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

韦希[1]2013年在《当代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中国高师音乐教育》文中指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是我国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初,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方针下建立的高师音乐教育,奠定了我国当代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基础,进而辐射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育和学前音乐教育。在百年的历程中,它积极有效地推动了我国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向着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代高师音乐教育与早期相比,越来越显现出重技术轻文化、重理性轻感性、重塑造轻养育、重西方轻东方等特点,也越来越表现出以专业性、唯理性、主流性、竞争性、宏大性等为特征的“男性气质”。本文把这种建立在西方现代性哲学基础上的音乐教育隐喻为男性音乐教育模式,把建立在西方后现代性哲学基础上的富有宽容、责任、情感、关怀、多元意蕴的音乐教育隐喻为女性主义音乐教育范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哲学思潮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导致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后现代转向。在这种理论氛围中的音乐教育领域,从新的理论视角——女性主义来研究中国高师音乐教育及其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女性主义音乐教育理论在其母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话语支撑下,针对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具体文化和社会背景提出参考策略。女性主义主张在和谐音乐教育世界中运用“圣杯式”的思维概念。“圣杯”概念所强调的开放性、包容性、对话性和差异性等,可以弥补音乐教育中存在的等级观念和科层制度的男性“剑”式思维的缺陷。一方面它诟病现实中以男性为中心的音乐知识框架,揭示那看似合理其实是在父权制度笼罩下的不合理的音乐教育现象;另一方面它又以全新的理论构架意图建立起生态的崭新的女性主义音乐教育范式。将女性主义的“圣杯文化”引入高师音乐教育领域,可以带来全新的伙伴关系模式。这是一种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生态、合作的模式,它并不排斥男性音乐教育模式,而意图与其平等共存、和谐共生。女性音乐教育模式能化解音乐课堂中竞争、冲突、权力的男性统治话语,在消解“欧洲音乐男性中心论”在音乐教育中垄断倾向的同时,推进温暖、关爱、慰藉的女性文化话语。女性主义音乐教育范式提倡母语化,珍视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倡导生活化,为音乐教育的课堂提供温暖与关怀;提倡对话性,与世界不同文明“他者”音乐文化交流沟通;强调情感性,对音乐价值及文化进行全面理解。如果能在高师音乐教育中融入女性主义音乐教育范式,将结束西方现代性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唯一模式的局面,同时也可拓展中国音乐教育研究的空间与视野,对中国高师音乐教育模式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可能性。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下,女性主义音乐教育理论可为高师音乐教育领域勾勒一个更为平等、和谐的未来图景。

敬少丽[2]2006年在《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文中指出古往今来,教育机会均等一直是人类所要追求的美好理想。尽管世界各国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和努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且没有一个统一而普遍适用的标准,但是人们仍在不懈努力地去探索和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教育机会均等也是古今中外任何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世界各国的各级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更主要的是它触及到了阶级或等级差异,种族,民族、性别,等等。但是,就像西方社会总是从阶级差异或种族歧视方面来揭示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根源,这种途径虽然正确,但并不适用于不同体制的国家。当代女性主义思想对人类和社会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对传统教育现象的反思与批判,通过对传统哲学命题的批判,以她们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审视和分析传统哲学在内容上和方法上所充满的男性中心的思想和意识,提出她们自己对教育独有的观点、看法和主张,努力改革传统教育理论体系。因此,本文以女性主义独特的视角来揭示她们是如何思考并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并给当代教育以深刻的启示;同时,对女性主义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美好的展望。 本论文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作为自己的调查对象,以山西某中学的几位教师作为自己的访谈对象,以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变革在教育机会方面所发生的嬗变作为自己考察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女性主义独特的视角作为分析和思考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对当今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进行性别社会学的考察和剖析,以期为有效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贡献可供参考的建议。 本文的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前言部分,说明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提出了本论文要分析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与论文的研究思路,以及文章的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方法和视角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问题的渊源——追求平等。通过对平等意义的阐释,说明追求平等是人类永恒的理想。但是,由于平等发展的丰富性、多元性以及人类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理解上的多样性。不同的社会发展、不同的文化传统,理解教育机会均等的视角也会有所差异。由于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得教育机会均等广泛地受制于各种社会因素及其他社会不平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由于社会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使得女性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和多变性,也使得人们对女性主义的理解也具有多变性和多样性。 第二章,女性主义的不懈努力——争取平等。女性主义通过对传统本质论、

