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行知课堂,完善行知课程——合肥市行知学校发展纪实论文_袁方正

优化行知课堂,完善行知课程——合肥市行知学校发展纪实论文_袁方正

安徽省合肥市行知学校 230011

一、以行知课堂奠基师生幸福生活

1.行知课堂目标:确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以学为本,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注重差异,分层要求,共同提高”为基本原则,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开展有意义的问题探究,教师采用适时指导方法,大力建设具有生命力,富有智慧和灵性的幸福课堂,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低效课堂解放出来,改变教师教育的生存状态。

2.行知课堂实施措施。(1)行知课堂教学模式。幸福课堂基本环节:提出学习任务——小组研讨交流——班级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拓展巩固运用。①自学、预习和温习。②提出本节课学习任务、目标。③学生在小组内学习、研讨、交流。④教师点拨指导,解惑答疑。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交流。⑥课内训练,延伸应用,达标检测。⑦教师总结,学生表达学习感悟。(2)行知课堂小组模式。分组原则:相近相帮,抱团取暖,共同提高。(3)行知课堂课内管理措施。①指导学生主动预习,为提高课堂效率做准备。②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练习时间。③重视学生自学的作用。④自学内容具体明确,自学方法灵活多样。⑤学生自学时,勤于巡视、指导和鼓励。⑥尽可能扩大反馈面,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所遇到的疑难问题。⑦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分清性质,梳理归类。(4)行知课堂课内解惑措施。①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②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更正评点。③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④及时小结,并再度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5)行知课堂课内训练措施。①课内训练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②课内训练重在打好基础。③课内训练的时间应得以保证。④课内训练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⑤课内训练应做到独立和按时。⑥在学生做课内作业时,勤于巡视督查,查看部分作业。(6)行知课堂课后作业、辅导及分析措施。①课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应从精务实。②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内作业与课后作业,讲求质量和效果。③重视课后辅导,基本实现教学目标。④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积累教学经验和教训。(7)行知课堂评价措施。评价标准:①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②教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③教学内容上的合理性与适切性。④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行知课堂的美好愿景: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未来发展创造可能,为一生的幸福打下底子;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创造性,体验学习幸福。

二、以多元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主题活动课程。以月份为节点,每个月围绕特定的主题,充分挖掘活动主题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开展全员参与的主题活动。

2.经典诵读课程。(1)编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读本《经典日日诵》和《行知文化综合读本》,及现代科技读本等,兼顾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2)根据学段,每周安排三至五节阅读指导课,由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汇报交流会,师生一起来畅谈阅读心得,讲讲课外阅读的收益;建立班级阅读QQ群或朋友圈或博客,师生、家长可以在其中交流、分享读书感受,碰撞出智慧。(3)鼓励学生制作诵读的拓展性作品,如仿写小古文、诗配画、画配诗,从而增强诵读趣味性。每学期将各班学生的作品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并在校内及家长会上进行展示。(4)定期请名家来学校和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接受高端文化的熏陶。(5)每年开展读书节表彰活动。

3.社团活动课程。(1)进一步完善、优化现有的各类学生社团课程模式。(2)创编武术操课程《武术操当自强》和黄梅戏广播操已在使用中,并将继续完善;编写球类、田径运动校本教材,为低年级学生编写健康有益的各类游戏图册,指导学生开展各类运动。(3)根据学校实际、教师特长和学生学段特点,逐步开展其它社团活动。(4)各社团由专门教师负责,包括社团教材研发、学员招募、授课辅导等。利用下午活动时间、双休及寒暑假部分时间辅导训练。每学期由学校组织一次各社团展示汇报,同时组织社团学员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比赛,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具备开放、进取、关爱的品格与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学科教育课程。(1)倡导和鼓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创设富于情感色调、充满智慧张力、具有审美效应、融通生活世界的一系列教学空间、氛围或场景,使教学真正成为自我需求的活动。(2)吸纳活动课程的某些元素,加强学科知识和学生经验或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主动感受、探究、体验、发现、感悟、表达等活动中获取和应用知识,濡染文化,激活潜能,涵育人格;鼓励教师高度重视各种课程资源。(3)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生活之间的互动,创造课程经验,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课堂情境中实现富有个性的融合,努力实现科学与人文、知识与能力、情感与理性、学科与生活、发现与接受、创造与模仿、外铄与内化、行动与认知、欣赏与参与、感受与思索、解释与体验、训练与熏陶、主动与被动等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品位与境界。

论文作者:袁方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优化行知课堂,完善行知课程——合肥市行知学校发展纪实论文_袁方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