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论文_汪晶

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论文_汪晶

吉林省辽源市第三实验小学 1362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其有效性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课堂有效提问对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近年来,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在有效性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引导 学生 价值 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来看,虽然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但其有效性比较欠缺,主要问题如下:

1.问题过于简单。通常这些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很多老师会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处理提问,忽略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并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

2.提问方式僵化。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了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提问方式。新课标指出,应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一成不变的提问方式,应该多多启发学生去提问,这样他们的探索精神才能被完全激发。

3.问题思考时间不足。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还存在一种状况,就是老师的思路太快,学生无法跟上,导致提出的问题没时间思考,最终不是连环问题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就是无疾而终,由老师代为回答,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4.盲目提问,让学生无从回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很多时候教师不经过思考随口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注重问但不注重讲,对启发式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表面看,提问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气氛热烈,但实际上并无实效与长效,时间长了会让学生养成轻浮的态度与懒惰的思想。

二、引导学生有效提问的方法

1.在课文题目上巧设疑。学生渴望通过一篇文章得到些什么,由学生自己决定,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有些文章在题目上就很吸引人,浓缩了整篇文章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课题就是设疑点。如新人教版的《翠鸟》、《草原》、《鲸》、《太阳》等,这些课文的题目就是学生提问的兴奋点。在课题处设疑往往适合一些写景、写物的文章。

2.在文章中心句处巧设疑。如《惊弓之鸟》开篇的句子:“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学生自然想知道:为什么说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呢?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最后一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学生会问,为什么是了不起的?

3.在文章线索上巧设疑。如《中彩那天》一文中“我”和父亲在中彩后的不同表情就是文章的线索,父子为什么有不同的表情?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抓住这一线索进行对比,父亲那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就会跃然心间。《燕子专列》中,“人们是怎样寻找冻僵的小燕子的”是课文的线索,找到这些文字,自然能体会到人们的爱心。

4.文章内涵上巧设疑。如《桃花心木》中:“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教师出示这样的句子一定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然后教师从树和人两个方面引导突破重难点。再如季羡林老先生写的《怀念母亲》中提到的“我一生有两个母亲”,这样难理解的句子恰恰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5.揭矛盾巧设疑。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抓住看似矛盾的词语,学生的思考就会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

6.比好坏巧设疑。如《荷花》一课中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善于思考的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冒字的恰当与巧妙,同时感受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7.根据文章结构巧设疑。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第一段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和最后一句“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除上述方法外,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文章顺序、写作手法等方面提出疑问,逐渐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的引导,能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保证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语文成绩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卢正芝 洪松舟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04)。

[2]张耀奇 有效课堂提问的基本条件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06)。

[3]王清艳 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7,(01)。

论文作者:汪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论文_汪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