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年级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措施论文_李祯阳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年级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措施论文_李祯阳

摘要 新课改教学理念倡导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关注课堂,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挖掘资源、构建教学活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受教师落后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的教学活动成效并不高。对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论述了高年级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措施,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成效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小学数学知识难度和系统性也随之提升。相较于低年级小学课堂教学,教师需要给学生讲解的方法和技巧也随之提升。所以,在这种学情背景下,教师为了更加系统、更加高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技能,更倾向于将解题规律和技巧总结后传递给学生。如此一来,数学学习也就不再是知识生成的过程,而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所以,即便是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却恰恰忽视了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然将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所以,在此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虽然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仍并理想,其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现状

1.课堂的开放程度不高,忽视学生知识生成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知识的生成不应当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约定俗成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而总结归纳获得。但是,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能给学生足够开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创设有利的教学条件让学生发现并归纳,而是推动着学生尽快获得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结论,给学生提供的反思和揣摩时间不足,即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规律和结果,但却始终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所以,这种课堂低效且难以让学生获得兴趣的培养。

2.关注知识系统性设计,缺失学生活动开展

虽然高年级学段的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依然处于初级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阶段,对于抽象事物和抽象规律的认识,还需依赖于一定的活动载体,还需要借助一定形象事物的支持。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更高的知识系统性,依然按照自身对课堂的预设形式展开,课堂中组建的学生活动相对较少,能够给学生提供的感知性经验相对匮乏。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升,学习动机不强,并且知识的理解深度难以获得深化。

如上教学现状的存在,体现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依然未能真正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按照固有认知和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对此,为了改观传统的教学现状,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展开教学。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年级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1.关注课堂生成,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预设性教学资源和生成性教学资源相互交互的过程,教师呈现预设性教学资源给学生以启发,让学生主动思考演绎并获得大量的生成性资源,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更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网络架构,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应当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发学生初步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学生开始发散自己的思维并进行大胆思考,然后将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呈现到课堂中来。无论学生的反馈是对或错,都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尤其是错误性的教学资源,将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更能给学生的思维拨乱反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例如,

在《图形的运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对称图形的美感,教师可以给学生先提供几组对称图形,让学生说出其共同特征。在学生的总结归纳下,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逐步得以总结概括出来。与此同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演绎思考: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有哪些?你是怎样验证它是对称图形的?在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演绎中,课堂空间得以延展,学生对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理解也将会变得更加清晰,动态生成性的资源让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变得深刻,数学规律和数学结论在学生的认知成长提升的同时得以总结,教学成效也随之得以提升。

2.组织丰富活动,点燃学生动能

作为训练学生思维的载体,活动教学法能给学生的思维提供凭借物,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抓手。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活动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活动教学的形式展开。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将二维图形还原成三维立体图形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初步认识和学习本节的知识时,会感到此类问题十分困难。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状,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发展有限,更因缺乏凭借性的资源在头脑中重新构建。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方式进行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在活动中,教师先为学生发放正方体纸质模型,然后让学生标注出上下左右前后等六个面,并将之拆解成不同形状的二维图形。随后,要求学生拿出手中拆解完毕的二维图形与其同伴一起共同将之还原。在拆解和还原的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和拓展,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应用活动资源作为思维的凭借物,有效释放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3.挖掘有效资源,启迪学生思维

优质的教育形式,应当是在一定启发性的资源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需要,从而主动开展对新知的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学生学习《通分》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也已经建立了对分数大小的初步认识,更有多数学生能对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大小排列。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动能,教师构建如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小文和小丁的妈妈分别为两个人买了同样大小的蛋糕,小文的妈妈将蛋糕分成了6块,小文获得了2块,小丁妈妈将蛋糕切成了5块,小丁获得了2块,请问小文和小丁谁吃的蛋糕更大一些?此问题便是应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小敏和小林的妈妈切西瓜时,小敏的妈妈切了8块并给了小敏3块,小林的妈妈将西瓜切成了6块,给了小敏2块。你能比较出哪个同学获得的西瓜更多吗?在第一情境中,学生轻而易举获得问题的解答,但是面临第二个问题情境时,学生却产生了认知矛盾。随后,教师启迪学生思考:你是否能够通过再次且西瓜并进行比较的方式去分析谁获得的西瓜更多?在问题的启发诱导之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望也随之有效增强。

总结

低效的数学课堂总是给学生以枯燥感,乏味的课堂无法调动学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秉承新课改教学理念,通过关注课堂生成、组织法鞥福活动并有效挖掘教学资源的方式开展教学,切实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思维活力的前提下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领.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31.

[2]罗琼.“生本教育”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J].学周刊,2020(06):92.

[3]陈国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38-139.

论文作者:李祯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年级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措施论文_李祯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