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苦瓜:早春覆膜栽培_苦瓜论文

早春苦瓜:早春覆膜栽培_苦瓜论文

早春苦瓜:覆膜栽培 上市更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苦瓜论文,早春论文,更早论文,覆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早春苦瓜栽培新技术,这套技术采取小拱棚加地膜双膜覆盖栽培,克服了南方早春、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采收时间比较早,卖价较高,效益可观。现笔者将这套技术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选种播种

要提早种植苦瓜,在选定品种时,务必要选用结瓜早、品质好、瓜形大、抗寒能力强、抗病性能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笔者在试验中发现广西农科院的田园大肉一号苦瓜突出了以上几个特性,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优良品种。在12月下旬后采用本方法便可以播苦瓜种子。

二、培育壮苗

播种前,先将种子放于55℃温水中浸泡15分钟进行消毒,而后放于30℃温水浸泡8小时,再置于30℃恒温条件下进行加温催芽。待种子芽长约0.5厘米时,将种子点播进营养杯中,每杯播1粒。育苗的营养土选用疏松的沙壤土加腐熟有机肥,再拌入适量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混合配制。播种前1天,要将营养杯土淋透水。播种后,在种子上面覆盖约1厘米厚的细土,并再淋透水1次,而后在育苗地上搭盖塑料小拱棚保湿保温。

在苦瓜出苗后,要适量控制苗床水分,一般能达到见干见湿即可。由于冬季温差比较大,当拱棚内的温度超过35℃时要注意揭膜通风保温。而当外界出现严重霜冻天气时,可在拱棚内放1桶热水,靠散发的热气减弱霜冻对苦瓜幼苗的危害。同时,为了提高瓜苗的抗病能力和抗寒能力,在喷施甲基托布津、敌杀死等农药防治病虫时,还可加入适量的皇嘉天然芸苔素、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当瓜苗长至两叶一心期时,已进入花芽分化关键时期,可以进行移栽定植。为增强幼苗对大田环境的适应性,增加雌花分化数量,降低雌花节位;应在定植前5天进行炼苗,即实施降温排湿,并且不要浇水,加大育苗棚的通风量。定植前1天,应把苗床淋透水,以提高幼苗移植成活率。

三、整地起畦

为了促使苦瓜前期根系早发育、早结瓜,选地时可选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田地。定植前,可按畦面宽1米、畦沟深0.4米的规格挖深沟高畦。

四、施足基肥

可在定植前每亩施入腐熟猪牛粪3000公斤或施入有机质复混肥50公斤。

五、移栽定植

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0℃以上,苦瓜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即可选择晴暖天进行移栽定植。定植密度为株距60厘米,行距60厘米,每亩定植约1200株;定植前,在畦面铺上1米宽的银灰色地膜避瓜蚜;定植时,先用剪刀在地膜上剪开定植穴,而后轻轻撕开营养杯的塑料薄膜袋,将瓜苗摆入定植穴内,培土后淋足定根水;定植后即插好拱架,加盖薄膜,并将拱棚四周用泥土压好封严。为提高棚内温度,要保持定植后5天内不通风。此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开始通风,保持棚内温度在35℃以上。通风时可揭开拱棚两头薄膜,每天中午通风1次,每次约半小时。

六、植株调整

当外界气温稳定在20℃左右,苦瓜蔓长至50厘米左右时,即可撤掉小拱棚,进行搭架引蔓以及植株调整。搭架时,最好采用“人”字形棚架,人工牵引瓜蔓上架,用软绳轻轻绑住瓜苗头,并将第15节以下的侧蔓全部抹除,而对第15节以上的侧蔓留两条结瓜。同时,当侧蔓内长出幼瓜后,可对幼瓜处长出的蔓条留两片真叶后掐去生长点。进入盛瓜期后,应及时将老叶、阴蔓阴叶摘除,以减少营养消耗。植株长至中后期,要及时剪除无瓜的侧蔓。

七、水肥管理

早春苦瓜生长快,抽蔓多,消耗营养多,故要抓好水肥管理工作;当苦瓜进入初瓜期后,每亩采取环状穴施方法施入三元复合肥25公斤;进入盛瓜期后,每亩再施入三元复合肥35公斤;以后隔20天再施肥1次,施肥量同盛瓜期。同时,坐瓜后要勤浇水,但禁止大水灌溉,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在结瓜期可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一些叶面肥。

八、病虫防治

早春苦瓜容易受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蚜虫、瓜实蝇等一些病虫危害,可用常规药剂进行防治。

联系电话:0771-2842326

标签:;  ;  ;  ;  ;  

早春苦瓜:早春覆膜栽培_苦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