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

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

房红梅[1]2001年在《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认为人际隐喻理论与言语行为理论是可以互相补充和完善的。通过对人际隐喻理论与言语行为理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的探讨 ,揭示了其互补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最后着重讨论了它们在研究角度、对言外之意的解释以及研究重心等方面的具体的互补。

房红梅[2]2002年在《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文中研究说明人际隐喻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分别为系统功能语法和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韩礼德只是从语法的角度来研究自然语言错综复杂的人际隐喻,而言语行为理论又仅仅局限于对一些具体的言语行为的细致阐释,因此两种理论都分别存在着优势和不足之处。本文认为人际隐喻理论与言语行为理论是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得以进一步完善。 言语行为理论最初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提出,后由塞尔(J.R.Searle)进一步发展完善的。韩礼德的人际隐喻是通过情态和语气两个系统表达的,因此又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对人际隐喻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简要介绍是本文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第叁章从哲学、研究对象、言语即行为等方面探讨了韩礼德的人际隐喻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基础。言语行为理论和人际隐喻理论之间的共性之处最终可以追溯到它们共同的语言哲学根据。奥斯汀和塞尔从哲学的角度论证了语言和世界/现实的紧密联系,并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韩礼德所提出的语法隐喻概念从语言学的层面(而不再是仅仅从抽象的哲学层面上)诠释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他们都认为,意义是语言、世界与思维,(人)叁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结果。人际隐喻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都以语言的使用为研究对象,着重解释形式与功能不一致的语言现象。此外,这两种理论都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方式,语言理论是一种行为理论。这是本文探讨的第叁个互补基础。 第四章首先讨论了言语行为理论在研究角度方面对人际隐喻理论的补充,然后具体阐释了两者在研究方法、对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的解释以及功能这叁个方面的互补。言语行为理论能够既重视说话人的会话意图,又重视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因此比人际隐喻理论更为全面。首先,在研究方法方面,人际隐喻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是截然不同的。韩礼德的理论是一种从宏观角度出发的抽象理论,而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微观角度研究语言应用的具体理论。两者虽各有所长,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其次,在解释以言行事方面,运用言语行为理论能够解决一些系统功能语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韩礼德只着重于从语法上判断和解释人际隐喻并没有从特定的语境方面来解释说话人的会话意图。最后在言语功能方面,系统功能语法中所说的功能主要指语言的叁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研究重点在于这叁大功能是怎样由社会因素决定并体现为一定的词汇语法系统,而语法隐喻则产生于该体现过程,所以严格地说语法隐喻仍隶属于语法范畴。相对而言,语用学中所说的功能主要指具体的语境下言语的功能,不属于语法范畴。 本文最后一章,即第五章,总结全文。指出这两种理论应该取长补短,实现真正的沟通与对话。

刘婷婷, 张奕[3]2013年在《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语用学的视角,将词汇隐喻、语法隐喻中的人际隐喻与语用学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词汇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在理解机制与语义结构上存在联系,在语义、语境、功能等方面存在区别;在系统功能语法与语用学互补的基础上,人际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在语义、语境、存在合理性方面存在互补性;在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人际隐喻具有双重语义特征。

唐建萍[4]2007年在《人际隐喻的语用学意义》文中提出人际隐喻是功能语法用来解释人际纯理功能的重要概念。人际隐喻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部分。介绍了人际隐喻的表现形式,着重探讨人际隐喻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间接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上)。从而揭示了语法隐喻与语用学相互沟通的可能性。

张杨[5]2014年在《会话语篇的人际隐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际隐喻理论作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并广泛应用于广告语篇、政治语篇、新闻语篇、文学语篇中。但是目前学界对人际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以英语为语料,对汉语戏剧会话中存在的人际隐喻现象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基于韩礼德(Halliday)的人际功能理论及人际隐喻理论,以曹禺戏剧为语料研究汉语戏剧会话语篇中涉及的人际隐喻现象,可以归纳戏剧会话语篇中情态隐喻及语气隐喻的特点和分类,并进一步证明汉语中普遍存在人际隐喻现象这一事实,推动人际隐喻理论的纵向发展。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选择隐喻式而不是一致式对语言进行编码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社会功能和语篇功能。说话者使用隐喻式对语言进行编码充分考虑了受话者的态度,遵守了交际双方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同时说话者使用隐喻式又能够显示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传递与受话者的亲疏信息。隐喻式的使用有助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提高语篇的信息度,表明语篇生产者的意图性。

