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2北京石景山医院 北京 100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复发性深静脉血栓的关系。方法:选择215位复发性深静脉栓患者,分第一次深静脉血栓复发(第一组)和深静脉血栓复发两次及以上(第二组)两组病人。结合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深静脉血栓复发的比值比。结果:结合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区别年龄段,第一组和第二组病人的高同型半胱氨酸频率无显著差别。结论:深静脉血栓复发的发生比值比与病人血清中的半胱氨酸浓度、性别和年龄无关。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比值比;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040-02
Serum homocystein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urrent deep vein thrombosis Hu Changfu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Guangxi, Guilin 541000, China; Wang Ze Shijingshan Hospital of Beijing, Beijing 10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content of serum homocystein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urrent deep vein thrombosis. Methods Selected 215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deep vein thrombu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or the first group of first recurrence, relapse two times and above into second groups. The ratio of observed 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rum homocysteine content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 recurrence. Results No matter from the whole 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g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of high homocysteine in the first group and the second group patients. Conclusions Deep vein thrombosis recurrence ratio,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ysteine concentration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gender and age.
【Key words】Serum homocysteine; High homocysteine; Odds ratio; Deep vein thrombosis
血清中高含量的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之一[1]。高同型半胱氨酸通过身体抗凝的抑制作用和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氧化应激反应和内皮机能障碍发展、血小板和毛细管止血作用激活产生发炎病变而促使静脉血栓形成[2-4]。我们通过测定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并结合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评估静脉栓塞并发症复发的比值比。
1.材料和方法
将我院及石景山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15位深静脉血栓复发患者的资料作为工作基础。其中97位病人静脉栓塞并发症复发一次(第一组)及118位病人复发两次及以上(第二组)。第一组有42名男性(43.3%)和55名女性(56.7%),年龄为20到69岁。第一组病人的平均年龄为40.3±2.5岁,男性43.1±4.0岁,女性38.2±3.1岁。其中64位病人(25名男性和39名女性)年龄不超过45岁,33位病人(17名男性和16名女性)年龄高于45岁。
第二组有72名男性(61.0%)和46名女性(39.0%),年龄为20到69岁。病人的平均年龄为41.3±2.2岁,男性41.5±3.0岁,女性40.9±3.2岁,其中71位病人(42名男性和29名女性)年龄不超过45岁,47名病人(30名男性和17名女性)年龄高于45岁。
第一组的分组标准为深静脉血栓复发一次,第二组分组标准为复发两次及以上,经静脉超声波扫描证实,或者经静脉造影、肺动脉CTPA证实。肿瘤疾病、骨骼损伤及骨折、年龄超过70岁、手术、急性感染在研究范围之外。
按照标准方法使用“Axis”公司(挪威)的诊断试剂盒,通过免疫分析方法确定所有病人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居民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上限为11.0微摩尔/升(X=9.6+2SD)。
2.结果和讨论
第一组病人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为12.89±0.66微摩尔/升,比第二组病人(14.56±0.74微摩尔/升)低1.67微摩尔/升(P<0.001)。与第一组男性相比,第二组男性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高出1.97微摩尔/升(P<0.05)。两组女性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含量未发现差异。在对第一组男性和女性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含量进行比较时,未发现差异,而第二组男性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含量比同组女性高2.31微摩尔/升(P<0.01)。
第一组超过一半的病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处于11.1到15.0微摩尔/升(P<0.001)的范围内。第二组中一半患者的这一指标处于11.1到15.0微摩尔/升(P<0.001)的范围内,34.7%的病人指标高于15.1微摩尔/升(P<0.001)。在被分析的不同小组中,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相关的病人分布分析无显著差异。
