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让“读”占鳌头论文_朱生慧

语文教学要让“读”占鳌头论文_朱生慧

朱生慧 江西省南康市第五小学 341400

摘 要:“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一件有效武器。在语文教学中,以读带讲显得尤为重要。我试着从四个方面对“以读带讲”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探究: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四、注重学生朗读的评价。让‘读’占鳌头,让“读”弥漫语文课堂之中。

关键词:以读带讲 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 读中抒情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一件有效武器。可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尤为重要。目前“以读带讲”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放出了它的光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追捧。我结合课堂教学,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明确学生“读”的作用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的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以读带讲”讲求方法

1.自读中感知,要有量。“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精读中领悟,重在巧。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3.诵读中表达,在于情。“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往往少不了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朗读启真,潜移默化,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教材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培养学生审美的感知、理解、抽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以美启真”。通过朗读欣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到高潮时,学生情绪高涨,进入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学生朗读的评价

1.教师的评价要恰如其分,又要妙笔生花。如一位学生在读《颐和园》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时,不但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还读出了赞美颐和园的喜悦、自豪的心情,我说:“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美丽的颐和园。我真想去看看,你真棒!谁也能像他那样读?”没等我把话讲完,学生已经朗读起来。

2.学生之间的评价既要公正,又要有质量。朗读评价不能纯粹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要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老师还必须教会学生评价朗读的方法,提高他们评价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很多学生的评价都过于笼统,如:“他读得好”,“她读错了一个字”……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切实发现其他同学朗读中的优点与不足,如:哪一个词,哪句话都出感情了?那个地方“如果什么”或“如果怎样处理”就更好了等等。

论文作者:朱生慧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1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要让“读”占鳌头论文_朱生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