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放松活动论文_郑丽真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放松活动论文_郑丽真

郑丽真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仙岭小学 362600 

摘 要:在体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放松是通往冠军之路的捷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放松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具体到体育教学上来说,放松活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身心从课堂练习的紧张、兴奋中松弛平静下来,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有着积极的作用。放松的好坏标准应该是练习者的呼吸、脉搏频率降下来,肌肉适度地松弛下来,心理自然进入平静状态。许多教师在他们的实践中创造出了很多放松的方法,如走步或慢跑法、游戏放松法、逗趣放松法、按摩放松法、暗示放松法等等。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整理放松

一、整理放松活动的意义

整理放松活动主要是有利于促进因运动锻炼而增加的乳酸循环,更快地消除运动锻炼的疲劳,同时也有利于血液重新合理的分布。运动锻炼期间,大量的血液流向参与运动锻炼的肌肉群,如在跑步时大部分血液流向下肢,更多的氧气保障大肌肉群的供给。在运动锻炼后进行整理活动,血液能较快地恢复到安静时的分布状态。在肌肉锻炼后要及时进行抻拉,以便加快乳酸的循环,减少酸痛。

二、整理放松活动设计

1.针对性。教师应当根据主教材的教学内容、练习方式以及动作技术的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形式进行放松。例如:学练投掷内容,可以锻炼孩子双臂和肩部肌肉,促进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它对上肢肌肉力量的要求较高,学生在练习时上肢肌肉做功较多,在放松时应以缓解上肢肌肉紧张、促进肌丝复位为主。放松时以幅度由小变大的拉伸性练习为宜。

2.实效性。实效性对于放松活动是尤为重要的,而实效性程度也存在着高低之分,我们选择的放松内容应当是实效性最高的。例如:耐力跑练习后,针对腿部进行的自我按摩放松,其效果通常不如互相踏踩按摩放松的实效性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是否具有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知:在放松时,观测到学生的表情放松、神情愉悦;放松后,通过询问了解到学生感到肌肉松弛、身心轻松,其放松内容必然是合理的。

3.多样性。放松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包括组织和方法的多样性。

(1)放松活动组织的多样性。放松活动的队形可根据主教材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队形,如圆形、扇形、八字形等。以四年级《远撑前滚翻》为例,将队形设置为扇形,教师位于扇柄处,这样既方便学生观察,又有较强的观赏性,给放松练习带来生命力。放松队形组织的多样性应当立足于主教材的基础之上,不能以追求放松队形的多样性、美观性而忽略主教材的实际情况。

(2)放松活动方法应具有多样性。某种放松法可通过有效的变通应用,以增加放松手段的多样性。例如意念情境放松法,通过想象将自身置于森林之中。其实该放松法不必一味强调通过想象特定情境进行放松。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有各自开心的回忆,可以引导他们闭上双眼对自己的快乐的记忆进行回忆放松。这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精神。

4.灵活性。放松活动的灵活性,包含内容和时间上的灵活运用。

(1)在放松活动过程中,偶尔出现放松效果与预设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此时在放松活动过程中,放松方法应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有灵活性。因此在备课时,在备放松活动内容时多准备一个预案,以便更好地应对放松过程中效果不佳情况的出现。例如:在学练50米短跑内容时,学生腿部肌肉做功较多。在练习之后,学生对腿部进行自我按摩放松,如果在放松过程中学生表现得过于疲劳,放松积极性低,按摩力度轻,自我按摩放松的效果根本无法落到实处。这时候可及时调整,让学生先进行短暂的情境放松或呼吸调节放松,再进行自我按摩或生生互动按摩放松,效果较好。

(2)在放松时间的安排上,应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进行灵活设定。负荷大、密度高的项目,放松的时间应适度延长些(4分钟左右),而负荷小、密度小的项目放松时间则可适度缩短些(2~3分钟)。

5.身心结合。在一般常规课堂的放松活动时,往往对学生身体关注较多,而对心理层面的放松则较少,因此在放松活动后,常常导致身体得到了放松而心理还未得到缓解的状况出现。因此放松活动内容应力求做到身体、心理放松两者的兼顾。例如:在做体前屈时,肌肉进行拉伸性练习的放松,整个过程中伴有老师的语言引导、暗示或舒缓音乐的配合,其效果会明显高于单纯的拉伸性练习放松。

三、整理放松应注意的事项

在整理放松练习时,教师不要过多地提一些要求和标准,而是让学生自主进行整理放松练习,教师只需在一旁做提示性指导和辅助即可,还可启发学生自创放松方法来进行放松练习。要尽量把学生组成小群体进行放松,避免一人单独进行。 

放松活动在有的教师眼中仅是用来维持一堂课的完整性,这是不正确的思想。每位体育教师都应该重视放松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在每次运动后让学生认真做好放松活动,使学生减少疲劳,尽快恢复正常的身体机能。随着新课程向纵深发展,放松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出现创新的一面,但创新也好,传统也罢,都应由主教材的内容、条件、运动量的大小来决定,而不是随心所欲地以好看而无放松效果、虚假而无放松实效的“花架子”示人。

论文作者:郑丽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

标签:;  ;  ;  ;  ;  ;  ;  ;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放松活动论文_郑丽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