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_公有制论文

论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_公有制论文

论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有制论文,相互关系论文,私营经济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面、客观地分析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营经济,并在深化改革中继续促进它的健康成长,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私营经济对公有制经济的依附从属关系。

在目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处于主体地位,决定着国家的性质,而私营经济等其他经济形式则处于从属地位。

私营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从属地位,不仅表现在它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更主要表现在它对公有制经济的依赖性和附属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必然要同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其生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其发展要受到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私营经济对公有制经济的这种依附从属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方面。私营企业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国家银行和信用社贷款。作为完全独立的私有制经济实体,资金的筹措是其生产经营的首要前提。据调查,创办初期的私营企业多数以借入资金为主、自有资金为辅。大体上是自有资金占1/3,借入资金占2/3,而借入资金又以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所占的份额最大。中央农研室对百家农村私营企业的调查材料也显示出这一特点:97家私营企业创办时年均投资额为3.2万元,其中借入资金2万元,占63%;自有资金1.2万元,占37%。在借入资金中,国家银行和信用社贷款为1.3万元,占65%,其余35%为民间集资。私营企业的创办需要向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银行和信用社的支持。据统计,1982-1992年期间,国家银行贷款总额增长182.6%,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总额增长115.1%;城乡信用社贷款总额增长2450.8%,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总额增长1873.9%。

2、生产资料方面。私营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经营场地和机器设备,靠国家和集体提供。私营企业创办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经营场地,一般是按有关政策规定向国家或集体购买或租用,所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也是向国有或集体企业购置。在农村中因陋就简建立起来的私营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料是通过承包、租赁或购买原来社队或国有、集体企业转化而来的。私营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也是靠国有或集体企业供应的。除了采掘业以外,凡是从事加工业的私营企业,其原材料部分或全部、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公有制企业。这种情况在服装、针织、铸造、轧钢、建筑、零部件加工等行业,尤其突出。据对广东省吴川县10家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的调查,其原材料有一半以上来自于国有企业。另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1992年底的问卷调查,全国1440家私营企业中有42.6%的原料和进货渠道源自于国有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少私营企业还利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边角余料和废旧物资,作为自己的原材料。如浙江温州的塑料加工品、晴纶纺织品、棉麻纺织品,相当大部分是利用国有或集体企业的边角余料和废旧物资加工成的。

3、人才技术方面。私营企业的人才技术力量主要来自于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据上海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课题组1994年抽样调查,该市384家被调查的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自国有集体单位的,分别占总数的59%和67%。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是私营企业的普遍现象,也是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一大要素。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主开始重视人才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他们有的主动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协作关系,通过聘请顾问、咨询技术、转让成果等方式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有的则积极从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引进技术和人才,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据河北省农研室前二年的调查统计,在该省50家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中,有25家企业与大专院校、39家企业与科研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有29家企业聘请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131名科技人员担任顾问,有26家企业同89个经济单位建立了同行协作关系。

4、产品销售方面。私营企业的产品销售也离不开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中,私营企业的产品相当大部分靠国有或集体企业帮助经销。它们有的承包或租赁国有或集体商业的门市部和柜台销售,有的与公有制企业搞联营,产品由公有制企业负责经销,有的则直接把产品卖给公有制企业。如闻名河南的私营企业--郑州大华炉料开发有限公司,年产值从1989年的30万元增长到1991年的1880万元,主要原因就是凭产品质量和信誉与全国11家国有大型钢铁公司、20多家大中型工厂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其产品全部销往这些公有制企业。广东吴川县10家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产品销往外地的占95%,就地销售的只占5%,其中销售给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占80%以上。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1992年底的问卷调查,全国1440家私营企业中有65.4%以国有企业为产品销售或服务对象。另外,运输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的延续,产品从厂家到市场,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少不了交通运输。私营企业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更是依赖于公有制经济,它们需要利用国家的铁路、公路、水路和空中航线,需要租用国有的火车、飞机、轮船和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来完成这一生产领域在流通领域中延续的过程。

