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机构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情报论文

间谍机构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情报

魏岳江

目前,许多国家军队都已经意识到智能手机大规模装备部队面临着遭到黑客入侵,造成情报失泄密等问题,据此出台有关规定,让军营智能手机不再智能。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月13日报道称,俄罗斯议会已着手通过一项议案,旨在禁止军人携带某些电子设备或向记者透露有关军队信息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分享有关所属部队及动态的信息。此外,俄军允许军营使用未装备摄像头的普通手机,而在执勤期间则禁止使用智能手机。

注射用青霉素钠(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L121021);生理盐水(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7B12121705);石蜡(上海华永石蜡有限公司,批号20140506);大鼠BNP试剂盒(批号201704)、大鼠Ang II ELISA试剂盒(批号201704)、大鼠β1‐AR ELISA试剂盒(批号201704)、大鼠AT1 ELISA试剂盒(批号201704),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的确,从近年来公开破获间谍案件来看,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微阅读”“浅阅读”“碎阅读”“快阅读”“跳跃读”“视觉读”等移动生活娱乐的同时,也给境外间谍机构策反、窃取情报推波助澜,足不出户获取情报。

一、偷窥祝福短信微信发现蛛丝马迹

移动新媒体时代,祝福信息和图片正由手机短信向微信祝福转变,个别政府官员或军队干部自编独具特色的祝福短信或利用网络编写电子贺卡或制作视频时,有时会注明自己的单位职务、姓名,甚至在微信或短信或贺卡或视频中泄露单位、部队番号,等等。此外,以现在的联系方式一般都把朋友、领导、同事单位电话号码实名制存储在手机通讯录中或微信朋友圈也标注领导的职务、单位、姓名。殊不知,一旦开通微信,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诈骗或境外间谍机构所利用,况且大量的手机号码或者微信群发有时也难免发错微信或者短信。因此,在发微信或短信拜年、送节日祝福时,编写独具特色的微信或短信或者制作视频未尝不可,但是切不可涉及国家、军事秘密,还要严格做到不拍摄和发布涉密视频或图片。最好发微信或短信方式时,不涉及单位,祝福语言后面只把自己名字写上即可。

1963年11月20日,毛泽东同志在《依靠广大群众,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把反动势力中的绝大多数改造成新人》的发言稿上批示:“此件看过,很好。讲过后,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发到县一级党委及县公安局,中央在文件前面写几句介绍的话,作为教育干部的材料。其中应提到诸暨的好例子,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11月22日,毛泽东同志在和当时的公安部领导汪东兴谈话时说,公安部日常的具体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如何做群众工作,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做一般性的公安工作。从诸暨的经验看,群众起来之后,做得并不比你们差,并不比你们弱,你们不要忘记动员群众。至此,“枫桥经验”宣告正式诞生。

二、拉拢留学生让其回国后提供情报

间谍充分利用微信、APP等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的便捷性展开间谍活动。央视焦点访谈曾经报道:刺探、蹲守、潜伏、拍照、加密等,可别以为这些谍战片只会出现在影视剧里,而今天就发生在有的留学生身上。2018年9月15日《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先后报道,“2018-雷霆”专项行动破获百余起台湾间谍案件,披露台湾情报人员采取金钱收买、美女色诱、感情接近大陆学生,让其回国后提供有价值的情报。2014年2月,在广州某码头,一个男孩假装坐在岸边玩手机,其实他是在拍军舰,这些拍摄的照片被传送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但谁也没有想到这名间谍竟然只有19岁。他叫陈某,实施犯罪时是在校学生。本次“2018-雷霆”专项行动公布的一些案例也提醒我们,各高校和相关青年组织和机构需要对当前的反间谍形势有清醒认识,要严防新媒体泄密,高度重视反间谍法律的普及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头脑中始终绷紧安全保密这根弦。

三、通过网络高薪策反窃取情报

从目前侦破案件来看,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网络勾联渗透策反的手段主要是以金钱为诱饵,对象是那些急需钱的人,途径是利用互联网聊天工具,伪装成军事爱好者、招聘猎头、漂亮美女、新闻记者等身份,广泛活跃于各类军事论坛、社交、征婚、求职等网站,主动与网民聊天、帮助解决困难、提供就业机会等,逐渐拉近关系,一步步将网民拉下水。如公开报道一对广州的情侣间谍,受金钱诱惑,拍摄军舰给境外间谍机关。女的姓覃、男的姓柳。覃某长期在网上发布个人兼职信息,留下联系方式,2015年1月的一天她被境外间谍机构以丰厚的报酬所利用。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他们共拍摄了200多张军用照片。经鉴定,覃某、柳某的情报中含机密级1份、秘密级1份。

四、利用手机移动软件窃取情报

在手机发电子邮件,邮箱是肯定需要的,但是邮箱不是保险箱。你为邮箱设置的密码,“黑客”几分钟就可以攻破,即使不懂这种技术,网上的密码破解软件很多,随便下载即可。美军雇用一些黑客专门从事计算机漏洞测试的工作。技艺高超的黑客总是操纵和利用多个服务器发起攻击。一旦他们成功侵入目标电脑,就会马上进入你的电子邮箱。即使你作加密处理,也是没有用。英国军情五处德国《焦点》杂志引述英国军情五处的消息称,德国政府一名高官与俄罗斯女间谍“陷入爱河”,两人每天互发100条短消息或者电子邮件,内容包含北约的情况,美国政要访问欧洲以及其他敏感的政府事务。随后,这名女间谍将这些情报传回俄罗斯情报机构——俄海外信息局(SWR)。这名女间谍就是之前因被控从事间谍活动而被捕的俄罗斯美女叶卡捷琳娜·卡蒂亚·扎图利维特。扎图利维特在给英国自由民主党议员麦克·汉考克担任助理期间,以汉考克情人的身份搬进了他在伦敦的公寓,而同时她通过汉考克获得了议会通行证和接触敏感国防文件的机会,她甚至帮助汉考克制定在议会会议上提问的内容。这一事件导致汉考克失去了在英国国防委员会的职位。

