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的辩护:从唯物主义观点推测高级心理机制的产生
胡卓煜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试图通过追溯心理的起源来解读各种心理机制,但其理论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受到了诸多质疑。本文结合唯物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针对前人的质疑对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进行了探讨,认为进化心理的对于人类心理起源的观点是可能成立的,并在此基础上认为某些高级心理机制的产生类似于一种“错误经验”的“正确表达”的机制。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 唯物主义 高级心理机制 “错误经验”“正确表达”
1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反对意见
1.1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它运用进化论对人心理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是由心理和生理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应受到进化规律的制约。心理是人类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科学的进化论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其核心主张在于: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人类的心理机制主要是在解决人类关于生存和繁衍的适应性问题中所形成的,而我们可以通过功能分析的方式对人类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和理解。
总的来说,进化心理学试图从生物起源的角度来解释人类心理的产生,将人类所有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都归结于生存和繁衍之上,并以进化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核心思想为逻辑基础通过讨论心理和环境的交互来解读心理机制的诞生。
1.2 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进化心理学的出现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提出了心理学理论统一的可能性。
在进化心理学出现以前,心理学的理论多只是在我们所观测到的人类心理现象之上,提出的各种描述性质的假说,而难以真正从物质世界去将这些假说作出合理的解释。如精神分析基于力比多;人本主义基于人积极的心理力量,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基于意识;而行为主义和一般的认知神经科学选择无视“心理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而主要将精力聚焦于人类本身存在的一些心理和行为规律上,目标是解决更加实在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任何一个理论真正解答了“心理到底源自哪里”这个问题。
(17)作为一个建筑师[Ag],让[Pro][[广大老百姓[Posr]拥有[Pro]适合自己生活的居住空间[Posd]],比建一百座宫殿大厦更有意义。
所以,虽然对于进化心理学研究方法上面对的一些如研究资料不充分一类的问题,我无能为力;但对于其逻辑体系上面临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可以进一步完善的。
“各自不同的主观“还原”出来的“直接经验”将层出不穷,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抽象”形象,如“内感知”、“自身启开”、“自身意识”等等,且不说这些古怪命名是否准确,我们将如何来把握这些如同宗教咒语似的东西呢?”
因为在哲学及方法论方面的差异,心理学家们对于“心理”这个概念本身定义的不明确和不清晰,是心理学产生分裂的原因之一。
而进化心理学的出现似乎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将人类的心理归结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本能,用进化论的思想去解读人类的心理机制,试图从生物学的角度达成心理学的统一。它所主张的“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诸如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都是受到了这种视角的启发。
1.3 进化心理学的局限和受到的批评
进化心理学的企图虽然宏大,但很快就遇到了其瓶颈;在其研究的方法上,人类历史上的各种资料并不详尽,很难通过对于历史的研究对于心理机制的形成进行一个完美的还原;在其适用范围上,它也很难解释人类诸如艺术一类的高级心理活动的产生,也难以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
而除此之外,其在逻辑上的正确性也受到了哲学学者的质疑:心理进化的逻辑真的等同于一般生物进化的逻辑吗?进化心理学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同样也遵循生物进化论的基本逻辑,即“随机变异”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那么,人类的心理是否真的就是遵循这种逻辑呢?人类心理的发展和进步似乎一直都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而非简单的随机变异。其次,“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思想在生物界是因为受到了自然选择,选择的标准是生物的存活或死亡,而人类是不会因为心理机制的差异而发生这种死亡式的筛选的,那在人类的心理领域这个“优胜劣汰”选择的标准是什么,筛选具体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这种选择之后心理机制具体又是如何遗传和继承下来的呢?进化心理学对于这方面问题的解释并不完美。
2 从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待进化心理学
2.1 进化心理学于心理学在唯物主义上的启示