张琳[6]2016年在《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临时语用级差为理论基础,按照级差含义的属性,从当代着名作家老舍的文学作品中收集了有言语行为特征的夸张表达包括承诺类、表态类、威胁类。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其中级差含义产生的机制,以及其推理过程。从而揭示出:级差含义通过临时语用等级的建立,对比参照点(较高、较低)和目标点(较高、较低)的关系来推导;富有级差含义的夸张表达可以更加强烈的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交际效果,使言语行为表达的更彻底,促使言后行为的出现。

魏纪东[7]2006年在《英语篇章博喻论》文中认为“博喻”是超越词句层面,形成“篇章隐喻”的主要手段。完整的篇章博喻理论既应涵盖语义隐喻和语法隐喻两个方面,又应考虑它们的生成基础。首先,对篇章博喻的语义建构可以从几个主要视角进行考察。其中,博喻的概念功能在横组合中产生的综合征形成“意指链”的基础,并以其语域成分在同一篇章中共现且作有规律的延伸,从而呈现出延展性和完形性等特征,并以此构成隐喻性篇章的语义框架;而在纵聚合中产生的级阶转换则可显示出一个变体的隐喻程度。博喻事件是作为命题行为和隐喻行为双重体现的一个经验完形。当一系列相关的子喻体作为次事件被用来详述其基本隐喻时,这种表达是累积的,是经过篇章过程而非句子过程实现的。博喻事件的同一律产生完形感知,形成篇章的事件框架;其组模式产生原型效应并制约篇章中命题发展的维度。命题修辞的功能推进范围限于在最大陌生化和最大物化这两极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点。在篇章隐喻的图式结构中,当以等级体系排列的原子隐喻成分在脚本中被填充到它们相应的逻辑空位上并按时间序列得到叙述性表达时,就将博喻由深层到表层得以表征。在博喻经历“篇章化”而得到衔接与连贯等篇章性的完形特征时,“篇章隐喻”就由此生成。就隐喻系统而言,正是“大存在链隐喻”和“事件结构隐喻”的单一式或交互式延伸构建篇章博喻的语义基础。篇章博喻的连贯方式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涉及基本隐喻与篇章主题的连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连贯、基本隐喻与子喻体之间的连贯、子喻体之间的相互连贯、隐喻部分与非隐喻部分之间的连贯五个方面。后者涵盖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认知图式和心理思维等因素。在篇章隐喻的逻辑建构中,对于一个博喻事件中所包含的由原子命题组成的复合命题,可有效地运用外延的谓词演算进行逻辑释义。在理想认知模式中,原型效应越高,字面意义的真值就越大;反之,原型效应越低,隐喻意义的真值就越大。在信息结构中,根据延伸隐喻所遵循的“扩展原则”和对之起补充作用的“顺应原则”,一旦一个主位结构被用作隐喻命题,在语境上与之相关的其它命题或原子命题也以同样的方式被隐喻化。而其形成的博喻链的终结则意味着对一个经验的完形。其次,从结构的维度探讨博喻性篇章势必涉及到其结构类型和语法隐喻两个方面。前者是以意义为指向的句式描述,是“从下”作为一定表达式意义的变化看待

