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历史学科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论文_杨韧通

浅析中学历史学科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论文_杨韧通

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

摘要:在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历史学科的历史性事件比较多,所以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其实这些只是学习历史表面性的东西。学生在记住历史性事件的同时,要学会对历史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事发过程、产生的影响等进行全面的分析。那么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就要学会自己学习,所以中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 、尊重老师,共同营造融洽教学环境

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以一颗宽容的心和开阔的人文视野融入学生的个性与精神世界,容忍学生的质疑,师生双方坦诚交流,互相理解,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尊重老师。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亲其行而信其道的效果。课堂中要营造一种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自己越来越“想学”,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不断被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正是促进自主学习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以师生之间平等、尊重、自由、公正、宽容和帮助的关系为最基本的条件。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不能将学生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学生有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学生也尊重老师,积极学习配合老师的学习安排,从而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主动参与的习惯,而这正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表现。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效课堂首先应让学生“活起来”,唯有“活”起来,才能“动”起来,甚至“火”起来。唯有“活”起来,才能达到“生命的狂欢”。在历史生本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重现历史情境

在现行教科书中,由于受到教材编排体系和内容选择的限制,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在教材中讲述得都比较简单,学生难以准确、全面地把握教材。多媒体教学则克服了这一问题,其可以用生动、形象、逼真的图片、音乐、电影等媒体手段把具体的历史再现出来,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课时,由于事件头绪多,我们难以掌握,老师可以制作“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的动态操作,引导学生观察英法联军的进攻路线,阅读法国大文学家雨果的文章等,从而图文并茂地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可以细致、直观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进行历史课本剧表演,切身体验历史情境

在历史课前,可以设计和指导编排历史短剧,让学生自己扮演历史人物,亲身参与到活动中。这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加深了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理念。如讲授地动仪时,学生须事先看书,然后请同学以发明者张衡的身份到前面黑板上绘图,介绍地动仪的设计原理,同时让其他学生扮演记者,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采访。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了解了地动仪设计的巧妙之处,而且提供给了学生以自我表现和展示参与的机会,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三、老师授之以渔,指导我们学会学习

“学会”只是从知识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培养的桥梁,针对认知特点,采取相应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如老师可以课前布置学习任务,预习新课,阅读课外资料,我们学生设置问题,找疑点,课堂展开讨论,讨论方式有同桌讨论,分组讨论,在隋唐文化(二)中,可以采取“预习——定标——自学——讨论交流——总结——资料搜集”形式,结合语文学习在互教互学中了解唐朝诗歌,让学生在自学、讨论等自主活动中探索学习方式,总结学习经验,训练学习能力。

在课堂学习中,为了让学生“会学”,老师可以尽力帮助学生学会“理线索”、“拉思路”。 “顺藤摸瓜”,把握历史要点,掌握历史知识,这种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会学”的重要手段。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启发学生分析,比较同类性质历史事件。如比较不同时期的殖民扩张:早期的殖民扩张、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殖民扩张、帝国主义时期的殖民扩张等,比较分析这些殖民扩张的背景、内容、作用和意义,以及后人应从中吸取的教训,从这些方面全面地把握这几次殖民扩张,并联系现实理解当今世界的形势,引导思索,形成自己的启示。

四、及时操练学习所得,巩固成果。

我们独立完成作业是消化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尽可能将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内容精简改编成多种题型,如:填空、选择、读图识图、简答等供学生以多角度掌握知识点。力求题型多样化,题量少而精。在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做好解题指引:对选择题、填空题和读图填图题,要求判断准确、简明扼要。对于历史问答题,老师则可以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范围,用史实说话。除此之外,适当补充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这些难度较大的问答题,穿插在课前预习、课堂提问、课后复习三个阶段中进行。此外,还需要老师多鼓励学生自制并填写各类表格,帮助我们知识归类和记忆,课堂学习中力求做到多练,既能让我们学生适应多种题型,开阔视野,又能真正做到动脑、动手、动口等多方面培养我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及时操练得到巩固和提高。

总之,在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时会学得好;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能够学得更好;当学生能自主参与探索创新时就学得最好。因此,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在历史课堂上真正做到学习效果最大化,打造出高效历史课堂学习的高效效果。

参考文献:[1]张翠英.谈浅历史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才智,2014,(30):34.

[2]宋佳民.试论历史学科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9):97-98.

论文作者:杨韧通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2/8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学历史学科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论文_杨韧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