虽然进化心理学本身受到了诸多批评和反对,但无论如何,它在有一点上的贡献是无法被否认的——从历史的视角来解读心理的产生。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世界是物质的,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人类心理的发展也一样,人类的心理无论有多么复杂和多变,它本身也是建立在人类机体的生物基础之上的,正如现代心理学的共识那样:心理是脑的机能。
所以,无论人类的心理是如何神奇,它也是从过去到现在跟随着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一步步发展过来的。人类心理发展的逻辑或许和生物进化的逻辑不同,但人类现在这个可以进行高级思维的机体,却确实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所诞生出来的。我们所有的思维活动,应该都建立在我们自身的机体逻辑之上。
那么,以这个唯物主义的假设作为基础,我们再来考虑一下人类心理诞生的前提:人类心理的产生源自于我们的生理机体,而我们的生理机体最初源自于生物进化的结果(假设进化论是生物界的普世规则),而生物进化是为了生物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得出结论:人类心理机制的产生最初是基于生存和繁衍。
看似好像和进化心理学的核心理论重合了,但实际上是不同的。这里为生物进化论的适用范围画上了一个界限:产生和最初。
即人类会用自身已经形成了的概念去理解一些新的事物,并形成新的概念和经验。如果这些新的概念和经验可以在客观现实中一直都能正确表达,那么这些概念和经验就会被人类认为是合理的,即被合理化,并被纳入到人类的经验世界中。
进化心理学者过于坚信进化论的思想,将心理发展和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完全地重合,认为人类的心理就是单纯的基因表达,而没有考虑到心理本身的特性以及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复杂的交互作用,从而招致了诸多批评。
但正如最前面所说,从历史视角来解读心理机制的产生这个做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大数据最典型的特征是多源异构。原始数据中会包含一些“脏数据”,比如离群点,值缺失等状况。因此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和集成,为将来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方便处理的数据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方法大体可分为4类:基于物化或ETL引擎方法、基于联邦数据库或中间件方法、基于数据流引擎方法以及基于搜索引擎方法。
乃至是到现在,我们依然无法从根源上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心理的理解,更多的还是描述和推测,而非是确定的事实。
2.2 唯物主义视角下的进化心理学
如前人所提到的,“心理学的分裂首先是一种思想上的分裂。不同的心理学家由于其哲学世界观的不同,对心理的本质、意识的特性等问题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因而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再提出这样的一个假设:复杂的概念可以被拆解为一些直接基于感官的基础概念。只是由于人类的思维本身过于复杂,且有些概念本身是内隐的,所以我们很难在主观上将这些概念进行完全的拆分。
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进化心理学的错误主要在于其对于生物进化论本身的过度信仰,意图将人类所有的心理机制都归类到生物进化的逻辑中去,而忽略了心理本身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复杂性。但它所提出的这种从过去研究心理机制的视角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虽然一些前人认为“以物理学的方式去研究心理学”并不可取,但,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虽然这两者在方法上也许不甚共通,但从根本上来说,心理依旧还是在世界的物理规则之上的。基于这点,我们可以运用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哲学思想,以及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试图来对进化心理学进行一些逻辑上的完善,并在这个基础之上来确定人类某些的高级心理机制是如何诞生的。
2.2.1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意识的诞生最初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即人类心理机制的产生最初还是基于生存和繁衍的需要,而人基础心理机制的生理模块是通过基因及其他遗传物质进行遗传和保留的。
而对于引起心理产生变化的因素,依据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说法,只可能来自于人类机体的原始结构以及人类后天接受到的感官信息。即,人类之间的心理差异,要么是因为人类机体原始结构的差异,要么是后天环境中所接触信息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这样,我们就先确定了心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导致其产生变化的因素,为我们之后的论证提供了一个哲学基础。
2.2.2 关于认知系统的假设
依据2.1中心理现象的变化只可能来自于人类机体差异和后天经验差异的说法,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结论,我们认为:人类意识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不精确模拟,而这种模拟在表征上基于一个符号体系。
人类通过符号和表象的形式将这个客观世界的事物特征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但这种纳入的信息的过程是不“精确”的,这些特征并不能代表某个客观事物的全部信息——如认知心理学中对知识表征的描述那样,人类只能了解到一个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并由这些个别属性将这些客观事物“拼凑”出来。像原型模型中将鸟这个概念原型拆解为“会飞”“会唱歌”“下蛋”“身体小”“在树上筑巢”“吃昆虫”等特征(个别属性)。而这些特征本身也是一种概念,且也是由其他的概念所拼凑而来。换而言之,人类的知识是通过建构获得的,人类对于一个概念的理解基于对其他概念的理解。
式中,Pt为激光发射功率,St为目标反射率,Tr为接收光学系统效率,Tt为发射光学系统效率,Ar为接收光学面积,θ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为目标与系统之间的距离,Ua为大气衰减系数.