罗载兵[8]2017年在《语义波的分形谐振研究》文中提出语义波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对话合作的焦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波概念是从语篇意义切入来分析语篇的信息流动,主要着眼于信息流动的周期性特征。而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性原则从情景语境出发来考察语义的依赖与压缩,认为语义波是语义引力、语义密度同时变化而呈现的一种起伏性语义框架,强调语义波的判断需视具体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二者的语义波概念是互补的关系。在与合法化语码理论对话合作的过程中,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了质量与存在的概念来对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进行改造,试图将其纳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框架之下,促进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波研究融合。此外,时间性与空间性也视为语义波产生的重要策略,其体现了语义波移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广延性。在审视考察语义波的语义性、时间性、空间性等维度基础上,可以发现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研究与改造尚存以下不足:(1)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性原则缺失对语义波的客观判定标准与显性识别的具体切分单位。基于语境出发判断语义波的起伏性过于主观化,在语义引力与语义密度的选择上缺少孰为优先的客观识别原则;(2)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改造尚停留在语义层面,尚未深入更为基础客观的词汇语法层,原因在于词汇语法是意义产生的动力室,没有词汇语法就没有意义,词汇语法本身是有所取向的;(3)语义波的语义性、时间性、空间性等维度没有充分识解语义波的根本属性,即语义波的分形属性。鉴于此,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整合基础下,借助语料库的分析方法,以英语科普语篇为例对语义波尝试进行系统研究,拟主要解决以下叁个问题:(1)就语义波研究而言,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二者的契合基础是什么?(2)不同类型的语义波应该如何客观显性地识别?(3)英语科普语篇中,不同类型的语义波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分形谐振关系?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的整合框架下,基于语境与语篇的相互预示关系,从语篇出发,构建了语义波的叁维一体分形模型,建构了语义波分形的词汇语法,并在此基础上为不同类型语义波的显性识别提出了5x5的矩阵框架。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属性需视具体语篇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客观地判定语义波的分形层级、移动方向、语义幅度、波峰与波谷、谐振效应等综合特征。为了具体分析不同类型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属性,本文以英语科普语篇为语料,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收集了144篇面向国内大学生群体的英语科普语篇,依据语场尽可能扩充而主题不重复、文体不限的原则考察了其中的78篇,对其中的不同类型语义波进行标注、提取,进而开展深入的数据分析。结果有以下发现:(1)在英语科普语篇中,概念型语义波、时间型语义波、空间型语义波的分布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原因在于科普知识本身的科普场域和语义波本身的分形途径各异。其次,语义波的分形特征体现了不同类型语义波的语义框架在英语科普语篇中的属性差异,即概念型语义波具有起伏性与连续性特征,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仅具有连续性,不具有起伏性特征。如果二者一旦体现出起伏性的特征,其将进入概念型语义波的范畴,这与语义波的分布特点及语义幅度是契合的。(2)不同类型的语义波可出现于不同的分形层级,呈现出不同的语义波移动方向,体现出不同的语义波语义幅度。在本研究的英语科普语篇中,概念型语义波的分形层级依次呈现小句复合体、小句、词组、语段、语篇的递减趋势,小句复合体出现最多,词层级最少。而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都只出现于小句复合体以上层级。其次,就语义波的移动方向而言,概念型语义波呈现出四种移动方向,即(1)上升→下降→上升,(2)下降,(3)上升,(4)下降→上升→下降,而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呈现平线移动。再次,就语义波的语义幅度而言,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不具有起伏性特征,波峰与波谷无法得以识解,其中时间型语义波仅具有语义引力差异,而空间型语义波仅具有语义密度差异,因而二者仅呈现出分形层级的差异,而不具有语义幅度差异,时间型语义波的分形层级比空间型语义波的层级更高。而与时间型语义波和空间型语义波相比,概念型语义波则完全不同。除了其分形层级比前两者更具多样性,其语义幅度还体现于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幅度差异。概念型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在不同语篇层级上至少呈现出21种变体。在词组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限于词-词组之间、词组与词组之间、词组与小句之间3种变体。在小句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了4种变体,即词-词组,词组-小句,词-小句,词组-词组。在小句复合体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了8种变体,分别为词-词组、词-小句、词组-小句、小句-小句复合体、词组-小句复合体、词组-词组、小句-小句、小句复合体-小句复合体。在语段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了2种变体,即小句-小句复合体、小句复合体-小句复合体。在语篇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1种变体,即小句复合体与语段。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变体随着分形层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多,超过小句复合体层级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受制于其出现的分形层级,不可能出现超越其本身分形层级的语义幅度变体。不同的语义波语义幅度在词组层级上的移动幅度较小,主要体现为词组-词组变体,在小句复合体层级上语义幅度有所增大,主要体现为小句-小句复合体、词组-小句复合体变体。在不涉及语义波的移动方向的前提下,波峰的构建呈现参与者、图示、序列、环境成分、过程的依次递减的趋势;波谷的构建呈现过程、环境成分、图示、参与者、序列的依次递增的趋势。语义波的语义幅度是对语场的分类关系、核心关系、序列活动关系的不同程度的体现。(3)就语义波的谐振效应而言,不同类型的语义波在小句复合体层级之上呈现出叁种情形,即语义波的横向谐振,语义波的纵向谐振,语义波与信息波的谐振。语义波的横向谐振具体体现为概念型语义波与时间型语义波的谐振;概念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谐振;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谐振。语义波的纵向谐振体现于概念型语义波的不同层级,即概念型语义波的波段中的波段,而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由于本身不具有起伏性,其不具有纵向谐振的特征。就语义波与语篇信息波的谐振而言,时间型语义波出现于小句复合体与语段层级,而空间型语义波出现于小句与小句复合体层级,概念型语义波出现于词组、小句、小句复合体、语段、语篇层级。叁种类型语义波与语篇信息波的谐振体现于语义波的载体共享;波峰、波谷与主述结构成分重迭两方面,从而呈现出不同层级上的语义波与信息波的谐振。(4)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在于不同建构资源的使用。从语义波的载体来看,各语义波类型都是基于不同性状的概念意义;从语义波的移动方向来看,语义波涉及语义平线与语义起伏移动;从语义波的分形语法来看,各语义波涉及级阶移动、范畴跨越、语法选择、词汇选择、离心扩散、向心压缩。而就语义波的谐振效应而言,其语法资源主要涉及及物性系统的关系小句,投射系统的客观化事实投射,逻辑与经验意义的相互转化及语法隐喻;从语义波的语言资源来看,语义波的谐振效应涉及权力词汇、权力语法、权力写作的使用。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理论上而言,本文构建了语义波的叁维一体分形模型,为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波研究提供了客观显性的分析与识别标准,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改造拓展到词汇语法层次,促进了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进一步融合。实践上,本研究主要考察英语科普语篇中的不同类型语义波之间的分形谐振特征。不同类型的语义波构建呈现了知识科普的合法化交际过程,体现了科普实践的社会教育实质,为科普语篇的劝说性与告知性语篇特征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合法体现提供了参考标准。

