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华与京东京东_阿里论文

阿里京东华与京东京东_阿里论文

阿里京东化和京东阿里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里论文,京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刘强东娶了奶茶妹妹,马云娶了苏宁。

      后者的这场婚礼,是真正影响中国电商格局的历史性事件——苏宁站队阿里,退出了电商平台之争。上一个类似事件发生在一年半之前:腾讯将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易迅继续以独立品牌运营,京东持易迅少数股权,同时持有其未来的独家全部认购权。这形成了当时四大电商平台格局:阿里、京东、腾讯和苏宁。两年之后,四大平台重新排列组合为双寡头格局:阿里+苏宁VS腾讯+京东。

      马云不得不承认,京东已经大到他不得不把它当做对手。市值的变化表明资本市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如今,京东市值为400亿美元上下,相当于阿里市值的20%。

      2015年的优衣库争夺战,才真正让大众发现,阿里和京东缠斗得何等凶狠。电商发展十年,到了双寡头的格局,其竞争才终于回归到零售本质:供应链的比拼。巧合的是,这一轮比拼中,阿里和京东都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己的基因,向对方“学习”。

      阿里体量大,但始终对供应链缺乏影响力,其贩卖流量的线上商业地产模式,已经露出了疲态。由于它提供的只是营销、支付和交易系统的服务,商户能获得的帮助,以及平台获利也仅限于此。

      深层次的原因是,零售的本质不是建场收租,而是要以强大的供应链提升整个产业的效率,再让利给消费者。伟大的零售公司,沃尔玛、亚马逊……所做的事情无非如此。

      因此,马云做菜鸟正是希望搭建属于自己的供应链平台。然而,仅靠菜鸟解决物流是远远不够的。阿里需要一张全国性的供应链网络,包含仓储和物流,当阿里真正的上帝——中小企业,他们需要相关服务的时候,阿里要拿得出来。除了苏宁,国内没有第二家公司能够提供这个。

      苏宁的强势品类是3C和家电,如同百度腾讯扶持猎豹对抗360,是阿里牵制京东最好的帮手。

      再看京东,如今的它也经不起任何一记昏招。京东崛起正是由于其强大的供应链,和在仓储、配送方面不计成本的投入。“在中国国内提高产品的搬运效率”是刘强东挂在嘴边的话。目前,京东在扩充品类的时候,需要自身之外的供应链资源进行补充。不久前,京东入股永辉超市的原因,正是这种近平台化的思维——让永辉超市在生鲜方面的资源,弥补自己在生鲜和日用消费百货领域的短板。

      同时,京东的问题则是“供应链为王”的零售商思维太过强悍,在POP开放平台上很难平衡和商户之间的关系。此前,包括Jasonwood、Timberland、迪卡侬等品牌商都曾从京东退店。京东对入驻POP的商家和自营采销的供应商,都以采购的思维去合作,对商户品牌和个性需要缺乏尊重和认可。补一些平台商的思维,京东才会更好。

      “马云的缺点,恰好是刘强东的优点,刘强东的缺点,恰好是马云的优点。”某电商行业老兵如是说,可谓年度最佳观点。换个说法,也许马云变得像刘强东一点,刘强东变得像马云一点,两家公司就都能得到幸福了。

      马云曾只想搭平台,只想做轻公司,永远无意变重。轻资产,平台化,优点是利润高,缺点是对产业不够深入,掌控力不足。他喜欢以“人情局”来搞定一些事情,其高情商在此间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还懂得分享,也愿意分享。

      反观刘强东,他做的是最重的生意,一直以7万兄弟为豪。他的甘蔗理论认为,企业做的事情越多,盈利点才越多。刘强东做零售没有一点偷懒:从获客,到采购、仓储、物流、售后,全部亲力亲为,真正做到了深入产业,和供应商之间是深度绑定的关系。然而,要真正带领京东成为伟大的公司,刘强东还需要走出采购思维,建立平台化的思维。

      对于这两人来说,可能改变性格就能改变命运。

标签:;  ;  ;  ;  ;  ;  ;  ;  ;  ;  

阿里京东华与京东京东_阿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