第二组中,年龄低于45岁病人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浓度统计明显比第一组同年龄段病人高1.25微摩尔/升(P<0.05)。该组年龄超过45岁的病人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浓度比第一组同年龄段病人高2.51微摩尔/升(P<0.01)。在组内部,年龄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平均含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无显著差异。
第一组中年龄低于45岁病人的高同型半胱氨酸(>11.0微摩尔/升)78.1%的情况会出现,年龄超过45岁的病人出现情况是69.7%。第二组中这一指标的出现情况分别是81.7%和89.4%。在不同年龄分组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不同的患者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比较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平均含量时,被分析小组内年龄低于45岁的男性无差异。第二组中年龄超过45岁的男性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浓度统计明显比第一组高(2.84微摩尔/升;P<0.05)。第一组中年龄低于45岁的男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年龄超过45岁的同性平均高出1.82微摩尔/升(P<0.05)。第二组中未发现显著差异。
在比较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平均含量时,小组内年龄低于45岁的女性未发现差异。第二组中年龄超过45岁的女性的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浓度明显高于第一组(1.96微摩尔/升;P<0.05)。第二组女性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高出1.63微摩尔/升。第二组中年龄超过45岁的女性与年轻的病人相比,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明显更高(P<0.05),同种情况在第一组中未发现类似差异。
当对第一组的男性和女性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浓度进行比较时得知年龄低于45岁的男性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同年龄段女性高1.72微摩尔/升(P<0.05)。而年龄超过45岁的未发现明显差异。第二组中年龄低于45岁的男性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平均含量比同年龄段女性高3.05微摩尔/升(P<0.05),而年龄超过45岁的男性与女性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未发现明显差异。
当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11.0微摩尔/升时,各组病人静脉栓塞并发症发病比值比总体为0.74(P>0.05),当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为11.1至15.0微摩尔/升时为0.97(P>0.05),当同型半胱氨酸含量≥15.1微摩尔/升时为1.26(P>0.05)。
当年龄低于45岁的病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11.0微摩尔/升时,深静脉血栓发病比值比为0.9(P>0.05),当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为11.1至15.0微摩尔/升时——0.9(P>0.05),当同型半胱氨酸含量≥15.1微摩尔/升时为1.2(P>0.05)。年龄超过45岁的病人相应为0.5(P>0.05),1.08(P>0.05),1.3(P>0.05)。
当被分析小组男性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总体≤11.0微摩尔/升时,深静脉血栓发病比值比为0.65(P>0.05),当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为11.1至15.0微摩尔/升时为0.96(P>0.05),当同型半胱氨酸含量≥15.1微摩尔/升时1.2(P>0.05)。
年龄低于45岁的男性——0.9(P>0.05),0.9(P>0.05),1.1(P>0.05)。年龄超过45岁的男性——0.4(P>0.05),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为11.1至15.0微摩尔/升时—1.1(P>0.05),当同型半胱氨酸含量≥15.1微摩尔/升时—1.4(P>0.05)。
当各组女性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总体≤11.0微摩尔/升时,静脉栓塞并发症发病比值比为0.9(P>0.05),当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为11.1至15.0微摩尔/升时——1.0(P>0.05),当同型半胱氨酸含量≥15.1微摩尔/升时——1.1(P>0.05)。年龄低于45岁的女性—分别为1.1(P>0.05),1.0(P>0.05),0.8(P>0.05)。年龄超过45岁的女性——分别为0.7P>0.05),1.1(P>0.05),1.3(P>0.05)。
由此可见,结合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区别年龄段,第一组和第二组病人的高同型半胱氨酸频率无显著差别。此外,年龄低于45岁和超过45岁的男性和女性静脉栓塞并发症发病比值比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无关。
【参考文献】
[1] Den Heijer M.Rosendaal F.R.Blom H.J.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venous thrombosis:a metaanalysis.Thromb Haemost 1998;80:6:874—877.
[2] 姚伯昕,黄银辉,陈雅芳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19):2044-2047.
[3] 热西汗·依不拉音,古丽班努.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人静脉血栓的关系[J].中国美容医学,2012, 21(10X): 112-113.
[4] 陈杰莹,黄江佼,阳海金等.高同型半胱氨酸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J].医学综述,2010, 16(20):3096-3098.
论文作者:胡长付1,王泽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0
标签:半胱氨酸论文; 血清论文; 年龄论文; 含量论文; 病人论文; 男性论文; 女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