张奇祺[9]2007年在《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遍关注。之后,言语行为理论经过塞尔等人的研究、拓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言语行为动词是言语行为表现手段中的一种,是语言学家在研究言语行为时所关心的问题之一,人们对这一类特殊动词作过不同程度的探讨。本文主要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中某一类言语行为动词——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涉及句法研究和语用研究两个方面,句法研究方面,主要从语义特征分析、与其他词的组合规律入手;语用研究方面,主要从语力分析及分类、隐现规律及辅助手段方面入手。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回顾了国内外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概述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介绍言语行为动词的研究概况,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对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界定入手,讨论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的定义和范围。第叁部分是以动词“承诺”为例,从承诺用法和非承诺用法两个角度来描写。其中,从说话人、听话人、承诺内容、语力程度这四个方面考察“承诺”在做承诺用法时的使用情况;从命题不涉及说话人或听话人的行为、说话人说出的命题涉及他过去做的动作等几个方面来考察“承诺”在做非承诺用法时的情况。第四部分是把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分为四类分别进行讨论,用第叁节考察“承诺”的方法来分析这些动词的异同。第五部分主要是总结前面动词在语言中的使用情况,根据这些词在具体使用中的差异,对汉语中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且总结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的承诺用法和非承诺用法。

谢翠平[10]2015年在《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语言发展一直以来是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哲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热题,又是一个争议不断、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仍然值得众多学者进行深入探索。在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中,要认清儿童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性,需要多学科、多方法的运用才能揭示儿童语言的个体发生实质。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也为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研究路径。但迄今尚少有学者从复杂性科学视角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语言个体发生,揭示其发展进程与阶段、运作机制及神经生物基础。本文旨在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进行重新观照,着重考察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其人际元功能和概念元功能层面上的识解与建构,以期为拓展和深化语义发生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同时也希望在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笔者采用个案纵向追踪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其女儿Y从出生到4周岁语言发展的自然观察来收集语料,通过观察日记、录音、录像等手段随时记录Y成长的新情况,将自然产生的儿童言语行为与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并将其作为与特定时间、地点、事物相联系的相对稳定而客观的人际行为型式进行观察和描写,试图系统描述与解释儿童语言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研究思路上以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为经,吸收系统功能语言学、复杂性科学理论、神经生物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以此阐释儿童早期语言概念基块的识解建构过程以及互动基块的形成过程,展现儿童早期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意义层面上语言发生、发展的涌现顺序和特征,从而勾勒出儿童早期语言的建构特征和话语涌现的个体发生机制。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叁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概念基块和互动基块的建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可否据此在本研究及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发展阶段进一步细化?第二,儿童早期语言涌现和发展的运作机制究竟是什么?第叁,可否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义发生思想的基础上,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可以建构语义发生的整体理论框架,以阐释儿童早期语言涌现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精髓和价值启示,主要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价值对个体发生学研究的导向和意义,进而结合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建构语义发生学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认为种系发生、个体发生、话语发生以及语言系统本身都是复杂的自适应系统,都遵循自组织临界性规律,揭示语境的互文性历史、个体发育发展的历史、语言系统的历史以及语篇内历史的本质性规律,并探讨语义发生的空间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互动基块和概念基块涌现和发展的描述和分析进一步揭示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复杂自适应性本质。