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论文_孙立红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论文_孙立红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六中学 138000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物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观点,采用恰当的方法,通过人物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学科要求,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前提

现行中学历史课本中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科学家。课本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使不少历史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在教学中对历史人物“正确地、具体地、实事求是地给予叙述和评价,对历史上某些反面人物要进行分析和批判”,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依据大纲要求,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文系统,准确地讲述和评价课本中涉及的各类人物,激起学生强烈的爱憎感情,对学生进行理想及人生观教育。

二、充分利用课本,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途径

1.描述图画,趣化人物形象。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一些重要历史人物还附有图画。这些图画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示了重要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图文并茂,学生喜读易学,为教师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借助这类图画,对人物外貌和心理特征进行描述,使人物形象立体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头脑里形成鲜明的印象。

2.赏析引文,活化人物品格。讲秦末农民起义时引“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讲谭嗣同殉难时引“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讲张自忠时引“为国家民族死亡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

3.迁移概括,强化人物活动。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的叙述呈点、线、面,散见在各个章节,有详有略,有主有次。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课本内容,了解人物活动,除描述图画、赏析引文外,还应根据教科书对于人物活动的叙述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归纳,围绕人物图像叙述人物活动,在叙述人物活动中再现人物图像,图文结合,相得益彰,或教师综合,或学生复述,在综述人物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化,完成历史人物教学的德育任务。

三、正确指导评价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重点

在历史人物评价中,通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评价:

1.功过评价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康熙皇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为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仍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前者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后者是消极的,表现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2.阶段评价法。如:陈独秀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1920年,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一再妥协退让,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在历史教学中用阶段评价法评价历史人物,既可避免对历史人物不分阶段、不分功过的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的片面性做法,又可培养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分析评价法。例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罗斯福,当时虽然通过采取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等措施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的恢复,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只是“稍微抑制一下个别最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由此,对其新政既不能评价过高,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引导学生用历史的、阶级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全方位地立体地分析和考察历史人物的活动,给予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4.定性评价法。如南宋时的岳飞,他的活动表现为多方面:写过诗词,忠于皇帝,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矛盾分析,岳飞首先是一个抗金将领。如近代史上的龚自珍,课本在开头就用“是道光时候的思想家和诗人”一句定性评价,概括了他的一生。然后在课文中进行比较细致、全面的阐述。总之,对具体人物要具体分析,在功过之间,抓主要方面作定性评性,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四、开展课外活动,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补充

1.举办历史人物图片展览。开学初就有准备地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历史人物图片,然后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整理,并在图片上编写好人物活动的文字说明,然后通过办墙报等形式面向全班或全校展出。这样,不但密切地联系了课堂教学,加深了学生对课内所学人物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满足和发展了学生在历史人物学习中的兴趣。

2.撰写重要人物小传。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学完后,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选择重点人物,布置学生写人物小传,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内容。这样,学生既可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写作历史小论文的能力,为将来进行历史科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3.召开历史人物主题班会。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课程是从书本到书本,学生所学的有关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评价是前人已有的或现存的结论,具有明显的封闭性。为了开拓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围绕对人物的某一活动和某一评价召开主题班会,展开深入讨论,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掌握评价人物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论文作者:孙立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论文_孙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