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音乐课变得愉悦论文_林春燕

如何让音乐课变得愉悦论文_林春燕

林春燕 山东省栖霞市蛇窝泊中学 265300

我们现在的音乐课大多呈现两种模式:要么是陈旧传统的“讲知识,识歌谱,唱歌词,练巩固”的僵化模式,要么是新课改形式下:“内容多,教法新,学生动,课堂活”的进化模式。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音乐老师,我认为无论是哪种上课模式,关键要做到的是“让音乐课变得愉悦起来。”

如何让音乐课变得愉悦起来呢?我这样认为: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带学生走出去

在教学六年级音乐“春之声”单元的时候,正值初春时节,“春风出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黄……”歌曲《春游》正是此时春景的美好写照。草坪绿油油的,操场边的柳树嫩绿的枝条委向大地,我带领学生一起围坐在校园草坪上,给学生唱起了《春游》这首歌,学生很快学会了。我告诉他们这个歌曲是李叔同先生创作的,它是八六拍子的,我教给他们如何来指挥,并让学生来参与指挥歌唱;我还让他们想出一些从前熟悉的歌颂春天的作品,无论是歌曲还是诗词。这堂课自然的得到了拓展,整堂课竟没有一个学生开小差,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下课时候师生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在这样的一堂课中,有谁不去热爱春天,有谁不去热爱生活,又有谁不是愉悦的呢?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融合,师生的融合

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从来就没有孤立的音乐,所以将音乐、舞蹈、绘画等相通的艺术融合在一起,能更好地将我们所有传授的东西渗透给学生。

例如:我在教学生学唱《学唱脸谱》这节课时候,我将美术融合到课程中去,我也坐到了学生的中间,跟同学们一起画脸谱,并跟学生们一起展示,结果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本来不好唱的歌曲,学生学得很有兴致。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对“京剧”——我们的国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堂课我们师生都画得很开心,唱得很开心,在愉悦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让枯燥的学习内容有趣起来

在乐理、视听、节奏、听音等这些较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中,采用各式各样的教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在音乐课上利用有趣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的认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比如说在节奏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

1.节奏模仿练习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如果你留意到处充满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把生活中生动形象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轻松地掌握到了要学习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

心脏声:2/4 × × | × ×||

咚 咚 咚 咚

大钗声:2/4 × — | × —||

匡 匡

钟表声:2/4 ×× ×× | ×× ××||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倍增,对抽象的节奏就不觉得生疏了。

2.用手击拍,是学生学习视唱掌握节奏的一个主要手段

教师利用手、肩、臂、腰、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击不同动作的不同节奏,把单项活动变成多项活动,丰富了节奏内涵,增强了趣味性。

×× ×× | × ×× |×-∣

拍手 拍膝盖 踩脚 打肩 拍手

3.节奏接龙游戏、节奏创作接龙游戏。游戏开始前,按规定的节奏拍号创作并书写或拍读节奏。例:

2/4(× ×| ×× ×|× ××|)

(× - |××× ×|× ×××|)

(×××× ××|×× ×××|××× ×××|)

学生也可以按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自己创作节奏,将游戏连接下去。这样的练习不仅能综合检验学生对节奏的掌握情况,而且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像这样,一堂音乐课,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多样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做到愉快教学,避免那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地遨游。

四、改善评价方式,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每一次所提出的问题或回答问题,都是建立自信心的良好时机。一个老师得当的评价可以改变学生,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课,也能不断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潜能。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在学生心里都是非常重要的。记得一次,我刚踏进教室就撞见了三个调皮的男生扭在一起,原来是几个经常上课捣乱的男生。我没有训斥他们,只是微笑着用和蔼的眼神望了他们一眼,在课堂上,我提问他们,鼓励他们的参与并肯定了他们的表现,后来我发现,他们上音乐课再不惹麻烦了,而且还情绪高涨。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动脑,善于总结和改革教法,要努力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学习上的满足,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与留恋。甚至使他们一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愉快地享受音乐,用音乐来美化人生,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目的之所在。

论文作者:林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9

标签:;  ;  ;  ;  ;  ;  ;  ;  

如何让音乐课变得愉悦论文_林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