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2011论文_丁艳萍

文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文山 663099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现状, 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完善预防HIV 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文山州2011 -2015年报告的HIV 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149人职业暴露包括医务人员和公安司法人员, 暴露类型包括针头刺伤、抓咬伤和血液、体液接触皮肤或粘膜, 主要途径是针头刺伤暴露。125人实施暴露后预防(PEP), 有118 人采用基本用药程序进行干预治疗, 占94%(118/ 125);7人采用强化用药程序。目前所有病例随访未发现HIV 抗体阳转者。结论 需要对医务人员、公安司法人员加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 以减少HIV 职业暴露发生率;健全职业暴露后防护措施,暴露后及时使用预防用药,可有效阻断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感染。

关键词:艾滋病;职业暴露;暴露后预防

云南省是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高发区,文山州是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的重点地区之一,随着报告HIV 感染人数的增加, 卫生、公安、司法等系统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但因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及治愈方法,HIV 职业暴露和防护一直是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文章对文山州2011 ~2015 年以来发生的职业暴发生的职业暴露个案进行分析,并对其危险性因素及实施暴露后预防(PEP) 措施探讨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文山州2011年~2015 年8个县市报告的职业暴露者149人。

1.2 方法

1.2.1 资料

回顾性收集和分析文山州2011-2015 年报告的HIV 职业暴露个案。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 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的“艾滋病实验室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预防”要求和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暴露方式、暴露源严重露后预防性治疗方案以及暴露后0 周、6 周、12 周、6个月、12 个月的血清学检查结果等。

1.2.2 职业暴露的处理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库(点)实施方案(试行)》进行局部处理、危险度评估(包括对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级别的评估)及暴露后预防(PEP)。PEP 方案包括基础方案和强化方案, 基础方案采用双汰芝(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AZT +3TC)300mg/次, 每日2 次, 连续服用28 天;强化方案采用双汰芝联合佳息患(蛋白酶抑制剂), 使用800 mg/次,每日2 次,, 连续服用28 天。

2 结果

2.1 职业暴露基本情况

2011 年~2015年共接到职业暴露个案149 人, 各年报告职业暴露人数分别为25 人、44人、36 人、24人、20 人。累计报告的职业暴露者中;职业构成中,医生48人占32.21%,护士83人占55.70%,公安司法人员18人占12.08%,详见表1。

表1 2011年~2015年发生职业暴露人员的职业构成情况[例(%)]

 

2.3 暴露级别及暴露源情况

从暴露的级别看,发生Ⅰ级暴露人数为61 人,占40.94%;发生Ⅱ级暴露人数为81 人,占54.36%;发生Ⅲ级暴露人数为7 人,占4.70%详见表3。暴露源感染(情况,轻度74例,占50%;重度65 例,占44%;暴露不明10 例,占6.7%.

表3 2011年~2015年发生职业暴露级别情况[例(%)]

 

2.4 PEP 治疗和暴露后检测结果

在暴露发生后根据评估结果和本人意愿,除24 人未服药外,有84%的人同意采用基本用药程序或强化用药程序进行于预治疗,其中,125人完成了28 天的服药程序。暴露者分别在暴露后0 周、4 周、8 周、12周、6 个月检测HIV 抗体,随访到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一人暴露后感染。

3 讨论

文山州累计报告的HIV 感染者中,很多是注射吸毒人员,其中一些人由于吸、贩毒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司法机关羁押,公安司法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被咬伤、抓伤等情况。由于医务人员长期工作在与HIV 感染者密切接触的第一线,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职业暴露危险性大大增加。

从研究报告情况看,发生职业暴露主要集中在护士、医生(分别占%32,,56 %)和公安司法人员(占12%);暴露的方式主要是针刺伤114 例(占77%),血液或分泌物接触皮肤或粘膜18 例(占12%),抓伤17 例(占11%),与国内有关报告的暴露事故相似。因此,这种高危险性的暴露方式应引起高度重视。

有关文献报告,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被HIV 血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器械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的危险,危险的可能性与针头刺入的位置、被污染的血量、血中HIV的RNA水平及暴露原的严重程度相关联。在医务工作中提倡普遍性防护原则, 将医疗卫生人员接触到患者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程度, 是预防因职业暴露而发生的HIV 感染的关键。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公安司法人员对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全员培训,暴露后及时使用预防用药,可有效阻断艾滋病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以上表明,举办预防和控制HIV 职业暴露知识培训班, 加强工作人员职业危险性及预防措施的教育, 提高预防意识, 落实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措施, 是降低和减少HIV 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姚亚萍, 郭志宏, 杨介者, 等.浙江省2002 -2005 年艾滋病职业暴露分析[ J] .浙江预防医学, 2007 ,(07).

[2] 强来英,张桂云,蒋 岩,等.我国HIV 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6):449-451.

作者简介]丁艳萍,女,傣族,本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艾滋病防治,咨询,干预 检测监测,职业暴露

论文作者:丁艳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文山州2011论文_丁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