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至1996年在韩国的外国投资和外国投资_投资论文

1995-96年,韩国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外资论文,对外投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原载《1997年日本贸易振兴会投资白皮书》)

外资投资额扩大,投资来源多元化

随着韩国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1995年外资投资件数达874件、 投资金额达19.41亿美元,比1994年(646件、13.17 亿美元)投资件数增长35.3%,投资金额增长47.5%。自1992年外资投资额下降到8 亿美元以后,韩国的外资投资件数、投资金额便转向持续增长趋势。在1995年的外资投资额中,新投资为556件、10.22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50.1%)、扩大投资318件、9.29亿美元(增长44.6%)。就1995 年外资投资的投资产业部门分布结构看,制造业部门为8.84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120%;服务业部门10.57亿美元,增长15.6%。在制造业部门中,电子与电机工业部门2.28亿美元(增长2.6倍);机械工业部门1.02 亿美元(增长1.1倍);均有显著的增长;化学制品工业部门1.74 亿美元(增长63.1%);医药制品0.65亿美元(增长71.3%);运输机械工业部门0.72亿美元(增长8.8%)。

另一方面在服务业部门当中,金融业部门为3.78亿美元(增长28.7%);旅馆业2.16亿美元(减少26.3 %); 批发与零售商业部门1.38亿美元(增长5.4倍);保险业部门0.56亿美元(增长6倍)、饮食店业8555万美元(增长1倍)。

第一表 外资投资的投资来源地区分布(单位:件、千美元)

注:(1)投资件数数字仅指新投资件数, 不包括扩大投资的投资件数,而投资金额则包括了新投资与扩大投资的投资金额合计数。(2)多国联合投资时,投资件数分别计入有关国家的投资件数中。

资料来源:韩国财政经济院,《外资投资动向》。

第二表 韩国外资投资的产业分布(批准投资额)(单位:件、千美元)

注:投资件数字仅指新投资件数,不包括扩大投资件数;但投资金额数字则包括了新投资与扩大投资的投资金额合计数。资料来源:韩国财政经济院《外资投资动向》。

就1995年外资投资的主要投资来源国别、地区别结构看;美国6.45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1.1倍),居首位,是1995 年韩国外资投资额增长的主要牵动力,特别是美国在韩国制造业部门的投资额达3.24亿美元(增长2.1倍),其中电子与电机工业部门占1.1亿美元(增长2.1 倍);英国8673万美元(增长2.5倍);荷兰1.7亿美元(增长1.5倍); 日本4.18亿美元(减少2.4%),就英国的投资金额规模看,居第二位。 1996年1—6月,韩国的外资投资为投资件数468件、投资金额12.68亿美元(比1995年同期增长32.9%),仍然处于持续增长趋势。其中制造业部门7.72亿美元(增长65.6%),已经达1995年全年外资投资总额的87.4%。其中,运输机械工业部门2.25亿美元(比1995年同期增长10倍)、电子与电机工业部门1.97亿美元(增长93.5%)、化学制品工业部门1.84亿美元(增长88.3%),有显著的增长。服务业部门4.77亿美元(比1995年同期减少2.1%);1994年以来, 服务业部门的外资投资额一直高于制造业部门的外资投资额,到了1996年才出现了逆转。就1996年1 —6月外资投资的投资来源国别、地区别看,美国3.48亿美元 (比1995年同期减少5.3%);日本1.27亿美元(减少50.3%);均趋下降。 来自日本的投资额下降是由于日元对韩国比率的下降趋势已趋于平稳,日本对韩国的资本投资优势减弱所致。此外,马来西亚2.95亿美元;来自欧洲方面的投资,法国8578亿美元、荷兰1.45亿美元;均有急剧的增长。

来自日本的投资的投资产业部门分布为:制造业部门8575万美元(比1995年同期减少42.7%);其中,化学制品工业部门3468万美元、电子与电机工业部门1566万美元、机械工业部门1174万美元、运输机械工业部门986万美元, 以上这四个工业部门占日本在韩国制造业部门投资额(1996年1—6月)的80%以上。服务业部门4019万美元(比1995年同期减少60.2%);其中,电力与煤气部门970万美元、旅馆业712万美元、贸易业439万美元。以往韩国的外资投资主要来自美国与日本, 但进入1996年以后,其外资投资来源开始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放宽对外资投资的限制