这个说法的一个证据是,因为人类的原始认知是完全基于感官之上的对客观现实具体属性的认知,所以孩子们很难理解过于广泛的抽象概念。如孩子可以理解帽子,鞋子,裤子这些有具体对应事物的概念,但很难掌握“服装”一词。而在让孩子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将新知识和和孩子们经历过的客观现实联系起来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学习。
小谷还特别的机智幽默。那次我跟小谷开了一个玩笑,说:“‘小谷是猪’的英语怎么说?”他说:“Xiaogu is a pig!”我说原来你是猪呀,他立即反问道:“你见过像我这么聪明的猪吗?”有一次我告诉小谷:“我的弟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他马上又反驳说:“世界上最可爱的人那可是我弟弟。”还有一次我向小谷抱怨妈妈太严厉了,但妈妈还说自己还不够严,小谷说:“那是必须的。”
进化心理学之所以自认为自己有着能够统一心理学界的能力,主要是因为——它从人类的生物性上解读了心理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成功为心理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找到了一个名为生存和繁衍的根基。但从现在的批评看来,之前的它解读得并不完美。
根据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人类原始的机体结构是生物进化产物的说法,我们可以整理出这么一条逻辑链:生物进化的动力源自生存和繁衍的需要,生物进化促使了人类原始生物机体结构的形成,人类的机体结构决定了人类感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人类认知系统原始概念的获得基于人类的原始感知,人类认知结构的建构依赖于这些原始概念。
但人类的认知体系不可能一开始就是这种由概念来解释概念的模式,其必须要有一些基础的概念来开启这个过程。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最初的基础概念应该是源于人类自身感觉器官对客观现实的感受,这些原始的感受转化为了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理解的原始概念,如颜色,形状等特征。这些直接基于现实的基础的概念不需要依赖其他概念对其进行补充。
在得到了这么一条逻辑链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
2.2.3 关于某些高级心理机能的假设:“错误经验”的“正确表达”
用覆膜机械覆膜,效率高、质量好。要求盖膜严密,保证覆盖质量;膜边压土不宜过多,以扩宽采光面;出苗后及时放苗,以防烫苗;经常检查地膜,播种后如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要及时用细土封严(包括放苗口)。
前文提到,组成人类认知结构的最原始的概念源自人类的感官信息。但人类形成概念的过程并不仅仅只依赖于基础的感知。人类特殊的言语系统让人类可以将一些经验变为语言的知识,在拥有一定的基础概念之后,人类就可以通过这些基础概念去理解人类的各种知识经验,并形成新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一个图来说明这个过程(图1)。
图1:人类认知系统和外界信息交互模式图
我们可以认为人类认知系统的信息来源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来源于感受器官所感受到的客观现实的经验,一部分来自于人类社会的经验传承。人类对人类文化经验的理解基于对客观现实的感知,并基于某种复杂规律构成了人类的认知系统。
在认知心理学中,我们认为这种复杂规律是概念之间的联结关系,这个在对认知系统的假设中已经提到过。
5)研究开发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专家知识库中评估打分指标及权重赋值体系(AHP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统计平均法)、打分策略算法(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综合指数法)以及安全推理知识体系的定义、描述、管理维护。
根据前文提到的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人类的认知系统在最初刚刚形成的时候,作为一种生物,人类主要面对的问题为生存和繁衍的问题。但由于人类认知系统的特殊属性,人类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并不像一般的生物进化那样“直接”。
合理化假说认为,人类随时随地都可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要求或给予解释,并认为文化的本质是合理化信念的集合。我们基于本文的假设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个观点进行阐述:人类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会不断地试图去理解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事件,并将这些事物和事件“合理化”。也就是说,认知能力诞生之初的人类会针对自己所遇到的生存和繁衍的问题,按自己的理解去将这些问题“合理化”。
演讲目标是否明确是是否能够进行有效演讲的基础。在明确演讲目标后才能把握听众想了解什么,听完后会获得什么,在演讲过程中才能与听众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打磨演讲内容,有效传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采用讲故事,引用名人名言,描绘想象场景等方式吸引听众,组织有序的内容让听众跟随自己的思路接纳自己的观点,才能获得积极的演讲效果。而我在后来对项目组成员做研究思路展示时,并没有明确物探处理研究同事是我的重点演讲对象。所以在演讲内容方面产生了偏差,一味强调研究思路是我自己独创的,这个研究思路会给自己的研究带来多好的效果,而没有展示这个研究思路其实也会帮助物探处理研究取得积极的成果,所以最后演讲取得了相反的效果。
如人们将长有尖牙,身躯庞大的动物定义为猛兽,并将猛兽这个概念和有害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大量的实践中人们验证了这个定义的正确性,所以猛兽这个概念便同时作为一种经验划入了人类的经验世界。而人类会结合机体的遗传信息以及感官所提供的直接经验来对这些特殊的经验进行反应,如表现出对猛兽的畏惧。
