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类语气副词研究

“侥幸”类语气副词研究

方红[1]2003年在《“侥幸”类语气副词研究》文中认为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引起争议和存在问题较多的一类。它们在语法意义、语义指向、语用特点、篇章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着的个性。本文选取“侥幸”类语气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并借鉴语法化、话语分析、认知语法、系统功能语法等语法理论的研究方法,着重讨论“侥幸”类副词的语义、功能及它们的虚化过程。全文主要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和分析了“侥幸”类语气副词的表达与功能。首先我们把“侥幸”类语气副词分为“幸”“亏”“好”这叁个系别词,分别考察了这叁个系别词在语义和表达上的用法,然后分析它们之间在语法意义、语体类型和句法表现上的差异,最后总结了它们在语用方面的两种表达功能:表述性功能和强调性功能。第二部分主要从共现和搭配的角度分析了这类语气副词的搭配关系和相关格式。根据这类词与关联副词或连词的搭配,揭示它们的篇章功能和连用模式。然后考察了与其他语气副词的共现情况及其制约共现的因素。第叁部分,主要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这些“侥幸”类副词从先秦至晚清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这些词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揭示它们的虚化过程与虚化动因,并分析这些副词的虚化机制。

姚晓霞[2]2008年在《《朱子语类》语气副词研究》文中指出语气副词是用于命题之外、表达说话人主观情感和态度的一类副词。本文以《朱子语类》为研究对象,运用叁个平面理论,力求系统深入地分析《朱子语类》中的语气副词。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朱子语类》语气副词概述。第二部分,从句法角度对《朱子语类》语气副词展开分析。首先,在描写语气副词句法分布、句类分布的过程中,着重探讨了语气副词的辖域、虚化程度以及与其他副词连用时的位次问题。其次,从对组合成分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选择以及与其他副词连用的线性次序等方面描写了语气副词的组合功能。第叁部分,从语义角度对《朱子语类》的语气副词展开分析。主要的着眼点是语义指向和语义结构两个方面。语气副词是后指副词,在句中充当状语时,具有语义指向功能,指向的是其后的被修饰成分。第四部分,从语用角度对《朱子语类》的语气副词展开分析。重点从语气副词的表述性功能、焦点标记功能、强调性功能和评价性功能等几个侧面论述语气副词独有的语用价值。其中表述性功能包括高位表述功能和低位表述功能,焦点标记功能包括句子焦点标记功能和成分焦点标记功能,强调性功能包括顺接强调功能和逆转强调功能、正向强调功能和负向强调功能,评价性功能包括传信评价功能和传疑评价功能。第五部分,讨论“毕竟”的构词方式和词义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比较“毕竟”在《朱子语类》与现代汉语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徐虹[3]2016年在《现代汉语“侥幸”类副词偏误分析》文中提出现代汉语“侥幸”类副词表示“庆幸”之义,所包含的词语众多,它们在语义和语用方面存在很多共性和个性。本文由于时间、篇幅限制,且研究的是现代汉语范畴内汉语学习者使用这类副词时出现的偏误,因此选取最有代表性的5个“侥幸”类副词进行研究,即幸亏、幸好、多亏、好在、还好。通过对350条中介语语料分析、归类,我们发现这5个副词出现的偏误率非常高。因此,本文分成4个部分,以这5个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侥幸”类副词的研究综述;2)“侥幸”类副词的偏误类型;3)“侥幸”类副词的偏误原因;4)“侥幸”类副词的教学策略。

