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探索论文_吴显锋

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探索论文_吴显锋

吴显锋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实验小学 523635

【摘要】基于小学语文教学视角,智慧课堂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智能化、信息化和高效化。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师生互动、生动互动、课内外互动形式,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体验。本文结合一些教学实例,就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了探索,并总结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各位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012-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习惯、敢于质疑习惯、合作学习习惯、探究学习习惯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一、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培养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本身就活泼、好动,尤其是刚刚升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语文课堂上中经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很难集中听课的注意力。面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智慧课堂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使孩子们能在语文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智慧课堂中提供“个性化”内容,吸引小学生注意力

比如在组词、造句教学中,那些复杂的字词、句子,对小学生来说枯燥无味,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很多学生都无法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这时,如果老师利用智慧课堂中的多媒体设备,用动画视频让字词和句子“活”起来,肯定能把孩子们的目光吸引过来,认真听老师讲解。

(二)在智慧课堂中调整教学节奏

一节课下来一般都要40-50分钟,许多学生难免会有情绪波动,整堂课很难始终保持集中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老师可以巧妙利用智慧课堂中的信息技术调整课堂节奏,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进度,关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跟着老师转。在智慧课堂中,老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合理掌控课堂讲解进度,减轻小学生长时间听课的疲惫感觉。比如在课程过半、学生略显乏味之时,适时地播一段舒缓的音乐缓解孩子们的压力,让课堂变得轻松起来。

(三)在智慧课堂中灵活评价学生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离不开老师赞赏、肯定、激励等正面评价,给予小学生思想上的鼓励。在智慧课堂中,老师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或者作业评价,可以利用智慧课堂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评价。比如课堂表现评语、阅读学习指导、作业分析、难题解答等等,都可以作为智慧课堂中的评价,把这些评价反馈到课堂上,能让小学生有意识的听取老师的课堂讲解,培养他们认真听课的好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培养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疑问是探索的开端,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大胆设疑、敢于质疑,充分吸收和消化语文知识。智慧课堂具有内容丰富、活泼生动的特点,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延伸语文教学内容,把小学生的学习范围拓展到课堂以外,让他们积极去探索更多的语文知识。引导小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在探索未知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比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金色的鱼钩》教学中,我就运用智慧课堂以视频形式给小学生展示了有关红军过草地故事,让学生融情入境学习语文知识。在学生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通过视频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在当时红军为什么要过草地?怎么不从其它平坦的路去陕北呢?”马上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疑问的空间,使其通过学习对 “红军为什么要过草地”问题产生了疑问,进而去认真思考,拓展语文课堂知识学习的范围。

三、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的学习习惯

处于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天性就喜欢结伴,愿意与身边的同伴们一起玩耍、一起游戏,本身就有合作的需求。在智慧课堂中,我们可以利用好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借助智慧课堂平台的优势,吸引、鼓励他们积极与身边的同学合作,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习惯。在智慧课堂中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互动。

比如在小学语文《将相和》课堂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学生们阅读完课文之后,让他们以小组形式展开合作讨论,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说说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同学与同学之间闹矛盾影响学习”的事例,由此联想到当自己遇到相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把讨论过程用相机拍照,然后把照片与孩子们讨论结果总结一起上传到智慧课堂云端,小学生可以通过智慧课堂平台查看合作讨论的情景,以及讨论结果。期间孩子们的兴致都非常高,在智慧课堂中努力寻找自己的观点和身影,诱发出小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在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习惯

与传统“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教学模式相比,智慧课堂倡导的是让学生自己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和经验。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探究的学习习惯,需要要紧扣学习主题,用丰富、趣味的问题去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把消极被动学习转为积极探究学习。利用智慧课堂中多媒体技术把课堂活跃起来,创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挖掘小学生内心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詹天佑》一课教学中,在新课讲解之前,我在智慧课堂平台上给小学生们播放一段有关当时中国现状的片段,并布置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中国当时修铁路为什么那么困难?詹天佑当时成功修建了铁路有什么意义?同时把这些问题引入课堂,让小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去思考,去探索寻找答案。学生们的回答多种多样,有的同学回答“当时中国太落后了”,有的同学说“那时天天打仗,没人管老百姓死活”,还有的同学回答“只要努力,外国人能做成的事我们也一样能做成”。孩子们在回答这些问题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去学习课本知识,去探究了文章的含义。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需要小学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丰富教学方法,进而促进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春柳,匡莉,范燕荣.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智慧课程”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 2017(05).

[2]张建东.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考试周刊. 2016(82).

论文作者:吴显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探索论文_吴显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