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分析论文_雷玉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分析论文_雷玉珍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西关小学 713600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向学生传递和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既不是普通简单、毫无美感的口头语言,也不是过于严谨的书面语言,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灵活生动的口头语言的高度统一”。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及培养学生的语言美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艺术 有效思考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总是立足于课本,通过大量的练习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 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但固有的教学观念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得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需求, 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难以有质的提高和突破。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启示,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较少,课堂参与率不高,不仅增加了教学难度,同时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再加上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学思想落后,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的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热情和激情,难以从听觉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整体呈现气氛沉闷、呆板的情况,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学习效率不高。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实施

1.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成为一位语文教师,首先你的普通话必定是标准的。新时代,国家已全面推广普及普通话,而语文教师比其他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求更高,即普通话二级。但是,在极个别的地方依旧存在着方言教学,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着学生知识,其一言一行都被学生模仿着。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话时不能出现模棱两可、咬词不清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就会模仿,这不仅会影响学生问题的解决,也会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语言应该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复杂冗长。课堂时间十分宝贵,无用的话容易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影响课堂效率。教师语言的简单明了要求教师仔细钻研教材,抓住关键问题。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较差,教师首先应该培养的便是他们说话的准确性,即说完整的句子。当教师出示一张图片,问图片上有什么时,应指导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即“图片上面有……”。当学生有说完整话的意识时,教师可再训练观察图片的顺序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这样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课堂语言的形象性。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指的是语言要富于描绘性,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之感。这样的语言不仅使学生在内容上容易接受,而且还能深深地烙印在心里。枯燥的课堂无法使学生热爱语文,无法提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要使语文教学充满趣味,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借助一定的生活实物,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在低年级课堂中,学生对修辞手法的了解与运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教师在课堂做写话示范时可恰当地运用简单、生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句、拟人句等,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最直接的体现是课文朗读。课文朗读应注意节奏感,抑扬顿挫。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可以使知识寓于文情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深厚的感情中受到感染,提高学习热情,使他们获得美的体验。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课文感情,更利于课文理解。遇到诗歌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美,更可以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3.教师语言应具有鼓励性。在一节语文课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使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问题的设置也应该有难有易,一些简易问题可以让一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同时,当孩子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逐步引导其思考出问题的答案。

4.教师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导语的启发效应,利用悬念、谜语、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一篇具体的课文时,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少走弯路。同时,教师也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教师只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并且紧跟教师的步伐。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了使学生学好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使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形象,能够鼓励与启发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美华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14):103。

[2]刘艳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2011,(05):67。

论文作者:雷玉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分析论文_雷玉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