郭瑞娟[4]2014年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是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副词。本文的研究重点分为四个方面:语气副词的定义和归属、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语气副词的范围和分类以及语气副词的在言语行为中的分布和功能。有研究者认为应该取消“语气副词”这一词类概念,将这类词归入语气词,但我们认为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词相比,其在句法分布、形式功能等方面均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取消“语气副词”这一词类的做法无益于这类词的深入研究;并且某些研究者所提倡的“大语气词”的概念与我们所划分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所依据和标准并不一致,易造成汉语词类划分的混乱。因此,我们肯定“语气副词”这一词类概念以及这类词的独立性。学界的观点一般认为语气副词仅仅表示说话人的情感或者看法,但我们根据语料库的调查研究发现,语气副词的不仅说话者指向的,还有主语指向的,因此我们以此为依据,结合语气副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两个角度,重新提出了关于语气副词的定义。虽然学界一般主张意义标准和功能标准相结合来判定语气副词,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还是以研究形式和功能标准为主,对意义标准研究较少。本文中,我们重点探究了语气副词形式、功能标准的缺陷,指出了以此来界定语气副词所造成的问题,并大胆提出了判定典型语气副词范围的四条意义标准。在语气副词的范围分类研究方面,我们以前人的为基础,立足于汉语语料库,首先判定了305项汉语语气副词的最大研究范围,然后以意义标准为依据,适当参考功能标准,将语气副词划分为主观态度类、客观描述类、主客观映射类3个大类,然后按照语义特征的区别再次划分出侥幸类、将就类、意愿类、巧合类、意外类、比附类、推测类、强调类、疑问类、感叹类、归结类、释因类、委婉类、料定类等14个小类语气副词,分析了每类语气副词的语义特征,总结了10类非典型的语气副词,确定了典型语气副词的范围。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根据句子的用途和功能的不同,总结了语气副词分布于断言类语句、指令类语句、承诺类语句、表达类语句、宣告类语句的成员,探究了语气副词在这些语句中功能的差异。最后,本文还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总结了语气副词在言语行为中所具有的主观评价、指明预设、表述、约束焦点、限定指称、强调、人际互动以及篇章连贯与衔接的功能。

顾薇娜[5]2013年在《绍兴方言语气副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汉语副词的研究情况来看,汉语方言副词研究一直是副词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从绍兴方言的语言事实出发,概括了相对完整的绍兴方言语气副词体系。根据语义标准对绍兴方言语气副词进行了分类,分为推断、意志、情感、评价四类,并从语义、句法、语用叁个方面对狭义的19个绍兴方言语气副词进行了分析探讨,目的在于探求狭义的绍兴方言语气副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本文采用共时考察与历时探索相结合的方法,对个别语气副词的历史根源做了大胆猜测,并将其与普通话、其他方言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更深入的探寻绍兴方言语气副词与其他方言副词、普通话之间的不同之处,以便于更好地辨别其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叙述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然后重点介绍了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绍兴方言的研究现状和其他地区方言语气副词的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文中的体例和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绍兴方言副词概述。简要综述了方言词汇的概念和发展,并根据“方言词汇”的含义,对本文叙述的绍兴方言语气副词做了“狭义的方言词”的界定。其次,就绍兴方言的副词系统做了简单的概括和界定,并总结了绍兴方言副词的五大特点:副词重迭、后缀、数词活用作副词和副词做补语。在这五个特点中,我们发现了语气副词也多四音节的特点,为第五章的展开提供了基础。第叁部分,绍兴方言语气副词的分类及语法特点。本文根据语义特点,将绍兴方言语气副词划分为推断、意志、情感、评价四类,在推断类又次分了或然类推断和料定性推断,在情感类又次分为表感叹、慷慨、侥幸、不满、意外五小类。按类对这19个语气副词进行了重点详尽的语义描述,并对其句法、语用特点展开分析,归纳了推断类、意志类、情感类、评价类这四类语气副词在句法、语用特点上的异同。第四部分,绍兴方言语气副词的连用与共现。本部分重点分析各类语气副词的连用与共现,主要从与其他副词的连用共现、语气副词小类内部的连用共现和与其他语气副词的连用共现叁方面展开分析。得出了绍兴方言这四类语气副词在于其他副词连用时,除了推断类语气副词不可与描摹类副词连用,意志类语气副词不可以与频率、描摹类副词连用外,其他语气副词一般都可以与其他副词连用,文章还分析了这四类语气副词内部的连用共现情况。第五部分,绍兴方言四音节语气副词的个案分析。本部分对绍兴方言比较有特点的四音节语气副词“千里千万”“前生前世”“推板险险”叁个语气副词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了这叁个语气副词的句法功能和语用特点;采用共时考察与历时探索结合的方法,探寻了“千里千万”和“推板险险”的来源演变,并将“推板险险”与普通话、其他方言做了比较分析。第六部分,结语。回顾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列出了本论文的几点创新点,并对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论述。

