拉克瓷
    第二节 景德镇窑青花瓷器
    第三节 中国白—德化窑瓷
    第四节 景德镇窑五彩瓷器
    第五节 颜色釉瓷
第三章 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的瓷器艺术交流与互动——以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外销瓷为切入点
    第一节 西洋风情中国造
    第二节 中国风情欧洲造
    第三节 “想象”与“讲述”----由中国外销瓷引出的欧洲装饰艺术变革
第四章 启蒙的艺术 #187——基于奥古斯都二世的收藏看欧洲启蒙运动影响下的中国外销瓷
    第一节 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思想对清代中国外销瓷的影响
    第二节 启蒙运动中“自然主义”与中国外销瓷的题材、风格转变
    第三节 启蒙时代的爱与情感在中国外销瓷中的体现
第五章 从“装饰”到“风格”——18世纪中国外销瓷与欧洲洛可可艺术
    第一节 中国外销瓷器的收藏与洛可可风格装饰的兴起
    第二节 从贵族消遣到宫廷艺术形式——影响洛可可风格的中国审美思想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奥古斯都二世收藏清单英文总目1721-1727
附录2: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奥古斯都二世收藏清单第三章中国瓷器(白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上海剧艺社的历史地位及其基本矛盾
    第一节 上海剧艺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
        一 上海剧艺社的基本演剧历程
        二 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
        三 中国现代话剧运动具体而微的表征
        四 成就背后的疑问与遗憾
    第二节 政治化与世俗化: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一 基本矛盾的构成与主要表现
        二 孤岛特殊境遇型塑着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三 政治化的固有传统与世俗化的应有品格
第一章 剧团组织:社会化诉求与政治化趋向的纠结
    第一节 剧团的职业化与组织管理的社会化
        一 从业余走向职业化的文化逻辑与历史动因
        二 宗旨目标定位与组织机构建设
        三 剧团集体认同与社会形象塑造
        四 职业化不成熟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经营策略的市场化与商业化
        一 企业化运作与收支预决算
        二 广告宣传与媒体舆论
        三 争取观众的文化举措与市场策略
        四 应时与维权:职业剧团的经营智慧
    第三节 剧团组织政治化的外在助益与内在束缚
        一 身份"合法化"的意义与代价:与租界当局撇不清的纠葛
        二 中共地上组织在上海剧艺社的积极作用
        三 政治化做派加剧剧团的业余气息
        四 社会性的强化与自主性的弱化:兼与"中旅"的比较
    第四节 剧人心态:夹缝中的艺术追求
        一 在艺术理想与现实境遇之间
        二 李健吾的热情与失落
        三 "分家"事件与黄佐临的抉择
        四 于伶的贡献与无奈
    小结
第二章 剧目分析: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离合
    第一节 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
        一 剧目的政治性与市民性的基本表现
        二 市民小我的民族认同表征着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合流的趋向
        三 孤岛境遇是实现合流的推手
        四 对现代意义上"人的戏剧"的贴合与背离
    第二节 古装剧:不平衡的想象
        一 多个层次的不平衡
        二 古今错位与被发明的传统
        三 悲剧感的失落与通俗剧的生成
        四 共同体想象与修复型怀旧
    第三节 翻(改)译剧:中与西的错位与缝合
        一 被动选择与主动缝合
        二 世俗化的无奈:以对欧美喜剧的接受与批判为例
        三 政治化的得失:《祖国》的卖座与《争强》的弃演
        四 中国化的困惑:"忠实"还是"创造"
    第四节 现实剧:诗与俗的化合
        一 于伶:诗与俗的流变及局限
        二 夏衍:政治抒情诗的世俗化呈现
        三 诗与俗的消长及失衡对话剧艺术品格的影响
        四 《家》与《升官图》:世俗的胜利与经典的成功
    小结
第三章 舞台艺术:"在路上"的探索
    第一节 导演:整一性追求与多样化探索
        一 舞台情调是实现整一性的基础
        二 多样性导演格调的初步形成
        三 中庸的剧目处理限制了导演艺术的更高成就
        四 政治性的渗透是舞台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第二节 表演:向心演技的磨炼
        一 从"演技的停滞"说起
        二 停滞的原因与磨炼的论争
        三 磨炼之一:型式演技与情感体验
        四 磨炼之二:集体效应与齿轮演剧
    第三节 舞美:困境中的严谨与创新
        一 "不曾夸炫过,也没有低落过"
        二 写实与诗意
        三 物质束缚与审美困惑带来的历史局限
        四 过分的世俗化影响舞台美术的整一性
    第四节 舞台艺术整体性的价值与局限:一种比较视域中的考察
        一 整体性意义的表现:兼与"中旅"、绿宝的比较
        二 整体性价值的凸显:兼与沦陷时期上海演剧的比较
        三 整体性效果的建构:兼与大后方演剧的比较
        四 整体性风格的缺憾:兼与"上艺"、"苦干"的比较
    小结
结语:上海剧艺社的经验教训及当下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一览表
        1. 孤岛时期的上演剧目(1938-1941)
        2. 战后重建的上演剧目(1946-1948)
    二.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分类统计表
        1. 孤岛及战后演出剧目数量及场次统计表
        2. 剧目上演场次排序统计表(25场以上者)
        3. 翻(改)译剧本来源国别统计表
        4. 作家提供剧本数量统计表
        5. 导演者导演剧目数量统计表
    三. 本文涉及的"一人多名"对照表
    四. 报刊为上海剧艺社公演剧目推出特辑(特刊)一览表
    五. 上海剧艺社活动年表
        1. 孤岛时期的主要活动
        2. 战后重建的主要活动
致谢
附:攻博期间发表文章

四、南洋茶情 别有情趣——马来西亚见闻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来华传教士高葆真的文化传播研究[D]. 姜剑. 浙江大学, 2020(08)
  • [2]越界筑路与上海近代社会变革[D]. 崔正秋.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4]从印尼到东南亚:安东尼·瑞德的历史研究观念与方法[D]. 宋婉贞. 暨南大学, 2018(12)
  • [5]清末民初诗钟社研究[D]. 李思语.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马来西亚饮茶多元化及其发展思考[J]. 许思敏,郭雅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3)
  • [7]早期南洋华人诗歌的传承与开拓[D]. 谭勇辉(Tam Yonghuei). 南京大学, 2014(07)
  • [8]曾心文学创作与80年代以来泰华文学思潮[D]. 许爱联(Chidhathai Puyati). 吉林大学, 2012(10)
  • [9]波兰王奥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国外销瓷艺术研究[D]. 黄忠杰.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10]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D]. 穆海亮. 南京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南洋茶恋不有趣——马来西亚的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