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性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论文_孟祥建 刘学军

创新实践性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论文_孟祥建 刘学军

孟祥建 刘学军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中心小学 262700

[实施背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好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的组织与实施,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草草了事,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实施目的]

强化教师严谨的数学态度和减负增效的数学精神,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丰富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作用,提高动脑、动手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发展学数学的应用意识。

[实施策略]

我校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教学研究上有一定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我们常态课堂的一道风景线,因此,我们经过探讨,确立了“一二三四五”数学实践性作业实施策略,丰富我们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益。

一、以“现行数学教材及生活内容”为资源中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对课堂学习的经典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对已经学会的数学知识拓展延伸到生活中。

二、以“课堂经典札记和课后主题实践活动”为两条活动主线。

一方面,学生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和内容自主记录数学学习中印象深刻的活动过程或习题;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三、以“探索性、应用性、趣味性”为三个活动原则。

实践性作业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思考价值,要能够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实践性作业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实践性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以“数学日记、经典习题集锦、主题探究报告、数学文化搜集”为四项活动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并将活动以四种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操作、体验、调查、交流等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以“态度、方式、应用、创新、计划与完整”为实践性作业的五项评价内容。

数学实践作业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

具体包括:

(1)完成作业的情感态度。

(2)完成作业的方式。

(3)完成作业中综合应用知识的程度。

(4)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

(5)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计划性和完整性。

[产生的效益及体会]

1.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把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在活动中逐步培养了数学学习兴趣,使“苦学”变成了“乐学”,也逐步养成了他们探索、分析问题以及生生之间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2.注重分层教学,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增进了学习效率。

我们一直实施分层教学,特别是作业布置上,学困生完成基础知识的训练即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实践性作业的设置,摆脱了作业“一刀切”的现状,给好学的学生创设了探究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真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3.优生的比例明显提高。

经过一年的实验,学生的成绩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优生比例明显上升,数学得A的同学提高了10个百分点。

论文作者:孟祥建 刘学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9月总第16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创新实践性作业形式,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论文_孟祥建 刘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