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杨小琴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杨小琴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泸州老窖永盛小学,四川 绵阳 621650)

摘要:小学新派习作教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师要注意新学法的传授,引导学生拓宽素材搜集渠道,展开多种形式的创新学习实践。传统习作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教师要正视这一现实,全面引入新派习作教学观念,对教学引导方法、训练指导、习作评价等内容展开更新实践,以探索崭新的教学途径,为学生习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优良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派作文;教学探索

引言

小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思维能力不强,故在写作教学上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写作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其后期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抄袭问题严重

受年龄限制,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并不丰富,且在表达能力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欠缺,故在写作时普遍存在无话可写或记流水账的问题。为开拓学生视野,教师普遍会让学生准备一两本优秀作文选,但在课外写作时,学生难免会直接摘抄其中的内容,难以切实发挥出作文选的参考价值。

1.2创作空间受阻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已经开始注重给予学生自主写作的空间,但在写作议题的确定上,仍然由教师来确定。虽然教师会给出多个题目,让学生根据其兴趣进行选择,但由于教师并未给予适当的引导,导致难度差异不大,难以体现出分层的特点,不利于因材施教目标的实现,且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2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实践

2.1设计趣味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开端,趣味化的课堂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兴趣爱好等基本要素精心设计导入内容,并以生活导入、游戏导入、竞赛导入等各种趣味化的方式来展示导入内容,从而有效吸引学生原本分散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草原》这篇课文前,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笔者和学生们展开了如下对话: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见过大草原呢?生:见过。师:那么你最喜欢大草原的什么呢?生:大草原上有飞驰的骏马、一望无际的绿色、蔚蓝色的天空。师:非常好,看来大家对草原都有自己的认识,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大草原,感受大草原的美。笔者通过设计有趣的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素材搜集途径创新设计

写作需要有丰富的素材支持。学生在素材搜集整理时,因为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其操作呈现局限性。教师要及时给出积极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规划设计,以拓宽学生的素材搜集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轨生活认知,展开素材搜集。习作源于生活,唯有写生活的真实,才能塑造出习作的生命力。其次,对认知积累进行整合处理,通过筛选优化,为习作选择适合度更高的素材。最后,关注多种媒体信息,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平台展开素材征询,拓宽学生素材搜集的视野。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3: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先进行导引:“童话世界神奇无比,我们熟悉的童话故事众多,大家不妨集中展示一下,选择一个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听说要讲述童话故事,顿时有了学习兴趣,纷纷展开课堂讨论。有学生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有学生讲述《丑小鸭》的故事,课堂充溢着热烈互动气氛。为了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感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童话故事信息,学生开始观察动画视频集锦。当学生学习思维启动后,教师布设习作任务:“你们掌握了这么多童话故事,真是难得的习作素材。开动脑筋展开素材搜集,创编一则崭新的童话故事。”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课堂创作氛围逐渐建立。教师让学生讲述熟悉的童话故事,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特别是多媒体动画集锦展示,将学生带入了童话世界之中。在课堂调度中,教师成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习作训练顺利打开。

2.3训练设计形式创新实践

习作训练形式众多,教师需要有筛选意识,对习作训练进行全面整合,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习作实践机会。观察作文、人物介绍、小故事、读书笔记、仿写续写、口头作文等,都属于习作训练形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选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契机。在教学《口语交际:请教》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课堂习作实践活动:“平时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向别人请教的情形。留心观察,看看这个请教的过程由哪些内容构成,操作过程有什么特点,然后为我们介绍一次完整的请教经历。”学生拿到习作训练任务后,开始搜集信息、积累素材,并展开学习互动。教师在学生具体操作过程中给出具体指导:“写请教的过程,需要交代清楚几个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要对对话语言展开重点描绘。”学生根据教师的布设来操作,习作顺利完成。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观察,对认知积累进行接轨思考,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创作机会。学生都有相似经历,其学习认知自然能够实现。小学语文新派作文教学实践探索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深入研究习作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展开教学规划,广泛吸收新教法,以成功激活学生的习作思维,使学生在不断的习作训练中形成习作能力。

2.3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氛围和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巧妙地设置民主情境,以调动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来说,教师要转变过去落后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和机会,营造和创设民主的阅读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和方式,有效发挥和彰显阅读个性,进而使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提高。例如,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丰富的阅读材料,然后让他们自由挑选,待学生们选定阅读内容后,笔者给予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

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型”和“升级”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和完成的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特点出发,全面优化语文知识教学过程、阅读教学过程和写作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淑燊.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才智2018(31).

[2]陈燕飞.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

论文作者:杨小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论文_杨小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