近年来,我国对于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程度越来越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开始实施很多农民工健身的工程建设,从许多街道我们都可以见到各种体育健身的设备。仅从湖南省说,已经将体育健身器材普及到了村镇,如今很多农村和社区都有健身设备和器材。但是对于城市来说,很多公共体育健身的场所农民工进不去,这是由于农民工工作时间比较长,进行体育锻炼很不方便,因此政府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适时增加公众体育健身场所的开放力度。
但由于人类本身的认知是“不精确”的,所以其对于各种事物的理解可能并不完全正确。而这些不完全正确的理解形成的各种概念也可能因为其在客观世界可以“正确”表达而作为经验保留下来。
如远古时期的人们将自然灾害和人类的愤怒联系起来,将自然拟人化,并意图通过崇拜的方式来减少灾害。从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应该是不正确的。但在当时由于人类知识的匮乏这种说法无法证伪,为了将这种威胁自身生存的问题合理化,于是大多数人类相信了这种说法,并形成了各种原始信仰。“错误经验”完成了“正确表达”,并作为常识经验保留了下来。
只有通过瑞士联邦计量研究院 (METAS) 的严苛检测,才能获得印有“MASTER CHRONOMETER CERTIFICATE”的红色认证卡。
在人类解决生存和繁衍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经验,而很多经验可能是基于人类当时的认知,并不一定正确,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正确表达”。人类在认知的过程中,在依据这些“错误经验”形成了某些概念后,之后再形成新概念时这些“老概念”会被“内隐”起来,人在主观上并不需要付出太多意志的努力去对这些“老”概念进行调取。
从上面的冷源系统参数表中可以看出,冷源系统整体设备电功率中主机的电功率为占了整个冷源系统的68.6%,水泵电功率占了整个冷源系统的27.6%,冷却塔电功率占了整个冷源系统的3.8%。只有优化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的组合运行,才能使整个冷冻机房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
新概念的形成不断地依赖于这些老概念,“错误经验”不断地“将错就错”,从而形成了各种特殊的心理机制。即使这些“错误经验”本身可能和其最初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了背离,但因为这些经验本身并没有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于是也同样被保留了下来。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人类很多似乎同生存与繁衍问题毫不相关的,一些特殊的高级心理机制的形成。
进化心理学初始的假设并没有错误,但其忽略了人类的经验本身并不一定是一直正确的且会不断积累的这个问题,单纯地只从生存和繁衍的角度去解读人类的各种心理机制的产生,所以导致了其理论无法描述某些高级和复杂的心理机制。而在引入了这些问题后,就算考虑到人类文化和各种高级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依然还是成立的。
3 总论
依据以上的分论点,我们基于唯物主义观点对进化心理的逻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补,并由此大致推测出某些高级心理机制的形成机制:
人类的心理本质上是一种物理现象,与心理相关的物理模块是通过基因及其他遗传物质进行遗传和保留的。心理的产生最初来自于人类的生物性,即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意识所表现出来的性质类似于基于某种认知规律上的对客观世界的不精确模拟,这种认知的规律似乎表现为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人类关于概念的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经验,具体在物质层面最初源自于感受器官的提供的物理信号。人类心理机制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双重选择,这种选择是“唯结果论”的,所以,人类的某些高级心理过程可能来自于“错误经验”的“正确表达”不断积累下的“理所当然”。这种“错误”的积累让人类的后来的某些高级心理机制看起来似乎无法契合生物生存与繁衍的本能需要。
总而言之,本文以唯物主义的理论为基点,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对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进行了探讨和补充,并以此推测了高级心理机制形成的可能性。以“错误经验”的“正确表达”为基本观点,认为人类的高级心理机制同样可以符合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追溯到人类对于生存和繁衍问题的解决上。
4 不足和展望
因为作者本人的学术能力有限,收集的相关资料也几乎全部来源于知网和自身所学,所以在一些事实的陈述和一些相关理论的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错误和偏差,言语和逻辑上可能也显得有些稚嫩。这是在硬性上无法避免的不足。
而在本身的理论上,文章引用了进化论的相关观点,并认为生物存在的基础就是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并假设在人类意识出现之前,人类的进化还是遵循进化论的相应观点的。我们默认在人类在意识觉醒之前其进化都是完全遵循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的,身体结构都是完全是进化的产物,但在实际的进化过程中,是不是也存在着某种“错误”的“正确表达”的情况呢?一些远古的遗传特征因为其对生存和繁衍的影响不大从而被保留了下来,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在生物中发生过。既然人类的生物机体本身可能都不一定完全是为了解决生存和繁衍问题而存在的,那么人类意识产生之初是不是真的完全都是在解决生存和繁衍的问题呢?