侯晶晶[3]2004年在《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建构中普遍权利取向的民主原则和经济现代化所倚赖的泰勒原则是否就是教育的道德性理想的上限?后现代的宪政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潮以及整体与具体的辩证法使教育学者不可能满足于标准化、目标式的现代教育的已有成就,而无视千百万学生的现实异质性对于教育的殷切吁求。在此背景下,美国教育学会主席内尔·诺丁斯教授尽二十年的学术努力,提出了重视生命差异、关注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关怀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怀伦理学以及关怀取向的教育思想。她认为:以关怀为取向的道德性应该体现于教学、评价、管理等教育的每一过程和方面,并提出了关怀教育详尽的实施建议。她指出: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和学生真实感受的关怀性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只有道德的教育才能孕育有效的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才能使之成为有责任感、有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的关怀者,才能使其获得人生的幸福。就道德教育而言,她质疑受科学主义、唯认知主义和男性中心文化传统支配的道德认知教育模式,她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同时以现象学的方法细致探讨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这种思想超越了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二元对立。 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对于反思我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非关怀现象和清理对关怀的各种误识具有借鉴价值。在诺丁斯思想的启发下,本文分析了老子民生式关怀思想和先秦儒家政治取向的关怀思想对于现今中国教育的双向影响,并简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关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论文最后对现代中国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关怀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关怀教育理论以具体的人为本的时代性特征与我国正在努力建构的以民为取向的社会政策、国家政策和教育政策具有可契合之处。 总之,笔者认为:没有贴着教育标签的关怀仍然是教育,而融入关怀的教育则是意蕴更丰富的教育、更体现教育性的教育。关怀之于道德性就像红细胞之于血液,道德性之于教育就像血液之于肌体,专门的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方面道德性的关系——或者简称为道德教育与教育的道德性的关系——就像心脏与遍布全身的血管。专门的道德教育是一个血液密集区、一个血泵,它像发动机一般向教育肌体的其他部分运送能量并与之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心脏如果与其他器官失去血脉联系,就会变成一堆没有生命的死物。而教育的任何方面和过程如果缺少道德性和关怀,就会像肌体缺血一样,引起功能障碍、发生器官坏死,甚至丧失生命力。教育关怀性的充分实现是生成对自我、对他人、对文化、对生态等全面负责的关怀者的必要前提。教育的实质在于对人的生命力的呵护与培育,这种生命力中包孕着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

