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语文教师的任务:把教材备厚,把教材教薄论文_刘朝敏

高效课堂中语文教师的任务:把教材备厚,把教材教薄论文_刘朝敏

刘朝敏 河北省威县第一中学 054700;焦英荣 河北省清河县杜林校区 054800

一、如何把教材备厚

1.站在大背景下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1)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备课时,教师应该把这一课置于单元的教学目标中,置于学期教学目标中,更应该置于整个课标的背景下,确立这一课的地位和性质。教师应该了解教材选择这一文章的初衷,理解文章的结构、主题等基本的教学要素,更应该了解作者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甚至借助了解和其同时代同时期的作家或者作品来解读文本的实质,从而把握教学目标的整体方向。

(2)根据课标设计科学严谨的导学案。设计导学案,不是依据教参而是根据课程标准。一节语文课完成几个目标是好的?几个学生体会得深就是好的?体会到什么程度就是好的?我们的唯一依据就是我们的课堂标准。站在学生的角度确立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文本,走进去,再走出来。

2.设计主问题和练习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语文教学中设计“主问题”对分析整篇课文起着引领作用,它是课堂教学分析和讨论的灵魂,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它可以简化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无效提问,让学生真正占有时间、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真正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其次,它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次,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性,真正杜绝新课程“新八股”教学模式,拒绝教师的“不作为”,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是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的,是一种能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主问题是教学目标和课堂活动的结合点。主问题必须体现教学目标,统筹课堂,无论你设置多少教学目标,但主问题的数量应该是有限的,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质量和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主问题,还要和课堂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一种类型的文章可以从同一个切入点设计,也可以进行多角度改变,让学生感觉到有规律可循,又让他们感到有新意。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教案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法,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

3.设计的教学活动程序和方法要灵活机动。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许多语文教师把语文课堂上成了音乐课,上成了美术课,上成了演讲课,上成了辩论课等等,甚至有的教师把语文上成了历史、政治课,把人文的精神引申了好几个层次,这些都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我们的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和展开,我们的活动不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有许多的课堂都是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整个课堂,好多的学生一个劲儿地说,却不明确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确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自己又掌握了多少。

二、如何把教材教薄

1.教师要善于点拨,点拨时要抓住关键。首先,在知识的衔接处进行点拨。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所以应对准它们的衔接处进行点拨,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解答问题自然地进行迁移,使新课顺利地展开。其次,在知识的重点处进行点拨。重点是指在整个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针对重点设计出关键性的问题,巧妙地点拨,诱导学生探究解决矛盾的办法,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再次,在知识的难点处进行点拨。难点是学生难于掌握的知识点,也是学生认识水平与抽象复杂的知识之间的矛盾。分析难点在何处,其形成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最后,在知识的易错易混处进行点拨。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容易被一些易混淆知识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抓不住本质。教师要及时提出有利于解惑的问题进行点拨,使学生明辨是非。

2.教师要适时评价,评价时要总结规律。评价学生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权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内心。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去评价学生呢?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评价要全面客观。评价要做到全面与客观,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看一个学生,不能只看他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他的学习态度;不仅要看他的学习态度,而且要看他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看他的学习方法,而且要看他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其次是收集信息要全面、客观,要全面了解情况,不要仅凭一两次测验分数做出最后的结论,甚至形成对人的偏见或成见。其次,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因此,评价方式必须服从评价目的。最后,评价要有发展性。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和标准来评价学生,要看到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看到他们的努力,看到他们每一点的进步与变化,并要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切忌用僵化、固定的眼光来看他们,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论文作者:刘朝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3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3

标签:;  ;  ;  ;  ;  ;  ;  ;  

高效课堂中语文教师的任务:把教材备厚,把教材教薄论文_刘朝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