罗艳琴[6]2017年在《“还好”的功能、表达及演化研究》文中指出“还好”从短语演化为副词,经历了不同的虚化阶段,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丰富多样。本文先对演化的不同阶段的用法特征进行考察,再总写“还好”的演化历程,最后将“还好”与同样表侥幸义副词的“幸好”和“好在”进行比较。第一章“(若)X/X还好,X/X,则Y”构式是“还好”演变为句首副词的原结构。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分析了处于状中结构的“还好”的结构类型和语用意义,并对这一构式的不同表现形式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第二章评注性副词“还好”是指已经完成词汇化的“还好”。在这一章节里,我们主要研究了“还好”演变为侥幸类评注性副词的功能用法以及动因。首先我们根据“还好”的句法功能以及句法分布得知“还好”在句中的基本功能是充当高层谓语进行主观评注,并对“还好”的评注功能进行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次我们对“还好”篇章功能进行了分析,发现“还好”的句法分布灵活。第叁章成为话语标记是“还好”进一步虚化的表现。在这一章节中,由于存在两种形式的“还好”,所以我们分别标以“还好1”和“还好2”来加以分析。我们首先讨论的是它们的标记内容与用法特点,再讨论它们之间的界定与共性,同时对它们的标记用法分别进行分析。第四章“还好”的演变及动因是对“还好”演变的整个历程做介绍,从现状分析开始,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短语形式的“还好”、评注性副词“还好”和话语标记“还好”。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在演变与语义虚化的过程中,主观化起了主要的作用。第五章副词“还好”与“幸好”、“好在”的用法最为接近,所以我们将集中在语义特征、句法分布、语用功能差异等方面把“还好”与“幸好”、“好在”进行比较,借以突出“还好”的使用特点。

李青[7]2011年在《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把字句主观性研究现状、选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本文的理论框架。首先介绍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认为“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言语主体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达他的评价、态度和情感,主要表现在“情感”“视角”“认识”上。而“主观化”则是表达主观性的手段。主观性的表现手段可以分为:隐型手段和显形手段,其中词汇手段是重要的表现手段。其次,探讨和把字句主观性有关的问题。主要探讨叁个问题:①把字句主观性的论证。通过把字句和一般动宾句、“使”字句、“被”字句比较、把字句常出现的语体及修辞格来论证把字句的主观性。②把字句主观性的鉴别。通过对出现助词“给”的把字句的意义及“给”后动词的语义特点的考察,来论证“给”的主观标记性。③把字句的主观表现。把字句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情感”、“视角”“认识”上。其中,“情感”体现在对处置对象的“移情”;“视角”主要体现在对主观量的判定上;“认识”主要体现在对把字句语法意义的认识和因果关系的判别上。第叁章主要探讨把字句中,谓语动词和补语所体现的主观性。谓语动词主要探讨非自主动词(少数自主动词)、心理动词、认定类动词所体现的主观性。因其自身蕴涵着动作的遭受性、心理感受性以及主观认定性,这些动词都是强主观性动词,自身蕴涵着说话人的情感。补语主要探讨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所体现的主观性。动作的结果有的和说话人心理预期是一致的,有的是不一致的。那些和人的预期结果一致的现实结果,人们习以为常,不会感到意外;那些和人的预期结果不一致的现实结果,人们就会感到意外。程度补语也是一样,当程度量大大超过心理预期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意外。第四章主要从状语的角度探讨把字句的主观性。首先根据刘月华的分类,把状语分为限制性状语和描写性状语,并分别探讨它们在把字句中所体现的主观性。限制性状语主要探讨时间状语、程度状语和范围状语。限定性状语的主观性主要和主观量有关,在时间上,表现为主观时间量;在程度上,表现为主观程度量;在范围上,表现为主观范围量。描写性状语可分为描写动作本身和描写施事者。描写动作本身主要指表动作的量、动作的程度、动作的方式、动作的情态、动作的评价。它们分别表现为主观量和主观情态。一般由重迭形式、对称结构充任。描写施事者主要从施事者态度、心情、表情、状态、心理意识等方面进行描写。这些状语可以从积极的角度,也可以是消极的角度。因而,由这些语言形式作状语的把字句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第五章主要从语气副词的角度探讨把字句的主观性。首先回顾了人们对语气词的认识过程,语气和情态的关系,语气的界定标准以及本文对语气的界定。接着按时贤对语气副词的分类,选出九类语气副词,分别描写其对把字句主观性的影响。这九个类别分别是:“诧异”类、“侥幸”类、“意愿”类、“逆转”类、“巧合”类、“强调”类、“婉转”类、“料定”类、“领悟”类。语气副词是表达主观性的重要手段,能够进入把字句的语气副词,可以表达①说话人的主观期待;②说话人的主观意愿;③说话人的主观态度。这些语气副词之所以能进入到把字句,是和把字句的强主观性相一致的。第六章主要探讨特殊把字句的主观性。首先简单回顾特殊把字句的研究。然后根据时贤的分类,把特殊把字句分为:“我把你这个NP!”类和“把+个+NP+VC”类。接着,分别探讨两类特殊把字句的主观性。对于“我把你这个NP!”的主观性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①从语用意义看“我把你这个NP!”的主观性。②从对“NP”的要求看“我把你这个NP!”的主观性。③“我把你这个NP!”句产生的原因。认为:委婉和避讳是它产生的动因;简洁、含蓄是它的特点;责备是它意义的核心。对于“把+个+NP+VC”的主观性研究,首先探讨其语用意义。认为:意外、突然性是“把+个+NP+VC”主要的语用意义。“把+个+NP+VC”主观性的成因,主要在于:①补语C的自身“损害”义。②NP与C之间的扭曲关系。也就是现实结果和预期结果的扭曲。③“个”的主观性彰显作用。通过“个”使“把”后宾语,由具体事物变成类化属性,使其变成了一个类别。进而成为说话人心中的一个预期标准。第七章对全篇作一个总结。总结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哪些工作,有哪些突破、哪些不足。主要突破:①第一次运用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把字句。过去对把字句的主观性也有涉及但只是介绍性的,不够系统。②探讨了把字句的主观性的鉴别标准,并从谓语动词、补语、状语、语气副词等角度探讨把字句主观性的体现手段。同时指出现实和预期的扭曲关系是把字句产生主观性的原因。③佐证把字句是一个强主观性句式。本文的不足:本文的不足在于在面上不够全面,缺乏和其他句式的比较;事实描写多,理论阐述较少;形成概括性原则少,所以显得不系统。对把字句主观性的次分类、把字句主观性的成因研究不足;对把字句主观性量度系统涉猎不多。对把字句主观性研究对其它句式的借鉴作用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思考不多。

