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时期诗歌忧患主题解读论文_陈萍

建安时期诗歌忧患主题解读论文_陈萍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157011

摘 要 文章阐述忧患意识的内涵及其特点,分析建安时期忧患诗歌产生的原因,并通过解读曹操等建安诗人的诗作,揭示建安时期忧患诗歌忧时、忧国和忧民的主题。

关键词 忧患意识 建安诗歌 忧患主题

中国的文学,尤其是诗歌,无不浸润着童年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忧患意识。从民间诗歌到文人诗歌,从“悲士不遇”的个体忧愁到忧国忧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忧患情结始终如一条红线或明或暗贯穿在诗歌的主题中。文人受儒家思想直接影响,对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怀着强烈的关注之情,屡屡梦想实现胸中理想抱负,而在现实中又经常无法如愿,“忧”从中来,写下了许多感人诗篇。建安时代,政坛上群雄逐鹿,文坛上作家辈出,以曹操父子为核心的文人集团,其诗作多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抒写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形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

一、忧患意识的内涵及其特点

1.忧患意识的内涵

对于“忧患意识”,徐复观的解释最为精当:“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怖、绝望。……忧患意识,乃是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徐复观将“忧患意识”的形成标举为“人的自觉”的表现,原因就在于忧患意识是人主动突破困难时的心理状态,体现了一种责任感,由此衍生出伦理、道德等各种属于人的本质的社会化意识,而不是杞人忧天。建安时代文人思想观念中就有了这样的“人的自觉”的意识,从而使其诗歌创作充满了忧患意识。

2.忧患意识的特点

(1)带有明显的实践理性特点

忧患意识来自于理想的产生及其实现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忧于实践,并试图改变现实生活状态。忧患意识大多是由现实生活中感性情绪而引发,继而冉冉生出一种理性力量,理性力量由感性情绪催化升华。如曹操《龟虽寿》,慨叹人生有限,也毫不隐讳地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的胸怀,辩证思考人命与天命的关系,并希望精神志气长留天地之间得以永年,既感性又理性,是包含着理性的感情的强烈发泄。

(2)带有明显的反思、质疑色彩

基于个体的情感、生命体验,中国古典诗歌体现出的忧患意识表现了明显的反思、质疑客观世界、人类社会的色彩,并积极表达对客观世界、人类社会的分析、批判与重构。从曹操诗文中所反映出来的理想来看,是要实现制度完美、道德水准极高的太平盛世,如他在《对酒》诗中描写的就是他的理想。天下大乱,民生涂炭,曹操对现实忧虑有加,对当时社会状态产生质疑,对统治者政事持批判态度,作者在自我的思想中构筑起了理想社会的样子。

(3)带有明显的政治伦理热情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深受儒家思想直接影响的中国文人的忧患情结,以国泰民安为中心内容展开,作品处处都洋溢着以国家、民族和社稷民生为重的政治伦理热情。如“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刘桢《赠从弟三首(其三)》)歌咏凤凰奋展巨翼,直凌紫霞,高远飞翔。不避勤苦,不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待到明君临世,将万里来归!作者以此诗赠从弟,以凤鸟为喻赞美其不与世俗同流之志,这也正是诗人远大政治怀抱的写照。

二、建安时期忧患诗歌产生的原因

1.动荡时代的酝酿

汉末战乱,社会动荡,文化人才在离乱中死伤流亡,多数人选择避乱偏远地区,文人群体仕途无望,生活艰困。建安时代文人从思想到生活都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时期,诗人内心的忧患意识聚集待发,民生、国难之忧都在诗篇中得以自然流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曹植《送应氏二首其一》)

2.文化复兴的催生

曹操统一北方形成了相对安定的社会局面,有识之士建议,以武定乱的同时兼兴文教。曹操接纳建议并身体力行,他不仅注重政治秩序的重建,而且也注重文化秩序的重建。并凭借其政治的实力,保护文化、发展文化,文学的繁荣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复兴的背景中形成的,建安诗歌也就此繁荣。

3.“人的自觉”的推动

建安时代文人各事其主,各行其是,思想是多元化的,儒学一尊地位开始瓦解,经学的束缚得以解除,独立人格在文人心理上份量加重,他们发现了自我,发现了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细腻的感情活动,“人的自觉”导致建安文人普遍产生了表现真性情的要求,以曹丕为代表的许多文人认为文章是不朽的事业,将文章提到和经国大业一样重要的地位。认为文章应表现个人不同的个性气质,这说明文学在创作上从内容到形式都转向非功利性,建安诗歌自此逐渐摆脱了汉代功利主义诗歌思想的影响。建安时代的文人纵情任性、志高意广,他们的诗作直抒胸臆、质朴刚健,为后代文人诗开创了优良的传统。

三、建安时期忧患诗歌反映的内容

1.忧时——时光易逝而又壮志未酬的忧思

时光易逝,生命短暂,文人对个体生命、情感生活的关切和忧患自古有之,他们将个人体悟与国家社稷相联系,表现出忧国忧民更广阔、更深刻的忧患情思。建安时代战乱的局势,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激发起文人建立功业的强烈愿望,同时人生苦短,朝不保夕的人生困境又给文人带来了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慨叹。人生如露与壮志未酬的纠结惆怅成为忧时诗歌的主旋律,并以慷慨悲凉的格调抒写出来。最著名即《短歌行》,全诗表达人生苦短的哀叹,功业未成的忧思,以及天下归心的坚定信念。又如“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曹植《赠徐干》)倏忽而昼晦,星月如银辉。宇宙浩瀚,时光短暂,徐干住陋室,发奋著书,诗人自己也珍惜生命,不断进取。因忧时而努力是建安诗人普遍的人生选择。

2.忧国——战争频仍而又大业未竟的忧患

大凡动乱、易代之际,文人内心的忧患意识都被猛烈激发出来,民生、国难之忧都自然流露在作品中。建安时代诗歌对战争普遍表现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如曹植的《杂诗七首(其六)》,“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作者在大敌当前,国家多事之时,本来是甘心抛头颅、洒热血的,但却被闲置,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免悲愤交加,慷慨陈辞。

3.忧民——民生多艰而又救世无望的忧愁

中国古人从来就有一种强烈的厚生爱民的博爱精神。建安时代的文人有统一中国、重建太平之治的远大理想,关注民生疾苦、救世人于水火之中是其诗歌的重要内容。如“妻子牵衣袂,抆泪沾怀抱。还附幼童子,顾托兄与嫂。辞决未及终,严驾一何早。负笮引文舟,饥渴常不饱。谁令尔贫贱,咨嗟何所道。”(曹丕《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写了纤夫贫穷、艰辛的生活状况,反映社会最底层民众的疾苦。

《说文》曰慷慨为“壮士不得志于心也。”对壮志难酬情感的抒写,使诗歌本身就具有慷慨悲凉的情调。文学史上向以慷慨悲凉高度概括建安风骨,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建安诗歌多以抒写忧患意识为主题的创作倾向。建安诗歌慷慨悲凉的风骨,也使其成为集中体现建安精神的文学样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葛晓音.八代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陈庆元.三曹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陈萍(1964—),女,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副主编,教授.

论文作者:陈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建安时期诗歌忧患主题解读论文_陈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