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管理员与读者的关系论文_杨艳霞

浅谈图书管理员与读者的关系论文_杨艳霞

杨艳霞

719300 神木县图书馆 陕西榆林

摘要:作为县级图书馆员,怎样与读者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是馆读关系和谐的关键所在;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对其进行引导教育,是馆读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馆领导适时介入,更是馆读关系和谐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图书馆员;读者;关系;和谐

一、图书馆的重要性

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科学文化教育机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学子汲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县图书馆更是广大市民获取知识、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

二、馆员与读者之间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文献信息中心,是以服务社会、服务读者为根本宗旨的。立足服务,尽量满足读者需求,历来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如此,图书管理员与读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图书管理员被误认为“服务员”

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是文化体制改革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根本要求。然而,作为地方馆员,由于广大读者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思想素质相对落伍,时不时会有人将图书管理员混为“服务员”,对其呼来唤去。

2.不能“换位”沟通

长期以来,由于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知识积累、个人经历、文化水平等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价值判断不同。在解释同样的信息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价信息,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沟通障碍。例如:管理员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的误会,提醒读者不要把办完借阅手续的图书,再带入借阅区阅览。当然,这也是管理上的规定。可有些读者偏偏认为这项规定过于繁琐,给自己带来了不便,要么不理会,要么顶撞,从而引起矛盾。

有时候,馆员由于每天要接待许多读者,整理书刊,工作比较辛苦,有时对读者服务态度不好,语气较为急躁。也有些读者由于不了解馆员的辛苦,看不起馆员的平凡工作,无视图书馆的规则,从而争执不断。

3.缺乏耐心

从某种程度上讲,图书馆是一个不受任何限制的公共场所。有时候同样的问题,馆员得回答无数遍。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读者的絮絮叨叨、责罚、质问等等。久而久之,馆员难免会有态度上过于冷漠、厌烦等情绪。例如:少儿借阅区有位读者一进门,也不看管理员在干什么,拿个小纸条:“给我找一下这本书!”“门口有自助查找书的机子,你先去查一下。”正在整理书车的管理员回答。那位读者毫无求助的意思说:“我找不到,你直接给我找出来得了。”那天是周末,本来就连借还都忙不过来的馆员说,“我也找不到。”就这样,一场不可避免的争执上演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比如图书馆盖有蓝色“仅供阅览”印章的库本图书是不外借的,但有的读者因为某些原因非常想借,馆员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马上拒绝就可能发生争执,反过来如果能耐心解释原因,并提出供其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法,可能适得其反。

三、如何避免图书管理员与读者之间的问题

建立和谐的馆读关系,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馆员的职责所在。在馆读互动关系中,馆员居于主导地位,也是避免矛盾的主要一方。在与读者沟通过程中,不仅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1.馆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馆员的素质是实现管理员和读者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在馆读互动关系中,馆员居于主导地位,也是避免矛盾的主要一方。所以,一方面,馆员要借助图书馆为其创造的条件,积极参加相关讲座、培训,外派学习等,提升个人素质;另一方面,馆员要在工作过程中,自觉总结工作经验,主动读书学习,多方位提升自我。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自己,又可以与读者就相关著作进行沟通,从而融洽馆读关系。

2.加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

馆员与读者之间适当、正确、高效地沟通,可以使馆员更好地去了解读者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读者的信息需求,从而为其提供优质服务;而读者通过与馆员的沟通,可以了解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内容、借阅规则以及馆员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最终通过沟通来达到双赢的目的。

比如图书馆可以定期发放意见调查表、书目推荐清单等给读者,了解其真正需求,对症下药。其次,有读者集体来参观时,图书馆员不仅仅要简单介绍图书馆馆藏信息,更要引导其了解图书加工上架借阅流程,以及图书馆员在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再次,拿我馆来说,少儿读者最多,少儿借阅区是我馆工作的重心。我馆读者服务部可以将现有的、培训“小蜜蜂”的志愿者活动更加宽泛化。我们不只为更多的书“找家”,我们更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的读者了解图书上架流程,广而告之,引导更多读者在借阅过程中更好地遵守规定。

3.馆员要加强对读者的引导教育

大多数读者见了图书馆员,习惯性地称呼其“老师”。多数馆员还是很受用,至少我自己很乐意。例如:在与幼儿家长交流的过程中,一些爷爷奶奶就会问:“老师,你说我孙子的父母不在身边,现在孩子的教育说实话我们又跟不上节奏,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这时候,馆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专业优势等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甚者可以亲自或引荐其向专业人士求教,因为为人师长至少得起到表率作用。再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读者根本不会用自助索书机,在为孩子选书的时候也很盲目。为此,馆员可以利用节假日人多的时候,随机教一部分读者索书技巧,或开设专门的讲座,帮其学会快速找到合适的书的同时,也减轻了图书馆员的咨询压力。

4.馆领导要为馆员与读者沟通架起桥梁

馆领导不仅要做好整个图书馆的带头人、决策人,更要为一线馆员做好与读者之间沟通这个后勤保障工作。因为读者与馆员之间在心里上有一定的距离,所提出的建议或者是意见,能否实施?就需要馆领导的深思熟虑。每个制度的制定,每个决策的实施应考虑周到,既要满足读者也要考虑到馆员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办法。例如:遇到读者投诉,领导不能为了稳住读者,不分青红皂白给读者道歉,要根据规定,用事实说话。再如读者损毁了书,因拒绝按规定赔偿,与馆员发生了冲突,遇此领导不能只是大事化小,毫无原则,一味顺从读者心意。长此以往,规定将成为一纸摆设,更何谈管理员的威严、信用。反之,馆领导可以借机对读者进行教育。

总之,馆读关系的和谐,是图书馆建设中的大事,需要图书馆、馆和读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只有三方面共同努力,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图书馆成为馆员愉快工作、读者愉快学习的温馨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7

[2]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3]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4]刘国钧.图书馆学要旨.上海:中华书局,1934

[5]卢盛华,高彩玲,杜小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199

论文作者:杨艳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浅谈图书管理员与读者的关系论文_杨艳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