成强[4]2015年在《环境伦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环境伦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必须引起人类社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伦理为先。环境伦理教育是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中心工作,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丽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之一。绪论部分对环境伦理的产生根源和实施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研究。阐释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是推动环境伦理研究持续深入的主要动力,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了生态危机恶化,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亟待加强。绪论对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论述,环境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环境伦理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环保实践技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深入辨析。一是对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主要包括伦理与道德,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概念辨析、对应关系和基本特征。二是对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三是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系统阐明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必然联系,对环境伦理教育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了明确界定。第三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与权利论、敬畏生命、大地伦理观、自然价值论、深层生态伦理、生态女性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环境伦理理论流派的研究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环境伦理对改变人类价值观、提升道德境界、实现伦理超越、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现实意义,环境伦理价值观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内在价值的对立统一、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对立统一、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受动性的对立统一。二是简要阐释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智慧,对儒家、道家和佛教的传统环境伦理思想萌芽进行重点介绍,尤其对“天人合一”的朴素环保思想和“善待万物之仁”的伦理价值取向给予生态意蕴上的特殊关注。三是对环境伦理学演变进程进行简要梳理,从国外环境伦理萌芽时期开始,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公平正义的环境伦理、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环境伦理和全球化的环境伦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批判和价值澄清,进一步倡导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四是主要阐述了认知规律研究的教育启示意义,包括杜威的道德认知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三水平六阶段发展理论、彼得斯的道德认知与发展阶段理论、布鲁姆的认知层次学说和掌握学习理论、卡都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柏瑞的发展模型理论。五是简要展示了道德教育研究普遍规律对现代环境伦理教育的有益启示,包括道德可教、学校和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有机衔接、道德教育的非灌输性原则、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规律研究、道德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研究。第四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体系进行总结分析。主要是对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活动要素、组织结构、功能价值、评价方式进行科学界定,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伦理教育理论框架体系。第五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全过程跟踪国际环境伦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环境伦理教育诞生开始,经过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的成长阶段,以第比利斯会议为标志的蓬勃发展阶段,再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以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普遍认同。二是对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重点对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和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做出系统阐述。三是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环境伦理教育经验和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从两个方面论述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着重剖析了当前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环境伦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对策,一是关注道德认知水平发展,针对不同思维发展阶段,区别化实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二是注重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三是借助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学科融合力度,开展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拓展第二课堂,澄清环境价值观。四是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舆论监督和伦理引导。五是体现政府部门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导力量,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六是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环境伦理教育影响力。七是倡导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环境伦理教育实践活动。八是加快环境伦理教育法治化进程,倡导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九是注重完善教育保障配套措施,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师资保障、组织机制保障、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保障。十是关注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社会。第七章对环境伦理教育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为继续深入研究环境伦理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结构、改进措施和保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蕾[5]2013年在《女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由男女两大主体构成,二者社会角色的充分展示是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之本。孕育人类生命的女性在生育、教育、家庭和社会建设等各方面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女性不仅在历史上深受封建宗法制度和男权思想的压迫,而且在现实中也未能与男性完全实现在各方面的平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在当今社会所担任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多样,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妇女的素质影响到民族的素质,妇女的发展水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对女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远远不够。本文以女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题,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和性别角度专题深入研究中国当代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女性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的全面探索,试图构建比较系统、完整的女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应对和解决中国当代社会日益凸显的女性思想道德问题,促进广大女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

武翠红[6]2012年在《传统与变革:英国教育史学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国教育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特征,是世界教育史学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对我国教育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英国教育史学传统范型的创立为切入点,围绕传统教育史学、新教育史学和全球教育史学范型的转换过程,探究英国教育史学的历史演变规律,并预测英国教育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本研究的写作过程中,将主要抓住两条主线:一条显性主线和一条隐性主线。显性主线是对英国教育史学的产生、发展与趋势的全程评析。笔者将关注传统教育史学、新教育史学和全球教育史学产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分析,着眼于梳理传统教育史学、新教育史学和全球教育史学中不同学派之间的关系、差异和连续性;同时,还关注不同学派内部之间的断裂与连续;隐性主线是英国教育史学科领域学派演化的方法论分析。笔者尝试通过对各教育史学派方法论的思考,来展现英国教育史学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这两条主线相互并存和交互渗透。全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章内容。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笔者重点阐述英国传统教育史学范型的创立过程及其主要特点。英国传统教育史学的创立基本上是伴随着国家干预教育和师资培训的兴起而兴起的。传统教育史学范型呈现明显的辉格特色。教育史观主要是以今论古观、直线进步史观和精英史观。因此,教育史研究范围相对比较狭窄,呈现出一副国家干预教育的历史画卷;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主要是挖掘调查报告、国会纪要报告、官僚机构档案和教会档案等官方史料,以史实来告诉人们教育历史是什么;从写作上来说,主要是事件和人物的教育叙事史;从教育史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关系来说,传统教育史学强调教育史学科自身的自主性,很少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很排斥。在第三章,笔者通过分析英国传统教育史学的内部困境和外部推动因素,介绍英国教育史学的变革背景,同时阐述英国新教育史学的兴起过程。在第四章中,主要阐述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英国新教育史学流派纷呈的状况,并分析英国新教育史学流派范型的特征。对于新教育史学来说,根据它们关注的理论和方法上的差异,新教育史学范型内部可以分为三种:以阶级为分析范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以性别为分析范畴的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和以文化和语言为分析范畴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史学。它们在各自的领域,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重新构建教育史。在第五章中,主要叙述20世纪90年代末至2011年,在英国教育史学走向碎片化时,随着全球化的兴起,新旧教育史学开始调整和融合,形成新的教育史学范式,宏观的教育史探索出现。一方面,尽管所有新教育史学潮流都在挑战自19世纪末建立的支配教育史学家的民族国家的中心地位,但是,民族国家仍然在教育史写作中得以存留,只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发展,传统教育史学复活。另一方面,新教育史学也发生了变化,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后现代主义教育史学带来的碎化,英国教育史学者加强与国际教育史学者交流和合作,进行跨国和跨文化的比较教育史研究,从宏观上考察教育的发展历程,大写教育史再生。因此,在论文结语中,笔者将从分析和回顾英国教育史学范型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入手,说明当代教育史学家如何处理教育史学的传统,探求教育史学的变革之路,最终寻找到传统与变革之间的连接点。

