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栽培技术_玄参论文

西洋参栽培技术_玄参论文

玄参的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玄参论文,栽培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玄参喜温暖湿润气候,当气温12℃时开始出苗,20℃~27℃时茎叶生长发育较快,在地上部生长发育高峰之后,根部生长明显增粗增重。10月后,植株生长缓慢,11月地上枯萎。生长期220~240天,种子发芽适温30℃。

一、选地、整地

玄参系深根性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好,忌连作,也不宜同白术等药材轮作。在前茬收获后,即深翻,同时施足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整细耙平后作成高25厘米、宽130厘米的畦。

二、繁殖方法

1子芽繁殖南方采用冬种,于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种植为好。挑选健壮无病白子芽作种,按行距40~50厘米,每穴放子芽一个,芽向上,覆土3厘米左右。

2种子繁殖秋播或春播,南方宜用秋播,幼苗于田间越冬,培育一年即可收获。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苗期应及时中耕除草,且不宜过深,以免伤根。6~7月植株封垄后,杂草不宜生长,故不必再进行中耕除草。

2追肥、培土植株封垄前追肥1~2次,以磷钾肥为主,并可掺入杂肥,在植株间开穴或开沟施入。结合追肥,把倒坍畦里的土培到植物根部,培土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施肥后进行。

3排灌如干旱严重应及时浇水。但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以减少栏根。

4除蘖打顶幼苗出土后,每株选留一个健壮主茎,其余的芽剪去。7~8月,植株长出花序时,应及时除去,以使养分集中,促进根部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4月中旬始发,高温多潮季节发病严重。发病时期喷1∶1∶100波尔多液。

2白绢病发病时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病穴内用石灰水消毒。

3棉红蜘蛛6月始发,危害叶片。发生初期用20%双甲眯1000倍液喷雾,忌与棉花轮作或邻作。

五、采收与加工

栽种当年10~11月地上部份枯萎时采挖,收后去除残茎叶,抖掉泥土,曝晒6~7天待表皮皱缩后,堆积并盖上积草,使其“发汗”,4~6天后再曝晒,如此反复堆、晒、直至干燥,内部色黑为止。如遇雨天可烘干,但温度应控制在40℃~50℃。且须将根晒至4~5成干时方可采用人工烘干。

标签:;  ;  ;  ;  

西洋参栽培技术_玄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