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_梁金葵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_梁金葵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高级中学 平南县 537300)

【摘 要】:本文从有效教学的概念出发,结合笔者的上课经验,重点讲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有效教学已成为了一种现代教育的新理念,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旨在培养高中生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教师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必要的认识和教学手段,这种手段既是达成教师的预期教学目标,也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旨在提高教学的效率,并最终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且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1]。

二、实施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1、落实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改教学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实质结合下,教师要由“应试观”转变“素质观”,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创设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合作探究型学习的课堂,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恰如其分的去点拨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构建学生以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形成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转变角色的同时也是学生转变角色的过程,这样的角色转变,既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使得教师在新教学模式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师生在探索中共同进步。

2、创设合理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下,教师应摒弃生搬硬套、剥离和数学本质没有关联的情境创设,恰当的创设有针对性的内涵型的数学学习情境。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可通过GDP平均增长率这种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去设境;学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时可通过新知识函数的零点与旧知识方程的根的联系,寻找新旧知识的最佳契合点来设境;学习空间立体几何时为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可选择教具模型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去设境;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为了把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有趣生动,可通过“国王赏麦”的数学故事来说境等。

创造巧妙的多元化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去引导学生揭示数学问题实质,通过参与、探究、体验来获得问题的解决。

3、活用教学模式,有效优化教学效果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就是针对教学模式来说的[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倍感数学课堂的乏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改下,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去合理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施各种模式之间的相互补充,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上单元复习课的时候,可以选择讲授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教师独白”行为,而是要秉着“教不会的,会的不教”的原则,精讲并且要讲到点上,侧重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性的去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上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时,为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此时可选择过程为创设情境、分析探究、猜测归纳、验证的这种发现式教学模式;在上练习课时,为了给与学生更大自由的探讨和互相学习的机会,可穿插学生讨论交流、质疑问题、自评反馈这样的讨论交流式教学模式等。在新课改的角度看,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使用,就是一种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教师在上课时应适当的切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适用多媒体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和抽象性,有些知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y=Asin(ωx+ψ)的图像”时,若只让学生动手画其图像,是很难总结出它图像伸缩变换的一般规律的。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把静态的图像变为可以随意更改三个参数A、ω、ψ的动态图像,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三个参数任意取值的不同时,y=Asin(ωx+ψ)的图像的不同变化,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来,既有助于学生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又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可见教师在教学时恰当的使用几何画板、ppt等多媒体演示工具,加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元素,为数学教学提供一种直观化的界面,从视、听、触等方面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把深奥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数学思想形象化,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模型的建立、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消除以往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的障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

5、加强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的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助推剂。教后反思,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思维再次得到“活化”的过程,教师在一节课或者一天的教学任务结束后,理应回顾所教的内容,不断进行反思,教师是否做到了知识的有效传授,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课堂上来并有效的获取、内化了知识。教师要反思课堂成功之处,揭示成功的原因以便将教学之精华汲取,此外,还要反思教学的失败之处,要审视自己的不足,找问题找差距,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调整与完善,适时地调控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的扩充和积累自己课堂教学实践性经验, 从而提升自我教学素养,使教学更加游刃有余,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要将新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需要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方法,总结经验,能逐渐探索和总结出更多的适应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解少娟.基于实践层面的有效数学教学策略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0.

[2] 陈维新.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J].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梁金葵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论文_梁金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