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实施新课程标准,要重视课堂提问设计论文_李发平

谈实施新课程标准,要重视课堂提问设计论文_李发平

李发平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泸桥镇中心小学 626100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应由以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我通过在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在课堂这个以教学活动为主的主要场所,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精心设计的高质量的提问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为何要重视课前提问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学生具有较强的层次性,教师必须重视设计课堂提问

我们纵观以往的备课,纵观登上了报刊杂志的优秀教案,都可以明显看到有一部分教案根本没有设计课堂提问,而有的设计了课堂提问,甚至还有师生对话安排,可没有一个教案上对提出的问题说明由哪个层次的学生回答。由于多种因素,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个班的学生无论从各方面都会显出层次性,如果教师上课的提问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齐步走”“一刀切”,任何问题在班上都是随意抽学生回答,大家可想而知,在课堂上,在不同的班级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也许会出现学生根本回答不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许是有学生回答但文不对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会想法设法地引导提示,有的学生可能会明白,再次回答能够进入正题,有的可能还是不明白,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堂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再者就是会出现有的学生多次被老师抽到回答问题,都没有一次回答出来,这样一来,其结果会使这些学生由于回答不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丧失学习信心。甚至某些学生因长期回答不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导致不敢发言,教师后来再抽该生回答问题,他再也不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至默不作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标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在备课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提问,把教学中要提出的问题分作几个层次,呈梯度排列,课前就安排好这些问题分别由哪些学生回答,一般是将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回答,低难度的问题留给中等学生或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回答。实践证明,基础不同的学生多数都能回答出各自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都有自己活动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也都获得了学习的愉悦,从而产生了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设计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拓宽学生视野,在上课一开始就“一股脑”地向学生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回答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其中有的问题确实是针对教学内容所设计,而有的问题是偏离教学内容的,是教师课堂教学即兴发挥,还有的是完全不该向学生提出的。这种教学设计看似在关心学生,是教师责任心强的表现,其实却没有达到实效。在实施新课标后,为了体现教师是教育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育教学当中,又无时无刻都在向学生提问,盲目、随意,根本没有完全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觉得作为老师不向学生提问,就无法体现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长时间的习惯养成最爱向学生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以至成为了自己教学中的口头禅。这种情况是问学生的问题多,也没有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每堂课有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如果课堂提问零散,盲目随意,问题提了一大堆,学生也思考了很久,既耽误了学生学习时间,也耽误了教师教学进度,这样就没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通过认真学习、实践新课程标准后,才真正懂得其实质,学生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无论从作业、试卷、心理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从学生的这些表现能分析、总结出学生各自的特点,做到对学生心中有数。新课标提出“教师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培育者”,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课堂教学就应重视教学实效,因此,不重视课前具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提问,就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理想效果。另外,要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考虑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所以,教师在课前就要注重设计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营造课堂良好气氛的问题。如果不考虑这方面因素,学生不能与教师密切配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不知所措,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必须重视课堂提问设计

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才是真正最好的老师,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任何一个问题都应有思考的价值。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不在课前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那是不可能的。在教学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问话,包括教师提出问题的语气,脸上出现的表情,说话的方式对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在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的同时,尽量顾及学生个性差异,巧妙提问,让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情感得到培养,意志得到锻炼。同时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根据班上学生特点,经常融入趣味性、启发性于思考之中,使学生能主动去想,乐于去想。

总之,重视课堂提问,在课前设计出高质量的提问,教师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学生更有兴趣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样,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论文作者:李发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谈实施新课程标准,要重视课堂提问设计论文_李发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