自80年代末期以后,韩国由于工资水平高涨等原因导致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下降,但韩国政府却考虑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继续引进外资投资和国外技术,加上加入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这就需要重新全面检讨限制外资投资企业活动的政策。1996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放宽对外资企业活动的限制和扩大外资投资企业优惠的措施。并预定要在1997年修订对外贸易法案、外资投资法案和劳工法案。在放宽外资投资企业的企业活动方面,1993年6 月韩国政府公布了:以往限制或禁止外资企业投资的行业部门(主要是服务行业部门)将在1997年以前陆续开放,1995年明确地将此计划列入“1996—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1995年2月,将以往外资企业对贸易业的投资的批准原则改为申报原则。 此外,1994年4月放宽了对外资企业取得土地的限制。1995年1月,从以往禁止外资企业参与投资的“中小企业经营的行业部门”(180种)中, 开放了45种,并预定要在1997年1月再开放另47种。 原来实施的限制从日本进口的商品项目从1993年以后也分阶段减少,1996年1月从187种减少到162种,1996年7月从162种减少为152种(1995年7月起, 凡在外资专用工业区投资设厂的企业以及生产进口替代效果大的产品的企业,其生产所需要的资本类商品零部件进口不受此项限制所制约)。1995 年4月起扩大外资投资企业的优惠措施。对持有先进技术进行投资的外资企业,按以往规定,公司所得税是从投产开始年度起免税三年,其后的两年再减半;现改为:从开始取得盈利的年度起免税五年,其后的三年再减半。此外,生产设备的进口关税从过去的减半课税改为现在的全额免除。1996年8月,韩国政府公布, 凡在光州外资企业专用工业区投资设厂的企业,属持有先进技术者,在其土地租借期满后,可以按开始租借时的土地转让价格取得土地转让。上述这些政策的修订,虽然可以说是放宽对外资企业活动的限制和扩大优惠待遇,但改善的幅度并不大,放宽的步伐也较缓慢。事实上,韩国比其他亚洲地区国家拥有更充裕的,更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和比较完备的社会基础设施;按理可以采取更加大胆的放宽外资投资限制的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优势资源的作用。制约外资企业在韩国进行投资的重要因素是劳资纠纷和劳工成本的上升等问题。尽管劳资纠纷案例数已逐年有所下降,从1987年的3749件下降到1993年的144件、1994年的121件和1995年的88件;但外国银行在韩国的分支行却每年都有劳资争议发生,对于外资企业说来,韩国的劳资关系环境改善仍未如人意。工资上升率每年的幅度均颇大,1993年12.2%、1994年12.7%、1995年9.9%。工人的平均月工资额从1994 年第一季度的101.2万韩圆上涨到1995年第一季度的112.7万韩圆和1996年第一季度的117.2万韩圆。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很难在韩国投资设厂了。 但是高工资水平却意味着消费能力的提高,1995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过1万美元,拥有4500 万人口的韩国市场需求是很有吸引力的,为此外籍常住居民投资设立的服务业企业,特别是饮食业企业不断地有惊人的增长。

对外投资趋向大型化

根据韩国银行的统计数字,1995年韩国的对外投资额(实际投资额)为1285件、30.59亿美元,投资件数虽然比1994年减少12.9%, 但投资金额却增长32.7%。就其投资的地区分布情况看,亚洲地区(不包括中东)最多,1008件(比1994年减少16.8%)、16.41亿美元(增长51.9%)。特别是对中国的投资725件(减少13.3%)、8.14亿美元(增长29.1%),是韩国的首位投资对象国,LG半导体公司和三星电子公司对中国大陆的电子、电机工业领域的投资尤为突出。其次为菲律宾70件(减少57.8%)、5700万美元(增长26.6&)。对欧洲地区的投资,投资件数78件(增长39.3%)、投资金额6.11亿美元(增长42.9%),投资金额已超过美国而跃居于第二位, 这是由于对原苏联的投资增长, 35件(增长59.1%),8904万美元(增长7.6%),对荷兰、 罗马尼亚有大型投资案例(前者11件、1.59亿美元,后者1件,1.06 亿美元)所致;在荷兰的大型投资案例是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电讯服务领域的大型投资,在罗马尼亚的大型投资案例是韩国大宇重工业财团的企业兼并(收购了罗马尼亚的罗迪奥汽车公司)。对北美地区的投资,133 件(减少2.2%)、5.46亿美元(减少4.7%);对中南美地区的投资30件(减少9.1%)、1.54亿美元(增长212.8%)。对中南美地区投资的剧增是由于三星电子公司在巴西的家电装配工厂的投资所致。从1995年韩国对外投资的投资产业部门分布情况看:制造业部门,906件、1981 亿美元;投资件数比1994年减少16.3%,但投资金额却增长32.5%。

1995年底韩国的对外投资累计金额为5326件、102.25亿美元。制造业部门占3521件(占总投资件数的66.1%)、60.13亿美元(占58.8 %)。在制造业部门当中,以电子与电机工业、汽车工业等“装配工业”占最多,24.2亿美元,其次为纤维、服装工业7.3亿美元; 基础金属工业5.46亿美元;石油与石化工业5.32亿美元。从投资地区分布情况看,亚洲地区(不包括中国)45.74亿美元,居首位; 其他依序为:北美地区31.52亿美元、欧洲地区15.44亿美元。

第三表 韩国的对外投资(按投资国别、地区别分类) (单位:件、千美元)

注:(1)对外投资累计余额指1968—1995年底。(2)东盟指包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资料来源:韩国银行。

1996年1—6月,韩国的对外投资为28.59 亿美元(825 件); 与1995年同期的19.04亿美元(816件)比,投资金额增长50.1%。1996年上半期韩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投资案例为:现代汽车公司对印度的投资、现代重工业公司对美国的投资(现代电子公司对半导体工厂的扩大投资)。韩国政府在过去虽然推行对外投资自由化政策,但近年来由于考虑到对外投资的急剧增长将给国际收支与国内产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1995年起便对海外投资采取了抑制政策,规定海外投资的本国资本比率必需在10%以上;1996年韩国通商产业部认为为了防止本国产业空洞化必须加强对海外投资的审批等等,逐步加强了对海外投资的限制。

汪慕恒 译

标签:;  ;  

1995年至1996年在韩国的外国投资和外国投资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