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的生命化课堂论文_王爱华

化学学科的生命化课堂论文_王爱华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午极镇中心学校 2645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有一项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关键,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如何利用好这种教学模式?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本文主要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实例导学,激发兴趣

课堂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于理论性、抽象性强的思想品德知识,兴趣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显而易见。

如在化学教材“化学研究些什么”中有一个“鸡蛋放入白醋”的实验,老师就可以将这个小实验布置给学生回家单独做,这样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状况进行提问,如:气泡是怎么产生的?在醋中,为什么鸡蛋会上浮后又下沉,循环往复?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实验并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而且设计实验正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实例导学,解决问题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一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看家本领”。那么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则是不懈追求的教学境界。

三、优化设计,提高实效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每个学习者都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及意义。因此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创设问题,从培养问题意识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增加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生命化课堂需要我们长期进行摸索和探究,从目前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我们能看到它有利于激活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生命化课堂上尽情地展现自我风采。

论文作者:王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化学学科的生命化课堂论文_王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