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物教学回归生活论文_余玲

让生物教学回归生活论文_余玲

余 玲 江苏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11102

学科的学习力是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总和。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提升生物的学习力,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

二、教学中注入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增强教学正反馈,提升学习力

1.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平常心待自己。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视学生为朋友,以真心换真情,说话语气亲切、面带微笑,课后主动与学生交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烦恼。在爱心沐浴下的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愉悦,对你充满好感和信任,课堂上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正反馈。

2.要做到一视同仁,以平等心待学生。

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那些学习上的后进生是产生负反馈的土壤。尽管如此,他们对于情感的需求却是共同的,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鼓励和关爱。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公正、友善、慈爱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也能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要像对待生活中的亲朋好友那样给予诚恳的帮助,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真心,让这块土壤也能开出正反馈的花朵。

三、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1.课堂教学生活化,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绝不是老师一味地讲、写,学生埋头听、记,而应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的事,这种高级思维活动的交流,没有一个相互融洽、相互尊重的情感,就不会有默契的配合。课堂教学生活化,可打破课堂沉闷的局面,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如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案例:公安人员抓到一对拐卖儿童的夫妇,但这对夫妇一口咬定孩子是他们亲生的,拒不认罪。后来一位法医观察“面相”:只见他们都长了一双单眼皮的小眼睛(已知基因为aa),他们的“孩子”却长了一双双眼皮的大眼睛。请问这个孩子是否是拐卖的?为什么?这样的设计,既是对“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相关知识的回顾,同时又自然过渡,可谓一举两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课堂教学生活化,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考纲上明确要求学生“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如食品安全问题,欧盟将全面执行新食品法,提高中国农产品准入门槛,而中国的肉类出口将受“特别关照”,特别加入了“善待动物”福利条款:“猪必须享受到以下福利:一出生就必须享有至少吃13天母乳的权利;拥有铺了稻草的猪窝的权利;拥有供其拱食泥土的权利;运输8小时就休息24小时;宰杀时必须隔离,不被其它猪看见;宰杀时必须使用电击法,在猪完全昏迷后才能放血和解剖。”否则,猪肉就不合格。学生一听纷纷表示愤慨,认为这是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学生情绪激昂之时,浇上一盆冷水:“欧盟经济高度发达,会无理取闹故意刁难我们吗?他们提的要求难道一点科学道理都没有吗?”于是学生静下心来,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讨论。仔猪吃母乳能使仔猪增强疾病抵抗力,可以在饲料中少加或不加抗生素;猪窝铺上稻草可减少感染寄生虫和细菌的机会;拱食泥土可摄入饲料中缺乏的天然矿物质,提高猪肉的鲜美滋味;运输途中停车休息,是防止生猪因碰撞挤压而受伤得病;宰杀时要隔离并用电击法,是防止生猪受到极度惊吓时体内产生酸性物质,而这种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总而言之,善待动物也就是善待人类自己。通过周围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学生更深切地领会到了学好知识的重要性。

四、课堂探究实验生活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活动是师生共同体验生活的活动。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的元素,都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实验探究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例如在“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中,细胞作为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那它的边界是什么?细胞膜是否真的存在?由于细胞很小,显微镜只能看到细胞之间有一个界限,这个边界是什么无法直接观察。能否通过生活实验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细胞膜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尝试:选择鸡蛋作为探究的材料,让学生先观察蛋清和蛋黄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学生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细胞膜的存在。然后引导学生在去掉蛋清的情况下,用筷子轻轻接触蛋黄,学生可以看到蛋黄向内凹陷、有弹性。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积极性很高,最后引导学生用力捅破蛋黄膜,学生发现蛋黄流了出来。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学生能真正地感受到细胞膜的存在。进行细胞膜功能的探究实验时,笔者尝试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做出假设、选择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预测,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去发现细胞膜的功能。

论文作者:余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4

标签:;  ;  ;  ;  ;  ;  ;  ;  

让生物教学回归生活论文_余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