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郑倩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郑倩

郑倩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中心小学 江苏 宿迁 223809

【摘要】有效课堂要保证素质教育的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数学课堂要和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能在实际中运用数学。有效课堂就需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删去无用的教学环节让课堂变得紧凑和有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按照自己高效的教学风格讲课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141-01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是我校教师自主研究的一项课题,该课程题探究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数学学科整合有效使用等,在实施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用科学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师生互动方式发生变化,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1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况

虽然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新课标改革,但是我经过研究发现,许多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依然存在一些不理想的状况。首先,教师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还很不适应,并且对于这一教学改革也没有很好地理解,传统教学的方式依旧占主体,导致学生参与不到课堂当中,课堂的效果大大降低,学生也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这样对于学生未来数学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很多教师只把分层教学停留在口号阶段,很少真正去实行。其实很多教师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了很充足的掌握,但是由于一些主观原因,对于学生的差异往往有所忽视,很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效率降低。陈旧的教学模式,再加上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的忽视,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动力大大降低,导致整个小学数学课堂缺乏有效性,新课改的进程难以推动,影响了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

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

2.1提供足够的空间,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的家庭情况、周围文化氛围、个人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获取知识的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公式推导环节,我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可以用手拉成一个长方形。课上提出问题: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什么办法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提出问题后,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学生不仅理解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手段也不断信息化。多媒体教普及进入课堂,代替了传统黑板,挂图等教学手法。将静态课堂变为动态课堂,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体现出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的独特优势。但有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多媒体仅仅代替了黑板的作用减轻了教师板书书写的工作,老师多媒体无法正确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进行减法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学生年龄偏小对加法的认知度程度比较高,但往往不易于理解减法。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播放视频。一位学生有8个球,他又借来了两个,这个时候视频中该学生一共有10个球。使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同时通过倒放一个学生能有10个球,借出了两个,最后学生手中仅有8个球。使学生通过视频可正确理解加减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效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更好的解决,同时发挥了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

2.3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心里满足感。鉴于建筑结构课程内容繁多、实践性的本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所需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结构知识体系的系统化至关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推行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尽量避免满堂灌的现象。在教学方法中使用“悬念”作为链接,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是一个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譬如,在每一次课前都设置好当堂课的中心课题悬念,然后围绕悬念不断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连串成课堂主线,层层递进,重点突出。鼓励学生跟随教师思路不断思考,并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各学习小组间可相互补充、反驳、评价。从而构建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深刻理解和记忆。

2.4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十分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热情能够长期保持。然而想要真正地实行这种方法,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从而合理地构建教学情境。同时,这种方式还能有效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气氛,使得学生更加放松,也就能够以一种更为轻松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的首要问题,让每节课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创设课堂情景、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评价来提高课堂有效性,还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从各个方面来实现高效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判断课堂有效性的一个依据,要不断提高标准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强.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中华少年,2018 (17):173.

[2]朱宏军.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38.

[3]应超.小学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1):136-137.

[4]张翠萍.浅谈农村小学小班额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05):61-62.

论文作者:郑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郑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