齐春红[8]2006年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两个叁角”为研究视角,运用原型范畴和语法化理论,界定了“语气副词”这一术语,并确定了语气副词的研究范围;对一些边界不清的词进行了归类,并具体阐释了这样归类的原因;在对语气副词进行次类划分时,以“主观量”作为意义标准,这一标准有利于揭示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语用规律;本文以我们所列的所有语气副词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语气副词语用功能;在聚合类的研究上,探讨了“好”、“太”、“多”、“多么”不归为语气副词的原因以及单音节语气副词的虚化机制。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综述了语气副词研究的已有成果,指出了选题的缘由及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视角。 第二章探讨了语气副词的名称、定义。本章综述了国内外对“语气”内涵的界定,认为“语气”应该采取广义的定义:所谓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话人针对句子命题的一种主观评价、推断和态度。探讨了命名为“语气副词”的原因,并根据原型范畴的理论,给语气副词下了一个定义:语气副词就是在状语位置上表语气的词。 第叁章确定了语气副词的典型范畴和边缘范畴,分析了双音节语气副词功能差异的原因及双音节语气副词的构词方式。本文以“难道”、“偏偏”、“简直”、“也许”为样本归纳出了判别语气副词的九条形式标准:(1)只能充当状语,其后一般不能加“地”。(2)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灵活,常常既可以用在句首,又可以用在句中。(3)后面都可以跟判断动词或肯定强调助动词“是”。(4)前面不能加“不”或“没”,后面可以加“不”、“没”。(5)不能用“X不X”的形式重迭。(6)能单独用在一个句子里,有些语气副词可以做补语的状语。(7)可以修饰数量短语,但不限于仅能修饰数量短语。(8)一定不能用在是非问句中做状语的副词。(9)“X+谓词”较少做定语。根据这些标准,确定了40个典型语气副词,126个边缘语气副词。 第四章从语义、句法、语用、历时演变四个方面具体论证了不把“好”、“太”、“多”、“多么”归为语气副词的原因。 第五章以主观量为标准把语气副词分为主观惑量、主观估量、表相对主观大量、主观大量四类,并研究了语气副词在同一小句或复句中连用共现的规律及制约机制;也论证了语气副词与句类、句末语气词的选择性规律。该章指出了制约语气副词共现的五条机制:(1)有标记句与无标记句的制约;(2)主观化程度高低的限制;(3)语用凸显的限制;(4)语义搭配的限制;(5)句法的限制。我们通过对实际语料的考察统计,并根据语用优先的原则,指出在这几条原则中,语用起着决定性的宏观调配的作用;在不违反其它四条共现规则的情况下,语气副词在同一小句的共现可以遵守这样的语义原则:主观惑量类>主观估量类>表相对主观大量类>主观大量类。根据对语料的统计,本章得出了语气副词与句类、句末语气词共现的两个无标记组配