5、生产经营方面。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引导和管理。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的范围、项目和数量,不但受社会需求和市场的调节,而且受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的制约,《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有关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的范围、明令禁止不得涉足的行业和产品。私营企业的原材料进价、产品定价、雇工工资等直接或间接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虽然私营企业是以市场为主体,一般是根据市场行情来确定原材料的进价、产品的定价和劳动力的价格,但它们在确定这些价格时又往往是参照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乡镇集体企业的情况进行的。国家一方面运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对私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扶持和帮助,另一方面也利用这些经济杠杆对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国家还通过工商、劳动、环保、卫生等职能部门对私营企业进行具体的引导和管理,使他们的经济行为服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总之,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又受到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它的生产经营,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政策法规的允许和保护,同时也受到国家经济杠杆的调节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引导和监管。处于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私营经济,必然要紧密地依附于公有制经济,从属于公有制经济,同时又服务于公有制经济。

二,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协作联合关系。

不同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是由生产的发展需要决定的。十几年来,我国各种类型的协作关系和横向经济联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企业协作关系大面积拓宽,同时还组建了各式各样的经济联合体。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我国横向经济联系的发展,还突破了单一的所有制界限,出现了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之间的协作联合关系。

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是某一部门或行业的骨干力量,与同行业的私营企业相比,其资金力量较雄厚、技术装备较先进、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产品生产批量大、规模经济效益好和外部影响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公有制企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在力量,要使这种优势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与那些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的小型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实行专业化协作。如果每个大型企业的产品所需要的零配件也全部由自己去生产,它所具有的大规模专业化的优势便难以发挥出来,而通过专业化协作关系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些辅助性工艺环节和零配件加工扩散到一些小型企业,则可以使自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成倍增长。从私营企业这方面看,它们一般是资金力量较薄弱、技术装备较落后、专业人才较短缺,具有产品生产批量小、经营方式灵活、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位置,私营企业也需要与其他经济形式不同的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和经济联系,合理有效地进行分工协作。正是这种不同性质企业的兼容并存、优势互补,为它们相互之间进行协作联合提供了客观基础。特别是私营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依赖于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在取得技术、设备、信息和市场供销渠道等方面,都有求于实力雄厚的公有制企业,因而它们更有与公有制企业建立专业化协作关系的愿望。

事实上,在私营经济重新出现的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已经有不少私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之间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协作关系。如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零部件加工、设备更新、人员培训,以及新技术试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协作。例如,近几年来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河北省清河县,形成了汽车配件、摩托拉线、羊绒产品和合金刀具四大产品的产销基地,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就是该县的私营企业与许多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固定的产销协作关系。从事这四大产品生产的企业与全国76家大厂挂钩协作,为其生产零配件。重庆摩托车厂、哈尔滨炼钢厂、天津大发汽车制造厂等大型国有企业,都是该县私营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上海松江县工商局1993年5月的调查材料反映,在全县357家私营工业企业中,其生产活动主要是为国有大工业和乡镇集体企业服务,它们或者为公有制企业加工原材料、生产零配件,或者为公有制企业的生产提供先进技术。

随着这种公有制企业与私营企业协作关系的发展,还会导致跨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联合体的产生。自从北京著名的“飞翔头盔社”与市外贸企业公司、美中贸易公司联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营与国营、外资的联合企业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不少公有制企业与私营企业的联合体,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公私联合组建的股份公司。这种联合既有建立一般的购销关系、生产技术协作关系的松散型联合,也有在资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上建立企业实体的紧密型联合。这紧密型的公私联合,是近几年来我国所有制结构中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表现形式。在实践中促进它的发展,对于克服私营企业因生产经营的盲目性给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带来的冲击,对于方便工商行政等有关职能部门对私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对于引导各种形式的私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共长关系。

在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还存在着矛盾竞争关系。这种关系自从私营经济重新出现之日起就产生了,只不过在过去,由于私营经济刚萌生不久,与公有制经济的矛盾竞争还表现得不明显,更多地表现出对公有制经济的依附性和协作性,现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它与公有制经济的矛盾竞争关系已逐渐明朗化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销售市场的竞争。这种竞争往往发生在生产同类产品的私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之间。以福州地区的豆腐生产为例,福州市区内原有十几家一定规模的集体豆腐店,负责供应区内的豆腐制品。私营豆腐店出现以后,双方在销售市场上产生了竞争。私营豆腐店虽然规模较小,但注意经济效益和花色品种,经营上又十分灵活,当天卖不了的拉回去做油豆腐、卤豆腐等各种豆制品,供应次日的早市。因而很快地以价格低、品种多、经营灵活占领了市场,而集体豆腐店却因人浮于事、品种单一、效益不高等原因逐渐丧失了销售市场,在竞争中被迫停产倒闭。目前,我国大部分个体工商户和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从事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因而在日用商品市场上,它们与公有制企业的竞争比较突出。

