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境激趣,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论文_邢兆献

创境激趣,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论文_邢兆献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255000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对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智障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课堂生活化,激发智障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智障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智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智障学生。由于小学智障学生年龄小,好动又好奇,对于枯燥的数学公式或概念往往坐不住,甚至感到厌烦。

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根据智障学生常常会去商场购物的生活实际,我用多媒体展示到商场购物的画面,引起智障学生的注意,然后问:“我们到商场去买东西需要用什么?”这时智障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人民币。”这时我出示课题:人民币的认识。并说:“我们买东西就要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虚拟的现实生活中去了。通过音像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再通过实物教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帮助智障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这样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智障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以达到帮助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用语言描绘情境,开启智障学生的思维

语言是沟通感情的桥梁,智障学生特别需要美的语言去唤起他们内心的情感,因此,上课开始我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天几只小白兔在做游戏,忽然它们看见前面山上长出来好多又大又红的萝卜。啊!真想吃一个。可是在通向萝卜地的路上有许多“障碍”,它们只有排除了这些“障碍”,才能顺利通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哎呀,怎么办呢?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小白兔解决这些“障碍”呢?精巧的故事,有表情的朗读、形象的声调,童音的模拟,智障学生仿佛被带进了童话世界。而这些“障碍”实际上就是几道已学过的数学题和本课将要学习的一道题,更重要的是智障学生愿意帮助小白兔的强烈愿望调动了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在已掌握的事物表象基础上对新事物进行的分析和综合。但弱智学生缺乏数学表象基础,数和几何图形具有的表象又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不能很好地在记忆中保持事物的空间关系,二是数学表象不完整,易混淆、遗忘。这就给数学新课设下了障碍。因此在教学之前应充分了解智障学生对表象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要有针对性地呈现课件,丰富表象基础,使遗忘的予以恢复,混淆的予以澄清,不完整的予以充实。如学习6减几的表象基础是6的组成,于是在新课前我用课件播放了动画情境:1只兔妈妈带着5只小白兔采蘑菇,4只黄蝴蝶和2只黑蝴蝶在采花蜜。一群小朋友在做游戏,3个男生一组,3个女生一组。在这样欢快的动画场面中,配合老师的解说,智障学生很快回忆起6的组成,在脑海里强化了关于6的表象,使其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四、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考虑到弱智学生的思维缺陷,在把新知识传授给智障学生时可创设演示情境,让智障学生参与操作。逐步脱离实物建立表象,再由表象到符号,引导智障学生凭借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及时开展抽象思维,逐个内化知识。如进行6减几的新授时,首先出示6个苹果,让智障学生把它分成5个和1个并分别放到两个盘子里。当我把一个苹果拿掉后问剩下几个,智障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象和观察的情景很快说出了答案。然后再让智障学生把过程讲述出来,也就是建立新表象的过程。最后让智障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表象运用正确的符号写出算式。在情境演示中,难点步步缩小,智障学生也由动手、动口发展到动脑,然后通过分糖块和铅笔学会其它几个6减几的算式。这样教学,智障学生把课堂当作生活实际,把操作和思维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游戏表演情境,淡化训练内容

智障学生心理稳定性差,注意力不能持久,而且容易疲劳。现使用的教材练习虽然形象、具体,但智障学生把知识由形象向抽象过渡仍有坡度。采用游戏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能淡化训练内容,游戏有逼真感,使概念形象化,智障学生参与角色表演,改变了他们的被动思维,使练习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如在9减几一课练习中,在教室选择一块“菜地”放入萝卜模型9个,让智障学生带上头饰装扮成小白兔去拔萝卜。我当时问还剩下几个萝卜、用什么方法计算,智障学生立即说出答案并写出了算式。当另一只“小白兔”拔走9个萝卜时,全班智障学生立即说出算式9-9=0。通过这样的创设情境,智障学生积极投入,不但巩固了对减法意义的认识,而且加大了练习量,智障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

实践充分证明,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智障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其学习,使教学溶入智障学生的整体素质。

论文作者:邢兆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  ;  ;  ;  ;  ;  ;  ;  

创境激趣,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论文_邢兆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