潘田[9]2010年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情态类型研究》文中提出大多数汉语语气副词都经历了语法化的阶段,虚化机制与虚化程度不同,词义显得虚实不等,句法特点及句法位置的灵活度也表现出较大差异,给人们认识其内部关联和个体特征带来了困难。如今,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它们的语气类型和词义主观性的问题。不过,对于语气副词“主观性”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仍然没有明确和统一的解释。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主观性”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英语的人际功能主要是通过语气和情态体现的。我们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语情态附加语及其表义内涵的分析,结合汉语语气副词自身的表义特点,归纳出汉语语气副词叁种不同的情态表义类型:句子情态类、语篇评论类、语境推理类。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类语气副词内部的语义系统和语义内涵进行描述。我们认为以情态表义类型为语气副词次类划分的标准,既与英语情态附加语的表义类型基本相符,又与汉语语气副词自身的表义特点相适应。分类使我们对语气副词“主观性”内涵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对词义主观性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语气副词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人们一直以来都力图从宏观、个案、语法化、分类研究等各个方面对语气副词词义的共性和区别特征进行探索。鉴于语气副词内部表现出的不均衡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对语气副词进行分类研究,试图理清语气副词内部的语义联系。人们大多根据语气意义、语用意义、情态意义等标准给语气副词分类,但由于语气副词的词义虚化抽象,人们对情态义的认识还不明确,因此分类的结果显得纷繁杂乱。我们认为语气副词的分类要抓住其词义的“主观性”特点,明确“主观性”内涵。功能语法对英语情态附加语表义内涵的概括,为我们明确汉语语气副词的“主观性”内涵和情态表义类型提供了借鉴。另外,绪论还对“语气、情态、语义预设、语用预设、自然焦点、对比焦点”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汉语语气副词词义主观性内涵及表义类型。功能语法认为情态、语气和语调是语言主观性的叁个次范畴。情态是语义范畴,语气是情态的语法表现,是表现语言人际功能的语法或词汇形式。英语可以通过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情态副词和情态附加语表达情态意义。其中,情态附加语(modal adjunct,即人际附加语)在句法功能和表义内涵上都与汉语语气副词类似。本章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有关人际附加语的理论,并借鉴功能语法对人际附加语情态类型的划分,结合汉语的自身特点,将汉语语气副词分为“句子情态”、“语篇评论”、“语境推理”叁种情态类型。“句子情态类”对应于语气附加语中的“情态”和“强度”;“语篇评论类”对应于评论类附加语,表命题评论;“语境推理类”为汉语特有,该类语气副词的词义完全脱落,语用义突出,情态义完全依赖语境推理,同时还兼有语用附加义。第叁章:句子情态类语气副词。句子情态类语气副词包括情态和强化两个小类,它们与句子语气成分的结合较为紧密。英语表情态义的词语包括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情态副词辅助情态动词表达命题情态。基于情态动词与情态副词表义系统的相似性,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语情态动词的情态分类方法,我们将50个现代汉语情态类语气副词分为认识、道义、动力叁个情态小类。分别考察这叁个情态小类的语义系统特点,包括语义等级、否定形式、共现规律。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相同的情态类型中,情态动词和情态类副词具有语义互补性;情态动词和情态类副词表否定的方式不同;情态词语的共现要遵循“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的排列次序;情态动词的情态义是经过语境选择的,而情态副词则是说话人完全的自主选择。汉语的句子情态类语气副词中还包括了强化类语气副词。本文列出的12个强化类语气副词对句子的语气类型有所选择,通过虚化的词汇义以及附着在词汇上的重音对句子的肯定或否定语气、命题情态加以强化。第四章:篇章评论类语气副词。篇章评论类语气副词与语篇关系紧密,一般蕴含预设义。预设可以直接表述,也可以隐含在语篇之中,靠推理获得。不管是隐是显,预设与评论类语气副词所在的命题构成某种固定的语义关系。我们根据语义关系的特点,将评论类语气副词分成四类:一,“预期,结果”类语气副词;二、“前提,结论”类语气副词;叁,再肯定类语气副词;四,有语用预设功能的疑问类语气副词。我们以语义结构、表述模式、主观性视角为标准,对49个评论类语气副词进行了语义系统的归纳。除此之外,还分析了语义结构和表述模式相同的语气副词在语用附加义上的差异。语篇评论类语气副词的情态表义类型与英语评论附加语大致相同,但在情态内涵和表义方式方面表现出汉语的特点,即部分副词负载的语义内涵较为丰富,包括凝固的语义结构信息,具有一定的语篇功能。第五章:语境推理类语气副词。本文涉及的语境推理类语气副词包括单音节语气副词“才、就、都、并、又、也、还、可、倒”和双音节语气副词“可是、还是、只是、就是、不过、反正、甚至、总算”。我们对17个推理类语气副词的情态表义特点逐一进行分析,认为此类语气副词的虚化大都经历了语境凝固化的过程。它们吸收了语境蕴含的语义结构和语义特征,又通过指明对比焦点和话题焦点、激活预设等方式间接表现说话人对焦点和预设的态度和评价。另外,些副词在语境中还有表达意外、申辩、反驳、催促、强化和淡化语气的言语功能。这些都是语境推理类语气副词主观性的具体表现。第六章:余论。对句子情态类、语篇评论类、语境推理类语气副词的语义系统和表义特点进行了归纳。除此之外,比较了汉英两种语言的情态表达方式,我们认为汉语表情态的词汇比英语更加丰富,特别是语篇评论类和语境推理类语气副词,它们的情态表义形式体现了汉语的特点,英语在表达类似情态义时多用情态隐喻形式。