2.原材料市场的竞争。我国的原材料工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瓶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量出现,使国内原材料供应更加紧张。社会上出现过的羊毛大战、水泥大战、钢材大战、蚕茧大战、甜菜大战等等,都是为了争夺原材料而展开的。私营企业也是这些争夺战的参加者。尽管有不少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是利用国有大中企业的废旧物资和边角余料,但市场上两种不同经济成分对原材料的争夺依然很激烈。一些私营企业采取规范或不规范的方式,通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在原材料市场上排挤公有制企业,给一些公有制企业造成威胁。在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中,由于粮食、水产、茶叶、水果、麻类、鲜奶等原料常常被私营企业抢购,不少公有制企业开工不足,正常生产难以维持。

3.技术人才市场的竞争。技术与人才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私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矛盾竞争的主要对象。目前,不少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通过高工资、高报酬与公有制企业争夺技术人才,他们通常用高于国家工资数倍的报酬,把公有制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有专长的经营管理人员吸引过去。在温州,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产销五金电器的乐清县柳市区,从外地公有企事业单位高薪聘请的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就有700多人。该市公有企业温州面砖厂,原来产品享誉国内外,但当同一行业的私营企业发展起来后,该厂从原材料处理到成型、烧成、整理等各个工艺环节的技工被一批批地请走,使企业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职工队伍素质大大下降。更为严重的现象是,国家在某些国有企业中花费了大量的科研经费研究新技术,当新技术即将完成的时候,也有的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用重金将课题负责人及有关重要人员吸引过去,造成了公有制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

4.资金市场的竞争。随着个体私营企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量迅速扩大,同时城乡居民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手中的现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是个体私营企业需要大量的贷款,另一方面是为数不少的社会游资需要寻找出路,这就为民间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国内民间金融业已经出现并有一定发展。特别是温州、泉州等个体私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民间金融业已逐渐成为公有制金融业的竞争对手,它们具有借贷利率高的特点,对城乡居民吸引力较大,也能及时缓解一些个体私营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就促使一部分本应流向国有制银行、信用社的游资转向私人金融业,甚至有些已经进入国有银行、信用社的储蓄金也被私人金融业吸引过去,导致国家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的储蓄业务受到影响。

不同企业的矛盾竞争,自然会出现相互兼并的现象。不仅公有制企业会兼并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也会兼并公有制企业。例如,1992年12月,上海市公开向社会拍卖7家国有、集体企业,一下子被来自浙江桐庐的皇家实业有限公司业主陈金义耗资上百万独吞6家,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陈金义现象”。据报道,到1994年初,浙江省个体私营企业购买、兼并国有企业经营的已有46家。

可以预言,随着今后私营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的上述矛盾竞争,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会进一步发展,对于这类矛盾竞争,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它固然具有排斥损害公有制经济利益的消极的一面,突出表现在那些利用非法手段的私营企业所从事的不正当竞争,它同时也具有推动公有制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一面。当公有制企业能够对私营企业的竞争压力作出积极反应时,便会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的共同增长,从而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局面。

在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矛盾竞争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两者之间是相互排斥,此长彼消的关系。私营经济多了,会排斥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就会相应削弱。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诚然,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确存在矛盾竞争,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也已经在上面作了客观分析。而且,在一个既定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两种经济成份各自所占的比重也的确是一种此长彼消的关系。因为私营经济的存在,必然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一定的比重,随着它的发展,这一比重也会有所上升。相应地,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必然有所下降。这种经济现象,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有制结构由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的反映。然而,这种此长彼消的现象,仅仅是两种经济成分相对比例的反映,并不表现它们的绝对数量关系。就绝对数量而言,在市场竞争的有力推动下,两种经济成分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以店口农机厂为例,他们果断引进欧共体“汽车双管路制动部件”,并承接浙江省星火计划--完成日本五十铃汽车制动部件国产化任务。在向高层次转化的同时,农机厂又充当“黄埔军校”的角色,他们把原来的设备、技术、图纸提供给个体私营厂家,让它们承担相当一部分的生产任务,自己担负起众多个体私营企业的技术咨询和产品检测,双方团结合作,形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立交桥”式的发展模式。当地的群众称赞道:“竞争变合作,冤家成亲家。”因此,我们在考察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竞争关系上,不应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来看问题,而应该从运动中和整体上,从社会生产的总量上来把握,才不致于有失偏颇。

标签:;  ;  ;  ;  ;  ;  ;  

论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