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进策略论文_郝凤琴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进策略论文_郝凤琴

摘要:课程改革为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挑战。语文教师组织教学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语文综合素养,这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本文主要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出见解,探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以期对提升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引言:虽然新课程提倡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其中也对教学方式做出过一些改变,但是,由于教育水平的限制与教师教育方法的不当等因素,致使课程改革并没有得到学生的真正认可和接受。要想优化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听取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建议及反馈,通过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摸索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

一、明确教学目标,把握课堂培养方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课堂所有环节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进行的,明确的目标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对此,教师要需要充分利用备课时间了解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认知水平,要找到其中的重难点部分。教师只有对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要学习的目标,只有师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才能在课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课文《背影》一课时,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藉、簌、逛、踌躇、橘、蹒跚”等;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2)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做文章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3)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体察浓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在相关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可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课上的每一分钟,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3]。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借助多媒体的音乐、图片、视频播放功能,可为学生展现精彩的学习画面,为学生营造学习语文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气氛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初中语文课有很多文言文,这些课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距离遥远,使文言文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如果能把多媒体运用到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营造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情境,将有助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部编版八年级课文《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看待愚公这个形象”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分析讨论之后,教师对该问题进行总结,愚公移山的行为在当下固不可取,但他的精神却值得后人学习,任何时代都需要具有愚公精神。最后,教师可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通过幻灯片上的图画感受愚公形象,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之中。学生在多媒体营造起来的学习情境之中,进一步把握了文章的内容[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丰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中来,如果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到味同嚼蜡,毫无兴致,其学习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对此,教师可以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丰富课堂活动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多姿多彩的课堂上高效吸收相关知识,培养自身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可由此组织学生开展“名著交流活动”,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著,在组内交流探讨有关《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的情节、人物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相关问答题,让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较量,开展知识竞赛,看哪个组回答对的问题多,最后都将以积分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使其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在此过程中高效吸收相关知识。

四、转变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学习

实践表明,自主探究式学习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情况,设置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有兴趣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教师要适时引导,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此外,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融入课堂,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合作学习。语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需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共同合作学习才能广开思路。

比如,在教学生学习部编版九年级课文《孔乙己》时,可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组合成若干讨论小组,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探讨问题。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非常深刻。孔乙己的时代离学生已经很远,给学生说这个话题会使他们产生距离感。教师在给学生分组之后,可抓住文中孔乙己语言,让学生模仿孔乙己说话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讨论,为什么孔乙己会变成这样的人,体会孔乙己这个人物封建时代读书人的身份。经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主题,明白造成孔乙己不幸命运的根源[1]。

五、做好教学设计,建立师生互动机制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增进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经过师生共同交流探讨,从中总结教学经验,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认真倾听及尊重学生的想法,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回答问题,形成持续的良性的互动方式。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尤其是情绪的波动变化,抓住每位学生的情感动向并对症下药,从而一针见效的端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同时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想法,在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上各有差别,所以在同一问题上,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不要试图统一学生的思想或只看重学习好的同学的想法,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为了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我、挖掘自身学习的长处,引导他们建立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

总之,在对初中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助其切实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红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7-168.

[2]桂利华.基于新课改背景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J].华夏教师,2018(27):49.

[3]戴宇晗.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

论文作者:郝凤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改进策略论文_郝凤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