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_周祥建

浅谈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_周祥建

(大英县隆盛镇小学校 大英 629300)

【内容提要】新课标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语言表达 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严密的学科,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外部体现,是数学思维的产物,又是数学思维的工具,还能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人们常常借助语言思考和分析问题,表达思维。故新课标对学生在数学课上的语言能力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其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所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研究来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变“灌”为导

1.教师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觉“溶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有足够的安全感,有学习的自主性,参与课堂各个环节就不是问题,激发学生与教师、与同伴、甚至与教材进行平等对话的欲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情境和机会。

数学知识的呈现逻辑性强,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应是完美的,数理之间虽然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数学课不比语文课生动,但数学中也不缺乏问题探究中的乐趣,教师引导得好,也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一定要想办法创设比较有生趣,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有表达的欲望和激情。课堂上主动参与并自觉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成为可能。在教学活动中同时也要多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以及学生复述总结、当小老师等多样的形式,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 学会“倾听”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是培养学生说话的前提,要想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说话,首先得教会学生倾听和思考的本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一系列的处理。只有会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学生听话的理解力和辨别力的水平是因人而异。因此,教师要给足时间,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2.树立自信心,勇敢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

数学教育理论与实际也证实,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信心。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要有信心”,经过数学学习“学生要相信自己有做数学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厌恶数学”“有充分的信心去有效地使用已具有的数学技能”。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信心,参与课堂各环节就不再是问题。主动参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想与人交流和沟通并合作。“万事开头难”,学生张嘴敢“说”了,也就迈出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第一大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多鼓励和表扬。充分发挥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机制的优势,让学生尝到张嘴“敢说”的甜头。

3.分类提要求,人人获提高,使学生愿意说。

课堂中应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或任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提高。让优等生说得更准确、简洁有条理;让中等生、学困生说清楚说正确。试想学困生都能积极动脑回答问题了,中等生,优等生当然会不甘示弱。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说”起来,学生的思维状态活跃,越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越多,学生越愿意说。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够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精神也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共享收获。

4.在教师指导中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

(1)让学生明白自己说话的目的和方法。

说话一定是有目的的。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其次要思考“怎么说”。“怎么说”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搜集语言以及语言的重组过程。内容准确,说得有条理,渐渐才会说得好,说得流畅优美,最后达到富有数学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严密性。??

(2)说的途径

数学课上需要说的地方非常多,教师如果都能将此教给学生,无疑就是在践行新课标对师生提出的要求。给予学生方法指导,让其明确数学课上自己或别人的思维轨迹,使思维训练和说话能力的训练相互促进。

在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问题整合能力大大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能力也逐渐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随之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当然,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见成效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有步骤并持之以恒的坚持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论文作者:周祥建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_周祥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