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加以展望。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第一,在人际功能方面,儿童Y在前原话语阶段所依次涌现的微观功能包括互动功能、工具功能、调节功能和个人功能,原话语阶段所涌现的功能包括想象功能、启发功能和告知功能。语气系统的涌现顺序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语气结构由简单的语气成分到主谓结构再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的复合语气结构,体现了横组合关系上的组块多层性特征和结构复杂性。语气隐喻分布在不同的语气次系统中,表明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复杂自适应的交叉融合发展,因而也证实了Painter关于人际隐喻在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涌现的事实。情态系统是以功能为驱动在语气系统中依次涌现,意态先于情态涌现,是情态资源潜势的逐步增加的过程。而情态隐喻的涌现涉及多方面的语境因素、心理认知、经验结构和社会互动等复杂的相干因素,是意义潜势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逐级实现的过程,反应了儿童心理认知域的扩展和心理思维过程。在音系系统和极性系统网络的选择中,2.6周岁以前呈现一个封闭的动态样锁定性特征。第二,在概念功能方面,儿童概念基块的构建始于成分,即对个体现象进行命名,是从分析型到完型的渐变过程。成分的涌现顺序为“参与者成分>过程成分>环境成分”;而环境成分的涌现顺序为“处所>跨度>方式>原因>伴随>角色>或然”,但表内容和角度的环境成分截止4周岁时还没有涌现。图形的涌现顺序为“物质>关系>行为>心理>存在>言语”,认知序列的涌现是通过低阶构件逐渐朝向高阶构件的成分组合发展而来,通过群体协治机制由互动中的语步形成。扩展的涌现是在22个月龄,两岁半以前体现为延伸和详述,之后增强关系涌现;投射的涌现是在2.6周岁,主从关系的投射是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配置,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表达自我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是儿童心理表征水平复杂性的反映,也是语言、意识和生态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自适应的结果。第叁,梳理和挖掘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发现其核心思想和理论与复杂性科学思想是一致的。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语言观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发生整体理论建构提供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认为语义发生研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神经生物科学的关联发展方向,继而揭示了个体发生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演化和个体化演变,发现其意义的涌现和发展是叁个空间维度(即互动空间、认知空间和语义空间)和叁个时间维度的相互交叉融合发展的结果。第四,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概括了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构建特征,即聚集性、层次化特性、涌现性、模式匹配性、分形性/自相似性、自适应性、系统性、异质性等;进一步拓展了Halliday关于个体发生的发展阶段,即前原话语阶段、原话语阶段、过渡阶段、前成人话语阶段、成人话语阶段。第五,提出基于互动本能的儿童语言发展观,认为互动本能是儿童早期语言涌现的内驱力,群体协治是儿童建构语言的外驱力,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语言个体发生的运作机制,强调儿童语言发展的生物属性、社会互动性和自然涌现性。因此,有别于行为主义、天赋论、交互作用论等语言习得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建构主义学说。这种语言发展观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构建基于互动本能的语言教学观。本研究既是对语言为汉语的儿童Y早期语言发展的个案纵向描写和分析,同时也在进行理论发现和建构。一方面增添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的图景,另一方面,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拓展了语义发生的理论建构。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了儿童语言、意识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我们期待更多的心理语言学实验、神经认知实证研究以及计算机建模生成研究等,对语义发生过程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和验证,进而在更深层次上开辟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范式。

参考文献:

[1]. 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J]. 房红梅. 外语研究. 2001

[2]. 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D]. 房红梅. 苏州大学. 2002

[3]. 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J]. 刘婷婷, 张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人际隐喻的语用学意义[J]. 唐建萍.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5]. 会话语篇的人际隐喻研究[D]. 张杨. 渤海大学. 2014

[6].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D]. 张琳. 黑龙江大学. 2016

[7]. 英语篇章博喻论[D]. 魏纪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8]. 语义波的分形谐振研究[D]. 罗载兵. 西南大学. 2017

[9]. 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研究[D]. 张奇祺.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10]. 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D]. 谢翠平. 西南大学. 2015

标签:;  ;  ;  ;  ;  

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