花色苷溶液的L*、a*和b*值用手持色差仪测定。其中L*值表示亮度,值越大则亮度越大;a*值表示红色(+a*)和绿色(-a*)的程度;b*值表示黄色(+b*)和蓝色(-b*)的程度。
其次对于人类认知系统,或者具体地说,认知系统形成的问题:本文的描述是比较模糊的:就算进化论本身是成立的,为什么进化会引导出人类认知系统的形成呢?这种认知系统又为什么会表现成对客观世界的不精确模拟呢?我们只能说人类的认知系统最初是为了解决生存和繁衍的问题而产生的,这个系统大大增加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能力,而不能说明这种系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不只在心理学界,在生物界也尚且是个未解之谜。
冻干重组脑利钠肽用法:采取连续静脉滴注24小时的给药方式,本品首先以1.5 μg/kg静脉冲击后,以0.0075 μg/kg/min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
而在对于人类认知规律的陈述上,本文的观点来自于作者个人对于目前认知心理学现状的理解,而观点本身也仅仅只是一种陈述,对于认知系统真正的黑箱部分,依然算是一知半解:概念之间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连接的?对应的生物物理机制又是什么?笔者的观点本质上和前人的猜想没有太多区别,对于高级心理机制成立的猜想,也仅仅只是基于现实的一种假设而已。这未尝不能是另一种“错误经验”的“正确表达”呢?
但无论这篇文章的观点本身如何,这种基于唯物主义的假设对心理的源头进行追溯的尝试是值得的。至少,这种基于客观世界和历史的思维方式能够引导我们以更加科学的视角去探讨心理的本源问题,而不是一直浮在用各种臆想的规律来描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这个表面。只是,在进行这种追溯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以客观现实为基础,拓宽思路,避免将自身框死在某一种特定的理论中。毕竟,人类是很难完全将一个事物认识全面的。
公众保护意识不高、对相关法律的陌生是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高发的主要原因。在一些边远山区,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一些短视行为使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被破坏。野生动物的引种、驯养、繁殖等管理滞后,漏洞较多。加之,近年来,人们饲养的野生动物数量、种类越来越多,濒危等级越来越高,这引发了大量野生动物贸易问题。大量龟类、爬行类、鸟类,甚至威猛的老虎都成了人们饲养的宠物。炒作的价格、买卖利润高昂,刺激了野外偷猎和贸易。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进化心理学理论、意义与局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04).
[2]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长春:吉林大学,2011.
[3] 商卫星,熊哲宏.进化心理学关于心理模块的领域特殊性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4] 杨宁.儿童是人类之父——从进化心理学看人类个体童年期的本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5] 原琦.维果茨基高级心理机能理论探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 刘建岭.进化心理学的新取向——进化发展心理学[J].绥化学院学报,2009.
[7] 叶浩生.心理学的分裂与心理学的统一[J].心理科学,1997.
[8] 叶浩生.再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0(02).
[9] 唐孝威.关于心理学统一理论的探讨[J].应用心理学,2005.
[10] 刘华.人性: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1]吴江霖.意识的本质及其发生和发展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56.
[12]赵丹丹.统一心理学的新视野:知识之树体系[D].长春:吉林大学,2011.
[13]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五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 B013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进化心理学论文; 唯物主义论文; 高级心理机制论文; "论文; 错误经验"论文; 正确表达"论文; 湖南科技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