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_天水论文

刺槐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_天水论文

刺槐眉尺蠖的发生及其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尺蠖论文,刺槐论文,发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刺槐眉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主要危害刺槐,另外还危害苹果、梨、杏等多种经济树种。近年来刺槐眉尺蠖在天水持续连隐发蔓延,严重的地方虫蛀率高达100%,单株虫口密度高达500头以上,刺槐林树叶全部被啃食净光,其景如同火烧过一般,造成部分树木干枯死亡,大部分生长受到抑制。虽然当地每年都要进行一定的防治,但是在防止过的地方还是继续转移隔年大发生。天水市有林面积6.59万公顷,刺槐林面积4.12万公顷,它对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巩固本地绿化成果,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现就刺槐眉尺蠖的发生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 刺槐眉尺蠖的生物学特性

刺槐眉尺蠖在天水1年1代,以蛹在刺槐林内土中越冬,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羽化盛期,4月下旬羽化结束。成虫羽化受气温影响较大,高山阴冷区(秦州区马鞍山刺槐林地带)成虫羽化一直延续到5月上旬,雌蛾羽化后沿树干至树梢数小时即可产卵。4月中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进入始盛期,5月中旬结束,历时20多天,4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幼虫期,6月上旬开始老熟,并开始下树入土结茧,约经过40d的蛹前期后化蛹越夏越冬。

2 发生原因

2.1 该虫繁殖率高。雄雌性比2∶1,雌成虫平均产卵量46粒,远距离多为人为传播,如苗木、木材调运时携带卵粒或幼虫伏于过往车辆上传出。

2.2 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天水气候多年持续少雨干旱,致使刺槐眉尺蠖蛹期真菌天敌(野外调查时发现未鉴定)的发展受到抑制,幼虫期少雨,其死亡率下降,林中各种益鸟减少,导致该虫自然死亡率下降。

2.3 我市刺槐林多为人工纯林,并且多分布在山区梁峁沟壑地带,交通不便。因此其林分结构和分布都有利于刺槐眉尺蠖的爆发蔓延而不利于防治。

2.4 预测预报不准,防治不力。刺槐眉尺蠖在我市的防治往往是大发生后才发现防治,等到防治时该虫已到5~6龄,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期(2~3龄期),防治时所用药物往往也有所不当,如常用的敌敌畏,水胺六磷,菊酯类等药物,虽然起到了压低当年虫口密度的作用,但是同时对鸟类等刺槐眉尺蠖的天敌也造成了伤害。

3 刺槐眉尺蠖的防治

3.1 加强监测和预测预报。要加大刺槐眉尺蠖的监测覆盖面,不能等到刺槐眉尺蠖爆发后才防治,刺槐眉尺蠖用药防治的最佳时期是2~3龄幼虫期,对其发生期利用有效积温法、期距法进行预测预报出入比较大,因为天水海拔在1100~2000m间,从物候上观察迎春的开花期,受海拔和小地理影响要相差半个月,最好是利用物候法和实测法对其发生进行预测,杏花花蕾期,柳树露芽时是成虫羽化开始,油菜开花期和刺槐发芽时是刺槐眉尺蠖刚刚孵化蠖幼虫1龄期,结合期距法还可准确预测出刺槐眉尺蠖2~3龄幼虫期。

3.2 合理用药,适时防治。对该虫进行防治时尽量少用或不用对天敌造成伤害的水胺六磷,敌敌畏,菊酯类等药物,可在2~3龄期利用防效好,无毒无污染对天敌不造成伤害的灭幼脲12号等药物进行防治。

3.3 利用人工,物理机械防治。蛹期可发动人挖蛹;成虫期利用其趋光、趋化特点,用自动物理灭蛾器“神农乐”进行灭杀;卵期利用刺槐眉尺蠖卵多产在一年生刺槐枝条阴背面的特点,对刺槐一年生新枝进行剪枝采卵集中焚烧,或利用其上树产卵的特点,在树干基部20~30cm处缚草绳和10cm宽胶带纸,阻止刺槐眉尺蠖雌成虫上树产卵,让卵产于草绳上,最后在孵化前解绳集中焚烧。

3.4 利用招引益鸟,保护天敌防治。刺槐眉尺蠖的天敌比较多,如灰喜鹊,杜鹃,啄木鸟等,要对其进行保护和招引,利用它们取食幼虫的特点来防治刺槐眉尺蠖,严禁在林内张网捕鸟或用枪打鸟。

3.5 加强检疫力度。春季造林和木材调运时要严格进行检疫,防止刺槐眉尺蠖虫卵和幼虫传出和传入。

3.6 利用营林措施防治。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注重营造混交林,选择混交树种时选择能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生长的品种,以免相克植物混交,只有这样才能从治标向治本转变,防止有害生物的侵害,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杨树和刺槐混交能相互促进生长,效果很好。

(联系电话:0931-8864917)

标签:;  

刺槐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_天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