张营[10]2011年在《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是现代汉语的语气副词,主要关注叁个方面: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语气副词的小类划分和语气副词的连用。以往研究中,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不一致,可操作性不强,缺乏量化方法。一些句法标准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对此,我们提出了六条句法功能及组合特征上的判定标准,并借鉴袁毓林等(2009)的做法,设计了判定语气副词隶属度的量表。这使得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增强。本文从指向和情态的角度划分语气副词的小类。我们把语气副词先分为说话者指向副词和主语指向副词两个类别。然后,我们从情态角度把说话者指向副词分为认识类和道义类两个小类。至于语气副词的连用,我们经过调查实际语料发现,说话者指向副词与主语指向副词连用时,不管是连续连用还是间隔连用,说话者指向副词总是居于主语指向副词之前。认识类副词和道义类副词连用时,也遵循一定的规则,即“认识情态>道义情态”的语义辖域规则。

参考文献:

[1]. “侥幸”类语气副词研究[D]. 方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03

[2]. 《朱子语类》语气副词研究[D]. 姚晓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 现代汉语“侥幸”类副词偏误分析[D]. 徐虹. 吉林大学. 2016

[4].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 郭瑞娟. 吉林大学. 2014

[5]. 绍兴方言语气副词研究[D]. 顾薇娜. 上海大学. 2013

[6]. “还好”的功能、表达及演化研究[D]. 罗艳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7]. 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 李青. 吉林大学. 2011

[8].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 齐春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9].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情态类型研究[D]. 潘田. 武汉大学. 2010

[10].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 张营. 北京大学. 2011

标签:;  ;  ;  ;  ;  ;  

“侥幸”类语气副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