张旭[7]2000年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西方妇女解放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套纷繁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女性教育一直是西方女性主义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特别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许多女性主义教育者以社会性别的视角对现行西方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用大量翔实的材料揭示了仍广泛存在于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性别歧视,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其中的一些措施已在实践中初见成效。她们的研究不仅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教育民主化的关注,而且为实现社会性别公平化的教育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我国自1949年以来。实行了男女平等的教育方针,女性的受教育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善。不过近年来,随着女生入学难、分配难、女性人才严重荒废、女性向传统角色回归等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我们必须结束并超越过去几十年来无性别意识的男女平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正视教育系统中仍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公平的倾向,并将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广大教育者的观念及国家教育决策的主流之中,从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对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做一较全面的介绍、分析,借鉴她们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是必要和有益的。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和分析了对西方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四种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教育主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最为看重教育在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上的作用,强调为男女两性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激进女性主义则认为性别压迫是一切压迫的最根本形式,因此致力于挑战在学校结构中传输父权制的不平等的两性权力关系。与前两者不同,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强调资本主义和父权制一起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她们更关注从理论和学术上来探讨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和权力关系的再生产。后现代女性主义兴起的时间较晚,却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的解构立场和多元认识论,使得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教育者们更加注重女性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主张以“公平” 的教育目标代替“平等”的教育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不同的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分歧,但都致力于为改变女生的不利处境作出建设性的贡献。第二部分从教育实践的层面,旨在概括和阐述近三十年来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者所做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以社会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现行西方教育,结果发现在女教师的比例、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教材文化、标准化测验及校园同伴文化等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仍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男女两性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二是提出建构社会性别公平化教育的策略与建议,及为此所作出的努力。随着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女性主义教育者们认识到,实现社会性别公平化的教育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与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三部分论述了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者在政策、教师、教育形式三个方面的深入思考.她们注意到,并非所有要求去除社会性别歧视的法律、政策都必然会带来公平的变化,必须对政策本身的特性及执行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加以深A的研究;其次,教师对性别公平倡议的态度如何取决于多种困素,应进行具体分析,以尽可能多地争取到教师的支持Z 第三,女校是否更有利于女生的发展,不应简单地得出是或否的答案,问题的实质在于不能以形式的改变掩盖真正需要改变的东西,应该更加关注对确实有利于女生发展的教育因素的研究。 第四部分提出了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无庸讳言,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中还存在性别意识缺失的问题,要深化教育改革,探索能为男女生提供同等机会和发展空间的平等教育,应广为宣传社会性别公平化的理念,加强女性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联系,并尽快建立起监控社会性别公平的评估体系,促进社会性别公平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陈方[8]2007年在《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道德教育》文中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女性主义是近代以来重要的具有较强冲击力的社会学术思潮。性别分析已成为一个与阶级、种族相并列的,不可或缺的分析范畴。而道德教育则从“轴心时代”起即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它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女性主义的各个流派关注性别的平等和差异问题,但是在道德教育领域,除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诺丁斯提出了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外,其余流派对道德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理论和研究众多,却鲜见以性别作为分析范畴的研究。因此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路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女性主义的概念、运动和理论流派,梳理了西方女性主义各个流派对教育中性别问题的不同认识以及它们对教育实践的批判和建议。然后阐述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在道德领域中发现的“不同的声音”以及女性主义伦理学应用到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的模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我国当下的道德教育理念和实践进行了审视和分析,从而发现我国的道德教育领域中缺乏性别意识,忽视了女性这一重要的群体,又往往无意识地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和男性中心、男性霸权的现象。同时在道德教育中缺乏女性更为注重的情境、情感和对话等因素。从而揭示了导致我国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注意在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中引入性别意识,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改变对女性这一不可忽视的群体的漠视和歧视,在道德教育的思维和方法上借鉴女性主义的思维和方法以及女性主义教育、女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即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立体德育网络和构建新的道德教育方式。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女性主义理论虽有独到之处,也有一定的不足,要对其进行辩证、客观和历史的分析。

