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线式”积极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论文_庄立红

“环线式”积极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论文_庄立红

庄立红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实验小学 1372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5-061-01

一、“环线式”积极课堂模式

(一)模式理念

我校一直实施“积极教育”。积极教育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个体和集体的积极人格特质为最终目标。基于这样的办学理念,我提出了“积极课堂”的概念。 积极课堂即为积极有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仅停留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用积极的观念、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方法对待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课堂”要解放学生的个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变得愿学、乐学,从而加速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形成。

课改十几年,涌现出许多新的课堂模式,如合作学习模式、“导学型”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等。比较这些模式可以发现,他们通常都放大小组合作与展示,都是用学案、导学案“导学”,都主张当堂训练或检测反馈,都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都研究独学、对学、群学,都尽可能控制作业量甚至实施“零作业”等等。这些模式最大的共同点,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些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我校的积极课堂理念不谋而合。

经过六年的探索,我构建出了“学—交—导—测—评”环线式积极课堂模式(简称“环线式积极课堂模式”)。这个模式遵循“有兴趣、可选择、重实效、轻负担”的十二字方针,按照“预学—交流—导学—检测”的路径,最大限度的关注个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与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真正达到减负,保质、增效的目的。教师精心设计预学单,让学生走到前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交流已知,探索未知;而教师则进退有度地把握、提升、总结、点拨,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自主学习课堂中,使学生能力获得发展,课堂实效性增强。

(二)模式解读

“环线式积极课堂模式”中的“环”就是“学-交-导-测”四个环节,“线”指的是“激励性评价为线”。也就是以激励性评价将“学-交-导-测”各环节有机联系成一个整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就是学生预习和自学,“交”就是学生相互交流,“导”就是教师导学,“测”就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当堂检测,“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合作精神、学习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二、模式具体实施策略

学——学生预习和自学。教师要将预习的目标、要求、方法、步骤教给学生,学生进行充分的独立学习,这样就确保学生带着储备进入新课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预学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及时地积极评价。此环节教师要做到“明目标、给方法、重过程、多鼓励”。此环节一年级时要放在课上,学生掌握了方法,形成习惯后,可逐步放到课外。

交——学生相互交流。可以同桌也可以小组内交流已知,探索未知。教师要依据学习任务,科学组建学习小组,选优秀的学生做小组长,组员也要有明确的分工。教师对学生交流的过程要有时间限制,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清晰地步骤。在此环节要实现“兵教兵”,学生的大部分问题应该得到解决,同时又可以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把学生交流中讲解不到位之处,有误之处、共性的难点问题或生成的新的有价值问题记录下来,以备下一环节重点处理。

导——教师导学。要依据交流环节学生讲解不到位之处,有误之处,共性的难点问题或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指导、点拨、提升,要做到“精导”。在此环节教师依然是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要做到“四不讲”:学生都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能讲明白的教师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测——当堂检测。方式灵活,可以是口测,也可以是笔测;试题要精炼,有梯度(最好是可选择性的);可以分为基础题、选做题、拔高题;题量适中,控制在5—7分钟;可以自测,也可以同桌互测,还可以小组长测。批阅方式灵活,可以学生对照答案自行批阅,可以同桌交换互批,还可以组长批阅。教师在学生检测时要巡视,掌握学生检测时的态度,并把暴露出来的问题收集上来,作为展开下一步教学活动依据。对于学生参加测试积极性要有有效的、持久的激励措施。检测中出现的错误要有改正的过程。

评——教师激励性评价。要达到“以评促学、以评导学、以评激学”的目的。低年级重点关注学习态度,中年级重点是关注学习方法,高年级重点关注方法的优化和学习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当然,教师也可以针对每节课训练的点展开评价(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课,就要重点评价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效果)。要做到尽量发现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就感。此环节贯穿各个环节之中。

说明:四个环节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如检测与导学,可以先测评后导学,也可以先导学后测评,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论文作者:庄立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环线式”积极课堂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论文_庄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