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论文_张军

车工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论文_张军

(荆州技师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抓好学生的基础训练;采用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调动学习意愿,引发学生开拓思维、独立思考、独立作业、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车工实习操作水平。

关键词:车工 生产实习 分层次教学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抓好学生的基础训练

车工生产实习课程开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会做本工种中级及以上技术等级的工作;学会一定的先进操作工艺;能熟练地使用、调整本工种的主要设备;独立进行一级保养;正确使用工、夹、量具、具有安全生产知识和文明生产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技校车工生产实习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我校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开展车工生产实习教学。

第一学期,重点抓好自己学生基础训练,由车工入门知识开始,从车床操作到车外圆、切槽和切断,车削圆柱孔、车圆锥、成形面和表面修饰,并且能够熟练操作学校实习车间的车床,初步掌握90°和45°外圆车刀、切断刀、镗孔车刀和钻头的刃磨,较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第二学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普通三角螺纹、梯形螺纹的车削及套类零件的加工。第三学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蜗杆、多线螺纹和偏心工件及细长轴的车削方法,加工形面复杂、精度较高的产品,提高学生加工零件的质量及车刀的刃磨水平。第四学期至第六学期,让学生掌握中、高级技术等级的综合工件的工艺和加工方法等。抓好学生产品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加工作业,能够独立完成零件综合加工工艺分析、制定合理的工艺步骤;并让学生下企业(恒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巨鲸公司为主)参观,参与生产。实现产教结合、校企结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二、采用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因材施教

1.实习教学目标分层

车工生产实习操作能力方面必然出现优、中、差三种等级情况。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他具体特点,因势利导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措施;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办法,把车工实习教材的训练目标,充分按照课时进度,分解实训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车单一内容练习到综合练习,从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综合练习。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步并逐步达到大纲要求,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允许他们加工高精度、高难度的练习。针对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使学生消化不良,失去信心,也不能要求太低,以至降低大纲要求、减少练习量、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接受和操作能力,较好地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对各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个别指导,因材施教,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有效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2.通过实习学生分层,做好授课分层与辅导分层

先就初期的学员机床编组进行重新调整,再根据现有设备、设施等教学条件确保好、中、差组合。并独立安排出两台机床进行分别针对操作技能较好的学生及基础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单独制定不同教学要求、目标,做好授课分层教学。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进一步的分解实习课题,详化操作卡片上各课题的操作步骤与演示.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现因材施教

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设备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施教。如利用投影仪、录像机、网络等视听设备,从练习车工生产实习教学特点出发,就传统教学模式来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实质是技能操作指导课,而在讲授过程中往往都要借助实物来进行,但并不是所有的实物都可以搬到课堂里,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传播媒体,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可以将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真实、直观地反映在屏幕上,为学生提供模拟操作环境。

三、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意愿

在充分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生自我展示的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展技术交流,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并与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交流自己在车工实习过程中的心得,总结自己实习得失、经验的平台。以此平台对学生的成绩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给予及时的评价。这样,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角戏”,还能在教学过程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构建学生认知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的感知过程、理解过程、运用过程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使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机械生产的理解。因此,我校校园内,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厚。

综上所述,我认为车工实习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车床操作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开拓思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使学生能自然地掌握知识,并且养成探索的习惯。从车工实习教学特点出发,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好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机械类通用工种教学计划》,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

作者简介:张军,男,荆州技师学院车工专业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加工技术。

论文作者:张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车工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论文_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