王俊[9]2005年在《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文中提出高等教育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理论视角来阐释。本研究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用“知识与性别”这条线索来关照高等教育,是将社会学意义上的性别不平等归之于哲学认识论意义中知识的性别等级图式。通过对高等教育四个核心概念(高深学问、学科、课程、教学)的社会性别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中性别歧视的认识论根源。高深学问作为构建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材料,它在观念、建构主体、建构原则、建构逻辑、论述主题及研究方法上,都与传统社会性别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同构性。女性主义认为,人类的绝大部分被称为“知识”的领域实际上都是以男性的视角出发建构的,这无疑带有男性的趣味与偏见,而不利于女性的认知与发展。所以,本论文提出:高深学问作为整个知识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并非性别中立或性别无涉的,它实际代表着一种男性形象,从本质上与女性/女性气质是相悖论的,而这个“本质”又与社会性别制度一样,是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高深学问通过所谓知识的“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为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性别制度提供了合理、合法的依据,实际上也就是为实现社会现存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高等教育中的性别霸权提供了知识论上的解释。学科作为高等教育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非价值中立,就像高深学问是被建构的一样,学科也是被建构的。所以,对于隐含其中的权力、利益基础以及意识形态则不容忽视。本研究认为,在学科制度的进程中,只有男性才是学科化知识的局内人,女性成了学科知识的局外人。女性创造的知识和关于女性的知识,已被有意识地遗忘和无意识地扭曲,从学科上划分为男性学科和女性学科并对其进行等级分层,实际上是社会性别符号系统中劳动的性别分工在学术和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体现,它反映和延续的依然是一种男性中心(或优越)的社会文化。要想消解学科的性别隐喻,打破学科间的等级划分,并把女性创造的知识和关于女性的知识纳入学科的视阈,就必须超越传统思维模式,坚持学科建构主体的多元性和学科内涵的发展性与开放性。

尹秀芳[10]2011年在《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性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和女性主义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她的重要著作《女权辩护》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妇女理论著作,是现代女性主义的起源和奠基石。她运用了男性思想家在人性和政府问题上所运用的许多论证技巧、假定和观点,为女性界定了一种新的社会地位,即男女平等。沃斯通克拉夫特对社会中妇女的愚昧无知、心胸狭隘感到痛心,进而深入分析了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指出女性的低劣是由不恰当的教育和社会环境造成的,最后得出两性差异“并非天生”、女性应该与男性平等的结论。沃斯通克拉夫特提出了发展新式女性教育的方案。女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有理性的贤妻良母,以使女性能够更好地完成上帝赋予她的职责,进而通过妻子和母亲的身份来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女性教育的核心是理性,以便使女性的感情得到控制和引导。女性教育的原则是建立公立的走读学校,男性和女性在同一所学校里接受共同的教育。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想相对于她所处的时代而言显然过于超前,但是在19世纪的女性主义者中赢得了众多追随者,到今天仍保持着它的活力。当今世界女性的解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思想对我们有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当代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中国高师音乐教育[D]. 韦希.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 敬少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 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 侯晶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4]. 环境伦理教育研究[D]. 成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5

[5]. 女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陈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6]. 传统与变革:英国教育史学历史演变研究[D]. 武翠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7].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D]. 张旭.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8].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道德教育[D]. 陈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07

[9]. 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D]. 王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10].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性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 尹秀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