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细化入手,力推小班化实验改革论文_宋红美

从精细化入手,力推小班化实验改革论文_宋红美

——乳山市小班化教育改革纪实

宋红美 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中心学校 264500

自从小班化教育改革在乳山的教育田园里落地生根后,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究热流,便在城乡实验学校的课内课外便已全面渗透,渐具雏形,渐成气候。目前,我市小班化教学基本上落实了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评价反馈、学生自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体现了小班教学的五化,即:环境舒适化、管理人性化、关系平等化、辅导具体化、作业面批化。

一、开源强内涵,打造改革中坚力量

1.借他山之石,给实验教师洗脑。开学伊始,实验学校的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严格把关,教科室精心筹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小班化教育教学实验一线教师,先后进行了三轮集中强化培训。其间,教育局不惜人力、财力和物力,组织了实验校的课改中坚分子赴青岛,去临沂,往北京,奔上海,亲临小班化教学示范校,现场观摩学习,邀请青岛教科所刘永春所长率领的专家团队来实验学校传经送宝,教研中心的领导专家定人定期亲临实验学校,全程督导小班化教育实验开革的开展情况,破解实验改革的际遇的难题,促使教改实验参与人员迅速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模式,勇敢挑起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大梁。

2.出台硬举措,强推小班化教育。各实验学校在关于全面推进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暂行细则中硬性规定,小班教师必须做实“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反馈评价——练习巩固”六步走授课模式。必须无条件落实课前教案与学案双备要求,必须坚决实行分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还硬性规定,每堂课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讨论交流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此外,育黎镇中心学校还出台了“学校领导推门听课督查制及问责制”,让实验教师变压力为动力,让一些持观望状态或惰于改革的教师被逼上了“梁山”。

二、灵活班级管理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打造特色班级管理文化,随时随地给学生以人文的启迪和美的熏陶,正是乳山小班化教育教学管理的神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走进育黎镇中心学校的小班教室,你就会强烈感受到,这里小班化育人的磁场已经悄然形成:讲台上面,盆栽青翠欲滴;墙壁四周,学生自制手工艺品和个性留言琳琅满目;教室中间,一张张课桌椅或呈“餐桌式”布阵,教室右后角,设计新颖的图书角呈射线延伸,欲与学生共舞……

2.建构鲜活灵动的激励机制。大孤山镇中心学校个性化的团队追求,加之个性化的班牌设计和个性的班级文化创意,催生了“课堂纪律示范班”、“出勤纪律示范班”、“集合纪律示范班”、“遵守秩序示范班”、“文明友爱示范班”、“卫生示范班”、“课间操示范班”和“勤奋好学示范班”,化育了学生中“学习星”、“孝顺星”、“卫生星”、“才艺星”、“服务星”、“礼仪星”、“友爱星”和“进步星”。

3.创新班级分层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打磨学生的自律能力与慎笃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基,午极镇中心学校的六人学习小组是智慧之星、奋进之星、希望之星的分层巧妙组合,而班委会则是班级自主管理的火车头。无论是六人小组还是班委会,其核心均是旨在激发学生人人参与自我管理和班级事务管理的潜能,增强学生自律与他律的能力,让乳山的小班化实验从“面向全体学生”走向了“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

4.创建教师德育导师制。青春期是青少年必经的一段沼泽地,为了让青少年学生安全成长、健康成长,学校推行了“德育导师制”,南黄实验学校将在职的每一教师定向分配到班,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待进的学生,要求德育导师与责任学生经常面对面,指点学生在学习方法、习惯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遭遇遇到种种迷津。德育导师制的推行,让不少“问题学生”少了问题,没了问题,让农村留守儿童有了知心的朋友和贴心的“代理家长”。

三、提升幸福指数,助力学生成长

1.在小班化的课有章可循。小班化教学改革实验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初步建立起了“六步走一环扣”授课模式:一环扣指的是教学始终紧扣“面向全体,分层合作”的中心环节,“六步走”指的是,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反馈评价——练习巩固。为了达到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的目的,各学科教师设置了作业超市。分层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分层作业套餐的定制,既和谐了小班的课堂,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促进了师生情感的良性循环,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指数。

2.小班化的课堂师生平等对话。为了实现教学管理人性化,知识传授多元化,小班化教育实验教师总是以导师加朋友的双重身份,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课堂上,学生的心灵放飞了,思想解放了,思维灵活了,他们回答老师提问时再不必诚惶诚恐,可以跟老师窃窃私语,可以针对一个问题与同伴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还可以对教师、对课本、对权威大胆质疑。而老师呢,不会因为课堂上异样的声音而大动肝火,反而俯下身来聆听花开,试着从与学生的对话中揣摸学生的思维轨迹,重新调整自己的教案预设。

3.小班化的课堂内外开放。学生课堂学习任务不再一刀切,而是按其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动态分层。个性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作业优化设计,给学生预留了充分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作业红笔批阅面对面,当堂质疑口对口,堂堂必清让学生课内没了后遗症,课外没了课业倦怠症。求知的天地开阔了,学生的身心开放了,师生的关系平等了,课堂成了学生自由成长、健康成长、和谐成长的乐园热土。

论文作者:宋红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从精细化入手,力推小班化实验改革论文_宋红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