五、破译电子邮件密码窃取情报

APP,是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或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任何新鲜事物都是相对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APP也如此。作为一款应用程序或软件,如一不小心下载被间谍组织设置的移动网上钓鱼软件APP后,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就拿健身追踪器来说,由于用户在离开家或走路锻炼时习惯打开健身追踪器,而在回家或到单位后将其关闭,这些都无意中将自己住宅或单位的位置标注在地图上,有的用户就有可能成为间谍或不法分子窃取秘密信息的目标。美国《大众机械》月刊网站2018年7月10日报道称,一款健身APP(运动追踪器Polar)被发现可描述军人和政府特工的活动模式,其中包括显示自2014年以来使用者日常锻炼的记录,包括其在军事场所和家中进行锻炼的个人的心率、路线、日期、持续时间和步速。一家荷兰新闻媒体通过它准确找到了美国特工处特工、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工、英国军情六处特工及众多国际秘密组织成员的确切动向和活动地点,并能通过Polar的“极流”网站找到使用者所在军事基地,以及在那里发布的一项运动记录,并识别附加的个人资料,看看此人还在其他什么地方运动过。2018年7月3日,以色列军方指认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借助三款应用软件(App)企图“黑入”以军士兵的手机。报道说,哈马斯成员向谷歌在线商店上传三款定制的安卓App:“金色之杯”“媚眼聊天”“一见钟情”,使它们看似合法,实际上是间谍软件。哈马斯成员假扮年轻貌美女性引诱以色列士兵网聊,继而利用黑客技术入侵对方的手机,或怂恿以色列士兵下载这三款App。如果一旦安装这三款软件,那些应用软件将“接管”士兵手机,暗中提取并传输照片、监听通话、复制所存资料并且发送所在位置的具体信息。

六、浏览微信朋友圈和视频窃取情报

英国特种空降部队是世界上最好的特种部队之一,该部队要求所有人员必须严守纪律,不能透露危险隐蔽行动的细节。然而,一群匿名的士兵却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藐视纪律,在脸书上发布了他们配备装备在伊拉克和世界其他地方执行任务的照片,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竟有特种空降部队士兵在战区以及拿着先进武器照片的场景。对此事件,英国国防部高度重视,并声称:“我们已经知晓了有关士兵在网上分享照片的事件。假如军人的任何行为被认为违反了准则和标准,他们都会被严肃处理。有一系列的惩罚措施,包括开除。”

新媒体时代,微信上传照片、视频是暴露个人工作、生活圈的一大隐患。一张照片,就有可能暴露高级机密。随着移动存储设备的普及,手机拍照、拍摄视频成为工作生活中的常态。殊不知,你随手拍上传照片、视频,就有可能被身边间谍盯住。某报刊登出一张航拍照片被推送到朋友圈,外行人看不出什么,但内行稍作研究就能发现,营房的周围隐藏着一个秘密的军事物资洞库。当前,有的网友警惕性不高,还未认识到导致泄密的“蛛丝马迹”就隐藏在每个人身边。有的在禁止拍照驻地,偷偷地将装备、设施等当作背景;特别是有的遇到新装备新技术,感到新鲜好奇,偷偷拍照;有的军迷昼伏夜出,藏匿于军营或机场外,乘机拍照后上传微信展示自己作品;有的碰见部队野外拉练或行军时,就随手拍。一旦这些照片上传到微信或自媒体,就有可能导致泄密发生。更有甚者,虽然拍照不上传微信,但因其存贮空间不足,就把涉密照片或领导视察部队的照片,放到网上加密文件夹或QQ空间,殊不知依现在的科技手段,即使给文件加密或将文件删除也容易被破解或恢复,也不能保证信息绝对安全。即使在朋友圈删除照片,复原原文也不是难事。有些新媒体上传照片尤其是微信照片,如果经过间谍之手,他们简单地加以综合分析整理后,就能把几张照片还原拼凑成一个虚拟场景,在线就能窥视发照片人所在地点,有时可能会变成准确性很高的秘密情报。当新媒体向外发布网络新闻或微信推送照片时,千里之遥的异域就会有人正洋洋得意地进入你的新媒体网络或微信,寻觅捕捉有价值的“国家或军事新闻情报”。新媒体单位如掉以轻心,不精心对新媒体新闻进行严格的筛选,倏忽间便会把信息资源发布出去,就会给敌方的情报活动提供良机。

2.4 EGR-1在O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 在OC中,EGR-1蛋白的高低表达组间比较,根据数据统计,EGR-1的低表达率与卵巢癌的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节是否转移有关 (P<0.05),但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 见表 4。

(作者简介: 魏岳江,驻京某部数字新闻高级编辑)

标签:;  ;  ;  ;  ;  ;  ;  ;  ;  

间谍机构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情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